96.一个好下属(1)

96.一个好下属(1)

刘邦征讨匈奴后,在返回长安途中,赵国的柏人县,贯高等人安排敢死队数十名,潜藏在柏人行馆的厕所中,专候刘邦前来受死。

然而,刘邦良好的直觉和沛县口音帮了他的大忙。他在无意中听说此地名叫“柏人”,他心里琢磨:“柏人,柏人,就是要被别人迫害啊!此地不宜久留!”因为根据刘邦的家乡口音,“柏”“迫”两字的读音没有任何差别。于是,刘邦打马归去。

搞阴谋有个基本原则,就是保密,参与策划的人越少越好。贯高等人一时冲动,当初跟十多个门客一起商议刺杀皇帝。这种惊天的阴谋,还和这么多人开会讨论,贯高觉得自己是在伸张正义,可谁又知道与会的这十几个人怎么想的。

很快,赵国人预谋刺杀皇帝一事便败露了,刘邦暴跳如雷,下令逮捕赵王张敖跟所有黑名单上的人。

长安城来的人抓捕赵王张敖、贯高等人时,当时参与策划刺杀皇帝的这些门客、朋友们都准备自杀,除了贯高。

贯高怒不可遏,骂说:“谁叫你们干那种事?大王明明没有参与阴谋,而今连他一并逮捕,你们都一死了之,还有谁能证明他的清白?”

于是这些人停止冲动,跟着赵王张敖一起,被押赴长安受审。

审讯中,贯高一口咬定,刺杀刘邦一事从头到尾都是他策划实施的,跟赵王张敖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口供可不是主审官想要的。如果是赵王张敖下令刺杀皇帝的,

这里面可以大作文章;现在赵国一个丞相把罪责全揽了,说杀皇帝只

是他的个人行为,这样一来,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而且现在朝廷中

从上到下,所有人都知道,刘邦对这些异姓王非常不放心,如今正是

处理赵王张敖的大好时机,一定要想办法把责任全推到张敖身上。这

个都不用刘邦教。

但是贯高就是不这么说,不说只好动刑了,鞭打、针刺……无所不用,这是从秦朝延续下来的传统。以致贯高的身上都找不到一块好皮肤再下手了,但是贯高还是丝毫翻供的意思都没有,就是说预谋刺杀皇帝是他干的,跟赵王张敖无关。

于是,主审官把案件进展和贯高的表现上奏给了刘邦,刘邦反而对贯高起了敬重之心,下令不要用刑了,找个跟贯高比较熟的人,去套话。有个叫泄公的,说他跟贯高很熟,可以试试。刘邦同意了。

泄公来到牢房门前,贯高认出了他,但是他站不起来,坐在地上,仰着头问:“是泄公吗?”

泄公进去,跟老朋友一样,和贯高聊天说笑,慢慢就绕到张敖身上去了。泄公问,赵王究竟有没有参与,贯高很哀伤,叹了一口气:“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如今他们被我连累,都要被处斩。可是我不能为了他们而让赵王摊上罪责。这事就是我自己做的,跟赵王没有任何关系。”

于是,他详细地说出了之所以要谋杀皇上的本意,以及赵王张敖不知内的状。

于是泄公进宫,把了解的况详细地作了报告。

皇上赞赏贯高是讲信义的人,因此也赦免了贯高。同时也赦免了张敖,但是赵王这个封号肯定没了,降了两级,为宣平侯。

贯高喜悦地说:“我们赵王确实被释放了吗?”

泄公说:“是。”然后又说:“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

贯高说:“我被打得体无完肤而不死的原因,是为了辩白赵王确

实没有谋反,如今他已被释放,我的责任已得到补救,死了也不遗憾。

况且为人臣子有了篡杀的名声,还有什么脸面再侍奉皇上!纵然是皇

上不杀我,我的内心不惭愧吗?”

于是,说完此话,贯高突然仰起脑袋,卡断自己的咽喉自杀,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当时的人听说之后,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极致的美是什么样子?贯高给出了最好的答案。面对侮辱,他选择了断然出手,哪怕对方贵为天子。有担当、有原则、有气节、有分寸。生得张扬,死得个性。可死之时不死,能活之时不活。贯高参透了生死和正义,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罕见的标本。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刘邦发迹史 神一样的无赖(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刘邦发迹史 神一样的无赖(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6.一个好下属(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