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一位贵客(2)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
送走了吉普车,跟着这位军官和家人们回到院子的一群孩子们惊奇地张望个不停,在他们那幼稚的心灵中,突然出现这么一位军官,能说一套根本使他们听不懂的湖南话,惊奇,好像并不足以为怪似的。最后这位军官只得笑呵呵地给每个小孩几块糖才把他们打走。
灶房的烟囱直冒黑烟,手风箱停了,臊子面已经擀好,只剩下刀切就行。臊子汤在翻滚着,李贽的两个姐姐李玲娜、李丽娜和母亲正忙个不停,又打李贽去叔叔家借碗和筷子去了。
“虎民,罗民,叫娃娃把东西搬到你母亲家去。”这位做五叔的军官对两个侄子说着,便披上大衣,和随从的两个警卫员装扮的人走到了那间几乎容不下六个人的小屋子。两个随从人员是他的两个儿子兼警卫员,即李效政的大儿子李义民、二儿子李冬民,为了父亲回家的安全,两个儿子以警卫员的身份随从。另外当时在场的李贽的小叔李海民还年龄小,没有结婚。李罗民是李贽的二叔,他有一个儿子,李振贽为老大,小的是女孩叫李娜。虎民说:“要么,让海民和孩子们先把东西搬到海民家去,饭已经快做好了,就在我这吃吧。”“你看,这小屋子,可以吗?又有这么多娃娃们,到海民家里去,他家窑洞大、地方大、方便嘛,走。”军官说着,便走出了虎民家的院子。海民和他六十多岁的母亲一块生活,家住沟底下的几只大窑洞里。
“既然五叔说了,就下去吧!哪儿都一样,腊月里饭也方便,下去也好。”李罗民赞许着说,并喊孩子们搬东西。
“那也行。”虎民只得答应,顺手抱了一只箱子,罗民也提了一个皮包。五个人边说边笑着走出门。送五叔来到家门前那条弯曲的小坡路上。
虎民的妻子也不得不出门送五叔到婆家去。灶房里大锅的蒸气也越来越小了,笼里的馍早都软了,饭又做了好多,屋里只剩下自己和两个自己留下来的女儿。李贽把碗抱回来的路上被父亲遇见挡了回去。显然这碗是从奶奶家借的。等李贽再次回到母亲跟前的时候,对母亲说:“妈妈,奶奶让您快点去做饭,我去叫二婶。”李贽的父亲李虎民为弟兄排行老大,李罗民为老二,李海民为老三。
“玲娜,你和丽娜看门,饿了就自己吃,等我下去做完了饭回来整理灶房。”李虎民的妻子肖爱琴对女儿叮嘱道。
李虎民有五个孩子,老大李成贽,老二李玲娜,老三李宏贽,老四李丽娜,老五李贽。
太阳慢慢地偏西,按习俗农村一般吃的是晌午饭,大多数人家每天吃两顿饭,早上九点钟左右吃早饭,下午两点多钟吃晌午饭,可是今天却不同了,迎来的这位军官客是李虎民父亲的堂弟,下午两点开始了喝酒。他取出他从湖南带回的小瓶精装酒,有纸盒装着,老家可是根本看不到有小瓶的白酒,说用纸盒精心包装,那简直是第一次大开眼界。菜虽然是一盘土豆丝,一盘粉条,一盘鸡蛋,一盘豆腐肉片,再打开一瓶罐头,这真是最上等的菜了。在农村,像这几个菜能够一起吃到,恐怕只有逢年过节,婚喜事或者奔丧事上才能吃到。这位军官说:“罗民,去,把那个皮包打开,取一瓶铁壳盒子,一包点心,两个红棒棒和一个方纸盒来。”原来铁壳盒子打开了是瓶带鱼罐头,红棒棒是需要切成片状的火腿肠,方纸盒子打开是很香的高档饼干。总加起来,就有九个样子,有了这九个好吃的一起摆在炕的中间,周围坐着李虎民、李罗民、军官的两个儿子李义民、李冬民,上席坐着军官,军官的哥哥和嫂子,地上再站一个十八岁的李海民,他们一起喝酒。农村风俗规定女的一般不许和客人共坐一块的,除非是尊老女性。菜是什么味道呢?只听李海民说道:“这铁壳盒子里装的,还有红棒棒切成的东西能吃吗?”李义民、李冬民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怎么不能吃呢?专门吃的,告诉你,铁壳盒子里装的叫带鱼肉,红棒棒叫火腿肠,切成薄片片来吃,都是特制肉,都是好吃的。”按照习俗,酒菜上全以后,便是敬酒。虎民、罗民、海民分别给三位老人和其他人敬了一杯酒以后。李海民倒好了酒,军官先端起酒杯说:“来,咱们父子们喝一杯,为了我们的团聚,恭喜春节愉快,过个好年喝一杯。”接下来军官拿起酒瓶亲自给哥哥和嫂子勘满酒杯子并道:“大哥大嫂,这次五弟千里归来,就是为了团聚,高兴地过个年,敬你们一杯。”三杯相碰,喜饮而尽。“哟!我的喉咙。”海民吃了一口鱼肉,不料被鱼刺伤着叫了起来。“快,快去拿醋来。”拿来了醋,给海民喝下,让醋停到喉咙,一会儿连刺带醋一齐吐出来。“慢点吃,鱼有刺,不能急。”虎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