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第六十三章步步紧逼(7)

439.第六十三章步步紧逼(7)

岩仓在心中决定,迫不得已之时应采取非常手段(无人知晓这一手段的具体内容,但想来应该是狠狠教训反对者之意)。***据史料记载,岩仓决意坚持自己的主张,并唤来广岛的浅野茂勳,告知己意,又令浅野的家臣辻将曹参与游说土佐的后藤象二郎。

也就是说,会议第一次的结论是四对一。于是岩仓便先行胁迫本就认为两方皆可的芸州侯,再命芸州胁迫土佐。

总之,九门已被己方士兵控制,并由西乡监督。只要对他们说一句:“反对看试试,保证你走不出大门!”这样对方便无计可施。但事实上西乡是否有说过“一把匕足矣”这样的话,委实难以确定。

就这样,朝廷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按照岩仓的主张作出了决定,而实际上这却是充满昏暗的明治维新的再次出。

有学者如此评价这一决定:“盖公议舆论之名目美则美矣,然当用于和平年代。值此危急之际,被迫听任部分少数有力者、有识者之专断亦属在所难免。”

正因存在众多如此迎合奉承的曲学之徒,人们才会变得不仅无法实现勤皇,还到处宣称文明东渐,令日本轻易沦为欧洲文化的殖民地。

总之,对于小御所会议,我只能如此评价——这是一次自始至终都贯彻着马基雅弗利主义的会议,完全歪曲了必须保持圣洁的勤皇之心。也正因如此,虽然拥有一个真正不世出的圣明天子,却仍在维新后仅仅八十年便告土崩瓦解。

总之,岩仓一派的强词夺理得以通过,但通过却并不意味着众人均已接受。

朝廷顺理成章地向德川庆喜下达了“辞官纳地”的命令。

他虽已辞去征夷大将军一职,但仍有内大臣和近卫大将的官位在身。朝廷命令其将官位全部辞退,并将土地人民悉数奉还,这简直无比荒谬。若是在后来废藩置县时诸大名均遵守同一标准的况下倒也罢了,而如今天下诸大名安然无恙,却仅仅命令德川一家辞去所有官职,闭门反省。如此看来,先前的倒幕密诏虽已被撤销,但事态和行动上却毫无反省的迹象。

策动下达密诏的一群人蜂拥而上,夺取政权,随意将贼名强加于德川家,坚决倒幕,这些行为只能被人视作阴谋。难道政权当真该以如此形式交接吗?

不,在现实中,以小御所会议为分水岭,政权便由二条摄政手中转移至了岩仓手中。倘若旁观之人纷纷效仿,策划同样的阴谋,该当如何是好……

如今,在政治家与大众之间依然存在一道相差悬殊的良心感的隔阂。所谓政治家,乃是骗子集团,在行动时完全不会考虑庶民的良心……而此事便是政治家丧失信用的一个范本。

自此,社会的混乱随着策动变得越加剧烈,同时也令人感到无限诱惑,不可思议地成为了权力和私欲的目标。

庆喜或许也感到十分愤怒。不,他或许对此早有预料,正在考虑如何避开他们的陷阱。总之,倘若他此刻怒,声称欲辞去王臣的人们便不会善罢甘休。他心中时时刻刻都有一种危险的感觉,仿佛天下随时都会陷入大乱。

10日,尾张的庆胜和越前的春岳来到二条城传达诏谕,命令庆喜辞官纳地。当二人面有难色地传达圣旨时,长州藩老臣毛利亲信等人率领长州军队陆续进入京都,甫一入城便分别接到禁门警卫的命令,纷纷部署妥当。

“管他什么政治!”

自然,会津、桑名的士兵对此都群激愤,京都弥漫着一触即的火暴气氛。

“如此下去,很快便会倒退至战国时代,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实在叫人为难啊!”

庆喜说完,庆胜和春岳倒也罢了,永井尚志则埋头哭泣不已。

“朝廷为何要对德川家如此残忍?”

庆胜和春岳频频重复着这句话离开了。庆喜沉思片刻后,唤来板仓胜静,命令会津和桑名的所有士兵进入二条城。表面上似乎是庆喜担心人手不足,但实际上,庆喜是害怕这些士兵会与萨摩军生冲突。

(无论如何,只能权且帮忙了……)

于是,待群激奋的会、桑二藩士兵进入二条城后,庆喜命大目付梅泽孙太郎守卫二条城,自己则带领松平容保、松平定敬和板仓胜静三人迅速退至大阪城。此时是12月12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德川庆喜 最后的幕府将军(上下)(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德川庆喜 最后的幕府将军(上下)(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39.第六十三章步步紧逼(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