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第七十章战乱未止(1)

477.第七十章战乱未止(1)

人类通常不会意识到,推动时代潮流的正是人类本身。

一般人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时代潮流这一巨大洪流来自他方,抵抗者亡,顺从者昌。而当人们意识到这种错觉时,便会现超越并贯穿时间的真理的存在。

进入江户城时的西乡已不是离开京都时的西乡。他与胜海舟完成开放江户城的交涉后,并未打算亲自进城。

(自己进入江户城悠闲地休息,太对不住庆喜……)

他已经通过铁舟和海舟,明白了庆喜“恭顺”的严肃含义。

笔者以为,在西乡对大久保利通之流的马基雅弗利主义进行反省的同时,年轻的明治天皇也已开始表现出一个罕有明君的成长历程。

该年3月14日,“五条誓文”以天皇名义公布于世。其时,天皇一定以为,自己不得不亲自指挥全军,讨伐贼臣庆喜。这种氛围充斥在以岩仓为的近侍中间,难以改变。

一、广开会议,万机皆由公论决定。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武一途及至庶民,亦当各遂其志,以至人心不倦。

四、破除旧有陋习,遵从天地皇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为行我国前所未有之变革,朕欲躬亲先众,立誓于天地神明,努力确定国是,树立保全万民之道。民众亦当基于此旨,齐心协力。

帝名(玉玺)

这一草案是由后来与山内一丰一同前往土佐的土州藩士——大和柳生一族的福冈藤次和越前的三冈八郎所作。先由三冈执笔起草,再由福冈逐一修正字句,最后再附上著名的“天皇御笔”公之于众。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份“五条誓文”并非天皇向民众颁布之物,而是天皇自己向天地神明立誓的誓文,其中体现出了对此前天皇政治的不变信念,可以称得上是所有议会主义、世界主义的日本人的圣典。

这其中自然极大地反映了年轻天皇的内心世界。想必天皇是站在跨越一切政治问题的立场之上,认真地立下了这一誓。而且,笔者以为,这一誓进一步照射到全国民众身上,成为了孕育出明治人真挚而坚定的气质和对天皇敬爱之的基石。

也就是说,为了追随觉醒的天皇,水户也重新在西乡心中复苏。这似乎并非笔者的独断。

西乡之所以没有进入江户城,是想到庆喜和胜的苦心,为了亲自警戒市内的骚乱。他让东海先锋总督桥本少将实梁、副总督柳原中纳前光、参谋海江田武次、木梨精一郎、参谋助理吉村长兵卫及其他人等入住迁至城内的总督府,各自住在合适的房间内,自己则一直住在城外,与众多士兵一同起居,警戒叛乱。

不管怎样,自天正十八年(1590年)7月1日以来,历经二百七十八年的德川氏居所终于实现无血开城。

(不能令庆喜的决心蒙上污点……)

针对如何处置庆喜,当时的亲王、三职及其他人等尚未统一意见。

有人提议赐其自尽(剖腹),有人提议处以流放之刑,有人提议将其禁锢于西南诸国领内,有人提议令其终身寄居水户藩,有人提议勒令其于德川家继承人的领内隐居反省……无论哪种意见,都是出于对自己有益的算计。而且,这些人都不知羞耻地表示:“这是时代潮流所决定的啊!”

总之,德川家的存续得到了认可,但关于其所领俸禄,众人却又各持己见。有人说三百万石,有人说一万石——他们竟然以为仅旗本便有八万骑的德川家会接受一万石的俸禄,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三百万石、二百万石、一百万石、五十万石、二十万石、三万石、一万石——仅仅关于所领俸禄,便出现了七种意见。

当然,继承人也未确定。多数公卿主张立尾张公子元千代,因为尾张与官军关系最近。然而,幕府认为继承人非当时年仅六岁的田安龟之助不可,庆喜似乎也深以为然。

如此一来,西乡也不得不顺着这一思路加以考虑。继承人出自田安家,所领俸禄最低为百万石级,所有家臣均自行予以处置。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德川庆喜 最后的幕府将军(上下)(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德川庆喜 最后的幕府将军(上下)(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77.第七十章战乱未止(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