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第十一章个体与社会群体(3)
从妄想症和忧郁症患者的身上我们可以更明显地看到与人疏远的现象。妄想症病人会抱怨所有的人,他认为别人都联合起来与自己对抗。抑郁症的患者则过于自责。比如,他们总说“是我毁坏了我的家庭”或“我的钱全丢了,我的孩子一定会挨饿”。然而,虽然这个人一直在责备自己,但那不过是用来演戏的而已,其实他责备的是别人。
比如,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女人,在经历了一次意外之后,无法再继续她的社交活动了;而她的三个女儿都已出嫁,所以她感到异常孤单。与此同时,她的丈夫又去世了。从前,她一直是被人宠爱的人,她想找回失去的一切。她开始环游欧洲,可是她再也感受不到自己之前的那种重要地位了,于是在国外的时候,她患上了忧郁症。
对于处在这种环境的人来说,忧郁症是对她极大的考验。她给女儿们了电报,让她们来看她,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结果谁都没来。她回到家后,就开始常常唠叨一句话:“女儿们对我都很好。”女儿们让她一个人住,为她请了保姆,只是偶尔过来看看。她说的那些话其实是对女儿们的一种责备,了解内的人都明白她的意思。抑郁症患者对别人的怨恨和责备,其实只是想得到一种关爱和同,病人只好对自己的罪过表现得很失望和无奈。抑郁症病人最初的记忆常常这样:“我记得自己将要躺在一把长椅上的时候,我的兄弟过来抢占了它。所以我就开始哭闹,最后他只好让给我。”
抑郁症病人常常选择自杀来对他人进行报复,所以医生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为他们的自杀提供任何理由。我自己解决这类问题时,总爱说这样一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要做你不喜欢的事。”这看似微不足道,可是却能触及问题的本源。如果一个抑郁症患者可以为所欲为,他还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他还要报复谁呢?我对他说:“如果你想去戏院,或者去度假,那就去吧。如果走到半路你又想回来了,那就不要去了。”
这是任何人都可以达到的境界,这样可以使他对优越感的追求得到满足。他觉得自己像神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这种境界却很难与他的人生态度相一致。他一直想控制别人,可是如果人人顺着他,他就没必要去控制他人了。我采取的这种方法很有效,并且我的病人中没有一个人有过自杀行为。但是,最好的办法是找人看管他们,但是却不能对他们严加看管。只有有人在旁边照顾,病人就不会有危险了。
当我提出自己的意见时,病人常说:“可是我没有什么喜欢的事可以做。”
我对这种回答早有准备,因为我已经听过太多此类的话。我说:“只要不做你不喜欢的事就行了。”
有时病人也会这样说:“我只想每天在床上躺着。”
我知道如果我建议他这么做,他肯定不会这么做。如果我阻止他的行为,他就会与我对抗。所以我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顺着他的意思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直接挑战人生态度的方法,即我对他说:“只要你照我的意思办,我保证你会在两周之内好起来。切记:每天都要想办法让别人快乐。”
想一下,我这样做会怎样?平时他们满脑子想的总是:“我怎样给别人添麻烦。”
他们的回答会很可笑。有的人说:“这很简单呀!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当然,实际上,他们并未这么想过。我想让他们好好思索这个问题,可是他们却不会照我的意思去做。我对他们说:“在你不睡觉的时候,你可以想想怎样让别人开心,这样做很有利于你的康复。”
当改天我再问道:“你们考虑我的建议没有?”
他们却说:“做完一回家就睡着了。”
当然,与他们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和蔼、友善,不能有任何训斥的意思。
有些人会说:“我从来没想过怎样让别人快乐,我还烦着呢。”
我会说:“那你就继续烦吧,不过有时间的时候还是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我想让他们把兴趣转向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