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我自横刀向天笑(62)
第198章我自横刀向天笑(62)
眼见那道身影走至门外,玄色衣裳与黑夜相融,似乎下一刻便要消逝在这雨夜中,谢无琛心头一悸。
当年他下山回府,满心想着师母未出世的孩子,回到家搜罗了各种孩童喜爱的玩具,耐着性子做了各种类型的风筝,在一群小伙伴面前大肆炫耀,连梦中想到自己会有个可可爱爱的小尾巴跟着,都能笑醒。
回去时却是满地余烬。
晚霞映红半边天色,往日青翠茂郁的庭院成了灰色,那里站了那么多人,每一个都面带悲色,无声地站着,看见他时嘴巴张张合合,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归云兄……”
“节哀……谁能想到”
“这孩子真可怜”
耳边声音好似从遥远的天边传来,
他怎么能相信?
这个时候,师父应该正在厨房忙碌,师母也应该坐在榻边带着温柔的笑意,然后他从门外跑来,欢喜又得意地拿出包裹,把挑选的宝贝举起来,展现自己身为兄长的体贴与实力。
……怎么会是这样?
当他咬牙穿过人群,眼中映入那白布下已面目全非的尸体时,年少的谢无琛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等醒来时,一切好像已尘埃落定。
师父的名字“谢归云”好像成了忌讳,他把师父的名字挂在嘴边,克制住心中令人疯魔般的绝望,一遍一遍地去追问那死亡的真相,试图拼凑出师父一家离世前最后的场景。
可他说出口后,所有人的神色都是那般的难看。
——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什么叫做无常。世态无常,人心难测。
谢无琛开始怀疑一切,他警惕、厌恶那些善于玩弄心机之人。
时光回到当下,谢无琛看着大雨中那道身影,好似从那笔直单薄的脊背中,得到些一往无前、孤注一掷的含义。
身形一闪,拦在了前方。
“你不能去。”他情急之下道,“你是师父的孩子,怎么可以留下个世人唾骂的声名?”
说完之后他面上露出三分懊悔,果不其然,面前的人冷了脸色。
“你觉得我该如何?”
“生为归云客的孩子,就要按照他的模样来生存吗?”
“倘若谢归云在天之灵能见,你觉得他对我会是什么态度?”
他会要求他在世间饱尝磨难,备受欺凌的女儿对敌人仁慈吗?
“至于声名。”小九扯了扯唇角,半含笑意地问他,“你觉得归云客锄强扶弱是为了声名吗?他在意这个?”
当然不可能。
大雨遮挡着他的视线,谢归云的心狠狠地跳了几下,直觉告诉他,接下来的回答很重要。
可煽情的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谢归云只是实话实说道,“抱歉,我只是觉得,你值得拥有最好的。”
小九盯着他,见这人一脸的失魂落魄,没有使用内力,任凭自己在大雨中淋着。
哪怕是被杜丰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全靠硬撑着起身时,也没有这一刻的神情狼狈。
哎,小九无奈地在心中叹口气。
还是缓和了几分语气,“按我自己内心的选择,走我自己想走的道路,对我来说便是最好的。”
她绕过谢无琛往前走,却听谢无琛急道,“那其后刀风剑雨——”
雨声嘈杂,小九没再回头,只是应道,“我是名刀客。”
刀客,自然无所畏惧。
—
大雨接连下了三天,街道两侧矮矮的屋檐被冲洗的发亮,低洼处积水倒映出幼童嬉闹的笑脸。
越靠近城主府,这嬉闹声便越发小,到了门前,哪怕是内力高深的侠客,也不能听到些笑声。
行人走过这片地方时恨不得屏住呼吸,生怕里面冲出来凶神恶煞的罪犯,一不小心把命给丢了。又忍不住往里看,试图通过瞄到的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里面的形势。
前天大雨过后,据说有人当眼看到遍地的无头尸体,往外流的血液顺着雨水,直把门前都染红一片。后特意请来了有名的仵作来验尸,那老头年近古稀,银针一下,大惊失色直说这些人体内有着前朝特制的毒药。
怕是朝廷的人想要借着城主的丧事,将江湖人一网打尽!
这言论放到江湖人身上定是宛如惊雷,惊疑交加。
可九阳城大部分平头百姓对这些不太关心,想不到这些事和自己的关系,又是见过明庭公子带着群熟悉的护卫前往府衙走动,便只是带着几分唏嘘的心理将这言论收入耳中,再无意间传播出去。
可不到一天,便有不少有识之士又悲又叹地透露出城主的死因——也是朝廷派人谋害!
为的就是要九阳城完全听命于朝廷!上交的税收要和其他城池一样!由于处于边境,征兵人数更是高得离谱!强制要求每户都要有男丁入伍。
这消息传播的迅猛,又关系着他们的生存。一时间城中人心惶惶,也就只有不知事的孩童能在雨后天晴的街头发出咯咯的笑声。
老李头他们家的小儿子正是衙门的人,亲耳听见了这消息,回去时面若死灰,明白这九阳城要是被朝廷随意派来的狗官挟制住,怕是完蛋了。
不说那税收之高,怕是一年到头累死在地里都难以达到上缴的指标。就征兵一事,便已令人绝望。
李家幺子读了几年私塾,进衙门后跟着明庭公子做事,心里存着志气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也很是关注政事。前几年有人提出那狗屁的征兵制,小李便气得脑袋发懵恨不得把那奸臣给千刀万剐了。
连带着第一次对同意此方案的君王也生了几分怨怼之情。
征兵制放在国家强盛时期,再有圣明君王的加持,会打造出士气鼎盛、所向披靡的军队。
放在这种时期,只会强制性征兵,等战争一到就派人去送死,打完一阵后再割地赔款求饶。
……哦,上面的后果还是明庭公子冷笑着说的。
明庭公子料事如神,他对这后果坚信不疑。再看看其他地方流民四起,贪官沆瀣一气,读了几年书但并没有将“忠君”思想刻到骨子里的小李心想。
要是九阳城能不听朝廷安排就好了。
哪怕后面又有小道消息说什么明庭公子与魔教的人勾结,说的有模有样,但没几个人相信。
小李倒是瞧见了公子和魔教人来往,不过他觉得公子另有苦衷。
肯定不是勾结魔教,而是为了九阳城与魔教人虚与委蛇。
魔教名声虽坏,但细想起来,竟在城中找不出他们做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事件。
倒是朝廷毒害起来那些江湖侠士,毫不留情,手段下作。
看一个人的好坏,不能看他的名声,也不能听从他口头上的言论,而是要去看他做了什么,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跟着明庭公子做了那么多事,亲眼见他挽起裤腿躬身踏入田地,见过他穿麻衣平和融洽地和乞丐交流。
知道他的为人,小李无条件相信公子。
如果借助魔教之势,能将九阳城脱离朝廷的控制……
带着这份心思,他从府衙值完班后,也顾不得劳累,转头便进了家茶馆的厢房,里面坐着的都是些有胆有识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