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林楠子03(5)

26.林楠子03(5)

不一时,明月高悬,光淡如水,在石街拐角口那棵古榆下,两个江湖艺人正在慷慨悲歌。***围看的人密不透风。

这艺人是父女俩,老人年过六十,女儿仅有十六七岁。那女子哀丝豪竹,长歌裂石,一曲刚罢,满场唏嘘。这时女儿又怀抱琵琶,为父伴奏。那老人颤巍巍,手揽苍穹,唱出一《元会曲》,这词是南宋民间抗战名流陈亮所作。老艺人唱起来,虽然不免声音悲怆,却更有雄壮豪迈之感,使人听了热血沸腾。

……

尧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

于中应有,

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

千古英灵安在,

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

赫日自当中。

一圈人正在凝神细听,突然从西街口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马蹄敲击着青石路面,声声嗒嗒,震人心鼓。人们稍微一怔,不约而同地想到,这晚来人,不知又是何方打擂的英雄?

这么一想,人群一下子散了,簇拥着一齐往西街迎去。几个后生娃几步蹿到前头。走不多远,只见月光下六七个紧身打扮的行远人,正跳下马来,打探客栈。

后生娃们迎上去忙问:“是打擂的吧?”

“对!”

“好!我送你们去。”几个人异口同声,立刻头前带路,往客栈去了。其余的人滞在街面上,绪亢奋,又开锅似的议论起来。多少个晚上,人们都是这样怀着悲愤,怀着希望,迎接自己的英雄豪杰!

这一干人马正是朱偈、周庆山等人。他们清晨上路,中间只停下吃了点东西,一路马不停蹄,近三百里路,当夜二更刚过,就赶到了古榆镇。

当下,他们被领进街心一家字号叫“归来”的客栈里。这“归来”二字取名于宾至如归,是古榆镇第一家大客栈。店主人忙出来迎接,差人打点住所后,喂上马,又给朱偈等人安排了一桌上等酒饭。

店主人是个七十多岁的老翁,白须潇洒,仪态不俗,饭间不离左右,亲如一家人。酒饭刚罢,周庆山要他算钱,不想老者离席拱手道:“壮士不知,老汉有相告,自洋人在此立擂,镇上各家生意店面有约在先,凡是四方打擂的英雄到古榆镇食宿,店家分文不取。只要能给中国人争下这口气,钱财和粪土何异!”

朱偈、周庆山等人听了,心头一热,不禁肃然起敬。朱偈忙起身抱拳谢道:“老伯,难得你们一片赤诚之心,中国民气如此,何虑亡国灭种!”

当下双方又热乎了一阵,朱偈等人奔波了一天,鞍马劳顿,便早早安歇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洋人立擂第十七天。朱偈、周庆山等人在擂台前看了一天,并没有伸手。

第三天便是擂期最后一天了。朱偈心中暗想,那格林带“万国会”来中国报仇,是专门寻我和净空师父的。如今擂期将尽,不见净空师父出面,他难道真的已经不在人世?若在世上,听说这事早该闻风而至了。他屈指算了算,师父若活到现在,应该是七十八岁了。继而又想,这次如能在擂台下见到老人家,绝不能再放他走了。朱偈想罢师父,又想儿子大宝和内弟憨娃,猜想他们至今未来,已是凶多吉少,心下好生烦恼。想到若不是“万国会”在此立擂,哪能父子不相顾,陷儿子于绝境呢!于是万般仇恨又转向万国会。

朱偈等人清晨起床,早早吃了饭,扎束停当,便一齐向擂台走去。

擂台设在古榆镇南面一箭之遥的黄河滩里。老远就见那里已聚了成千上万的人,四方百姓仍源源不绝向擂台拥去。看光景,今天观看打擂台的比哪一天都多。

人层中间,一座一丈二尺高的擂台拔地而起,台口向北,约有四丈八尺宽,直对着古榆镇南街口。擂台纵深也有四丈八尺,中间几扇屏风隔成内外场,两侧各有小门,吊着红布黑沿帘子。那屏风前,放一排刀枪架,上面枪、刀、剑、戟、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刃,样样俱全。台上有一丈六尺高的顶棚,前边拉一道红绸布沿,两边垂两个五色绣球。最刺眼的是顶棚两边插着数面外国旗,风展旗角,猎猎有声。中国人看了,真叫心如火燎,不是滋味。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混沌世界(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混沌世界(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6.林楠子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