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壁光发”的掌门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爱国华侨(2)

108.“壁光发”的掌门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爱国华侨(2)

在那座洋楼之南,当时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靠南有一座古井亭,亭下有一眼旺盛的甜水井。据说是明代永乐初年“庆成王”建老府时,请江南金陵的著名风水先生探测定位,凿成后井泉奇旺,故名“南水井”。后来,庆成郡王府移建今太和桥街北,南水井从此成了全城百姓沾益受惠的主要甜水之源。

牛家大院的创建者牛允宽,早在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就看中了南水井之西的地方,掏银子买下并到县衙门备了案。而洋人窥视这一带也已久了。光绪十六年(1890年),就先在其北建起了教会的礼拜场所,同时也将这一带全部列入扩建规划。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洋楼落成,其势力范围一步步向南进逼。十几年后,基督教在铭义中学以南扩大“神道学院”,牛家的宅基终于成为一个“钉子”,矛盾也一触即。

民国初年,牛允宽回到汾阳隆重葬父,教会的扩建工程也紧锣密鼓地铺开。牛家的院基夹在教会与神道学院中间,既影响洋人的体面,又不利于其管理,洋人便寸土必争。先是利用国际惯例照会县国民政府,想动用官方出面摆平。当时,清王朝已衰亡,但年轻的中华民国积贫积弱,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那面三色旗根本覆盖不住辽阔的国土,地方政府更软弱无奈。

牛允宽先生认为,他祖祖辈辈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在已花了银子的土地上建宅院,难道也物不由主?于是,教会方面寸土必争、欲以重金再从牛家手中收购地基。牛允宽却寸土不让,即便寸土寸金也毫不动摇。由此看来,牛允宽先生真算得上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在那样复杂的社会条件下,他以一介儒商的身份,单枪匹马与洋人抗衡周旋,最终把自己的豪华宅院建在祖先的土地上,至今想起来都让人肃然起敬!

大约是民国初年,牛家大院也开工了,牛允宽从俄罗斯带回了设计图纸,从北京、天津购进了装饰材料,请家乡姓宋的建筑世家监工,整整用了十几年时间,把一座宏伟的大宅院风风光光地建立起来,这一带从此形成了一条幽静的小街,街名就叫“南水井”。

南水井街牛家大院坐西朝东,南北跨座约五十余米,临街为磨砖青墙,有三座街门,南二门常闭,拱额沿线镶仿木砖雕图案。正门居北,方形拱门,两侧砌外八字形冀壁,门前有七层青石台阶。大门两侧的门下墙体内伸出两块青石,一头凿出石槽,可嵌进四十公分高,五寸厚的门槛,另一头伸出街门为石墩,上面卧两头石狮子。院墙顶部通体沿线砌一排溜碟口。整座大院分前后院、南北偏院、花园等五部分。前院为四合大院,以西为上耸立十五孔坚固的窑洞。中间五孔为正窑,两侧各五孔后缩约三米,窑洞前各有拱券形走廊,由十六根罗马风格的磨砖圆柱支撑,总体上体现了俄罗斯欧式古典建筑的雄伟、宏畅、坚固与大气。正庭门顶镶砖额,内刻“桂踪燕德”四个字。南窑前刻“勤补拙”,北窑洞前刻“俭养廉”。这三副嵌额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治家格,也蕴涵了晋商创业的精神内涵,是牛允宽先生富而不侈并以此训子的心态的写照。院内青砖墁地,宽敞自如,两侧栽种着从俄国引进的藤萝架和花卉。

南水井街牛家大院始建于牛允宽的商务生涯如日中天时期,里面居住着老母亲和他的四个弟媳以及下一代人。宅院落成后,他与三弟映庚继续旅俄经商。二弟映斗是前清的举人、当地的绅士,与母亲一起掌管家事,这也是牛允宽当年走口北的心愿。同辈人在他经济后盾的支持下成才达,又在城内的指巷、黑楼底、府学街、面巷内建起了典雅的四合院分宅,南水井街的老院子,就成了牛氏家族门庭兴旺的大本营。

1936年春,牛允宽先生突脑溢血病故,终年六十六岁。灵柩运回故乡后,国内外唁电接踵而至,省城的政要、地方的名流纷纷致祭,大宅院变成了幡帐的海洋。

1938年初春,巨大的灾难再次压下。侵汾日寇进城后的第二天上午,一中队日军来到大院外,用枪托猛砸紧闭的大门,同时出野兽般的号叫。此前,大院中的几十口子妇孺都已经躲进了一墙之隔的基督教会内避难,有一位牛氏夫人战战兢兢地开了大门,日军长驱直入前院内。还是这位夫人胆大沉着,她早年跟丈夫居住天津时,在和日本侨民的接触中学会些日文。她用日语和日军对话了很久,日军放弃了大肆洗劫的念头,看见这座宅子门高墙厚,窑顶是全城的制高点,于是将旅团司令部搬了进来。古色古香的牛家大院安上了电台,架上了机关枪,从此成了侵汾日军的魔窟。更不幸的是1941年秋,抗日战争已进入了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华北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却信念动摇,由抗战转向妥协。8月12日,他派赵承绶来到汾阳,在牛家大院内和日寇岩松义雄等人开始了秘密谈判。9月11日,与日本驻山西派遣军代表楠秀吉,共同签署了卖国投降的日阎《汾阳协定》。牛家大院从此蒙上了一层耻辱,这是牛允宽先生当年不可能预料的民族悲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08.“壁光发”的掌门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爱国华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