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央视热播剧《走西口》的雷人差错――真实才是一种力量(1)

11.央视热播剧《走西口》的雷人差错――真实才是一种力量(1)

央视热播电视剧《走西口》自播出之日起就非议四起,不绝于耳——其诸多剧漏洞和文化硬伤让人啼笑皆非。尤其在网络上,批评电视剧《走西口》的论铺天盖地,用网友评论的话说,就是《走西口》很有人气,但也很气人。

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当年山西晋商走西口的故事,服装和取景都力图显现出山西特色。但让观众受不了的是,全剧台词都采用普通话,唯独把“我”都说成了“额”——单单一个字的山西音,在普通话台词当中分外刺耳。尤其是田青母亲(王静饰)的一句“小时候我妈给额讲了个故事”,让人听后啼笑皆非,“我”和“额”同时出于一个人之口,结结实实地把观众雷了一把。

见过很雷的,也见过很牛的,就是没见过这样能够雷死牛的。

“干吗非要把‘我’说成‘额’?难道一个‘额’就能体现出山西的神韵了吗?”不少观众认为,“要用方就好好用,要不就别用,别让人听着不伦不类的。”

在表现手法上,有网友认为《走西口》的讲述技巧比较一般,台词老套平淡,故事展脉络很容易被猜到,“它缺少同样表现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的气度,也没有《闯关东》的悬念。”这部大戏实际上就是在讲主人公“田青”的家史,剧完全围绕田青一人展开。将他的人生放在与父子、儿女、手足、朋友的恩怨交织中历练,再给他一个激荡的时代背景,附送上贵族王子撑腰、强盗头子扶助……诸多细节在逻辑上既经不起推敲,又过于离奇。有网友因此认为,编剧只拿这层厚重的迁徙史当浮土,没能揭示晋商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观众要看的是晋商的‘义、兴、利’如何贯穿在生活戏里,但儿女长的戏过多,既掩盖了山西人闯口外的风景,也没能体现出普通移民的辛酸和移民史的波澜壮阔。”

一位网友感慨:“我就不明白,田青那么善良,什么时候都要替别人考虑,怎么就有那么多仇家,而且还都是恨之入骨的仇家?这简直就是编剧故意制造矛盾啊!里面人物家和破产的速度之快也令人匪夷所思,裘家天天熟皮子的,只因为一批皮子熟坏了就破产了,抗风险能力太差了!田青倒卖一下皮革,就那么容易成大富豪了?”

《走西口》剧中梁满囤说田青拉骆驼到恰克图,“每年要走三四个来回”。梁满囤的父亲也说,“田青到恰克图一年要走好几趟”。

事实上这是绝不可能的。从包头拉骆驼到恰克图,路途非常遥远,行动再快的驼队,也得需用三个多月才能到达,在恰克图休整并购买回程货物也要用一个月,再回程又是三个多月。这样下来,光一趟就需要八个月。

况且,当时的主要运输工具——骆驼,每年夏季脱毛,脱毛时不宜驮货上路,驼队一般是秋季上路,第二年春天才能从恰克图返回来。也就是说,从包头拉骆驼到恰克图,每年只能跑一次。

剧中每次出现驼队行路时,都是田青等管理人员及驼倌一字排开走在驼队前面,这是很外行的编导手法。在当年,行进中的经商驼队是由“骆驼房子”组成(这个本书后面的章节有详细的叙述),较大的“房子”由几百头骆驼组成。每顶“房子”有驼倌十六人,领“房子”的一人,办杂务的先生两人,共计十九人。骆驼身上驮货,每只骆驼有一个驼倌牵着走,其余人都骑在马上赶着骆驼。每顶“房子”都有七八只勇猛的大狗护卫,守夜时防止狼和匪徒的袭击。

我们都知道,艺术是基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然而在《走西口》剧中,田青有时还穿西服、扎领带、戴礼帽,这和当年走驼路的装束根本不符。而且,田青的驼队从来没有马和狗,更是错得离谱,完全脱离了生活。如此之编剧,确实对当年走西口的风俗习惯陌生得很,编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就难免贻笑大方了。

这部电视剧中脱离生活的细节与镜头可谓比比皆是。如剧中包头皮匠都用弯刀刮皮子,这也是编导不熟悉皮匠行所致。其实,当时包头黑皮房内的皮匠并不用刀刮皮,用的是专门工具——“刮皮陀子”,陀子有许多利刃,刃子钝了要用钢针打磨,所以每个皮匠嘴里都含着一个钢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1.央视热播剧《走西口》的雷人差错――真实才是一种力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