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壁光发”的掌门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爱国华侨(5)

111.“壁光发”的掌门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爱国华侨(5)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王海峰七十岁时才离开盐商界回到故里。张四维对他评价说:“蒲州虽然多豪商巨贾,但少见像王海峰这样有雄才大略的商人。”

尽管史料上关于王海峰的经商活动记载十分简略,但是我们仍然能感到,是他的豪迈、他的会做事,帮助他的事业走向了成功。能赢得人心的人,想不成功都很难。

王海峰东奔青沧,看到的是潜在的商机、潜在的巨大利润。这日,天刚刚下过雪,冰雪冻结,路面十分难行。在一段狭长的傍山道路上,有辆满载大缸的马车深陷在雪泥之中,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几个时辰过去了,天气渐渐暗了下来,赶车工人和货主想尽了办法,还是未能把车子从泥泞之中拉出来。

由于这辆车堵在路上,后面的车无法通过,转眼间就排成了长长的车龙。

寒风凛冽,日落西山,客商们急于赶到旅店安歇,但又无法前进,山谷中闹得人仰马翻。大家谁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就在这时,王海峰的车马到了,不得不加入长长的排队。王海峰叫一个随从到前面,看看生了什么事,因何堵塞不前。

随从打探回来后,王海峰便亲自赶到出事故的马车跟前,察看现场。他心想如此下去,还不知要耽误到什么时候呢!

王海峰沉思了片刻,大声问货主道:“这一车大缸值多少钱?”

货主说:“值六十两银子。”

王海峰吩咐身后的仆人:“取六十两银子来,付给大缸的货主。”

交付货款后,王海峰立刻命人登上货车,割断绳索,将车上的大缸扔到崖下。这样一来,马车得以继续前进,跟在后面的近百辆车,也在一片人欢马啸中前进了。

时间就是金钱,对商人来说,更是如此。王海峰的这个豪举和决断,一时间在客商中广为传颂,不仅使陷于困境的各家商队能开始赶路,也提高了他的知名度。

王海峰做的这一桩赔本赚名声的生意,可看出其为人的不同凡响来。此后他还救助了一位落难的官员,后依靠这位官员打开了盐场的经营局面,成为富有的盐商。

王海峰晚年,年老归乡之后,还生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打算建造一座新居。但有一座老房子夹在王海峰新居选址的中间,很不协调。这座老房子的主人是磨豆腐的,他每日在这个老房子里磨豆腐,然后再担出去卖,在当地做着卖豆腐的小本生意。

王海峰托人去说合,让老房子主人把房子卖给他,老房子主人怎么也不肯答应。王海峰同意以很高的价格购买这个老房子,也被对方拒绝了。王家人气坏了,要告官府,王海峰不让。

王海峰的新居工程开工后,需要豆腐,王海峰都让去老房子主人那里购买,使这个豆腐小店很快就火起来了。这样一来,原来的老房子继续用来做豆腐,就显得太狭小了。老房子的主人另找了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来做豆腐店,把豆腐作坊从这个老房子中搬了出去。

老房子的主人为了感谢王海峰对他的豆腐的巨大支持,主动把自己老房子的房契无偿地送给了王海峰,作为对他的感谢。

王海峰与人为善的“先予后夺”策略,不仅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与老房子的主人达到了双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11.“壁光发”的掌门人――走西口走出的一代爱国华侨(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