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历史上最不会用兵的国君(2)

15.历史上最不会用兵的国君(2)

霸主未当成,反做了别人的阶下囚,从那时起,宋襄公对楚国怀恨在心,但是由于楚国兵强马壮,也没什么办法出气。***宋襄公听说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就想讨伐力薄国小的郑国,出出胸中恶气。过了不久。郑文公去楚国拜会楚成王。宋襄公认为是个机会,公元前638年夏,怒气未消的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伐郑。郑文公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接报后,没直接去救郑国,却统领大队人马直接杀向宋国。

大敌当前,宋襄公这下慌了手脚,顾不上攻打郑国,带领宋军星夜往国内赶。待宋军在涨水边扎好营盘,楚国的兵马也来到了对岸。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军到此只是为救郑国。咱们已经从郑国撤军。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咱们兵力小,不能硬拼,不如与楚国讲和算了。”

宋襄公却说:“楚国虽然人强马壮,可缺乏仁义;我们虽然兵力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兵怎能胜过仁义之师呢?”宋襄公又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有“仁义”二字,以“仁义”来战胜楚国的刀枪。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过河。公孙固向宋襄公说:“楚军白日渡河,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杀过去,定能取胜。”宋襄公却指着战车上的“仁义”之旗说:“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

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阵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说:“趁楚军还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动冲锋,尚可取胜。”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由骂道:“你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才说完,楚军已经布好阵,列队冲了过来。宋襄公冲在最前面,却冲进了敌阵,由于宋襄公是个讲仁义的人,对待下属十分好,所以他的属下都拼死保护他。那“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去了。

宋襄公逃回商丘后,都群众绪高涨,举行示威、静坐等非暴力活动,以指责他不会打仗,丧权辱国。公子目夷进宫视疾,把干部、群众的意思委婉地告诉了襄公。襄公不以为然地说:“我这个君子在战场上,不伤害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花白的老人,不把敌人逼进绝境。如今虽然惨败,但我们没有攻击过没做好战斗准备的敌军,这不正说明了我仁义的君子风度吗?”公元前637年,受伤大半年的宋襄公死于伤口并感染,结束了他可怜可笑的一生。

宋襄公所恪守的是当时盛行的兵法——《司马法》。这部中国兵法的经典著作在当时影响很大。其上说:“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这里《司马法》强调,追击逃散的敌人不能超过一百步,追寻主动退却的敌人不能超过45公里,这是礼;不逼迫丧失作战能力的敌人并哀怜伤病人员,这是仁;等待敌人摆好作战阵势再起进攻,这是信;争天下大义而不争一己小利,这是义;能够赦免降服的敌人,这是勇;能够预见战争胜负,这是智。宋襄公所说的“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正是《司马法》中“仁”、“信”的内容。仁义道德是中国兵法的思想境界,历来为兵法家重视,但实施这一思想境界必须以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弱小者在强敌面前空谈仁义道德只会落得失败下场。

宋襄公严守商周以来形成的“治兵以礼”的军事思想,沿袭了“君子不重伤”、“不杀黄口,不获二毛”、“重偏战而贱诈战”的作战方式,他努力保持了君子的风范,墨守于既定的战争中的道德法则。在那个时候,军事并不强调“诈”,而讲求“礼”。

以宋襄公“仁义论”惨败收场的泓水之战标志着商周以来“礼义之兵”的寿终正寝。

在泓水之战后不久,《孙子兵法》问世,孙子13篇成为古今中外军事将领乃至商贾们的必读之书。从此,战争就不允许有任何温,只要能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兵不厌诈”已经成为兵家奉行的原则,战争披上了只求目的不讲手段的殷红惨烈的外衣。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历史的迷踪:你所不知的历史真相(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历史的迷踪:你所不知的历史真相(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5.历史上最不会用兵的国君(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