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还得是师妹
第388章还得是师妹
搬山殿中,蒲团已被摞了起来。
小师妹拿着扫帚,在殿中默默扫地。
沙沙的声音让人心静,而她也扫得认真,似乎沉醉其中。
林觉则在旁边打理神台神像。
搬山祖师的像,神台上的香灰,神像背后的死角,包括墙壁上的蛛网灰尘,都得拭净掸去。
逐渐靠近了一面古镜。
林觉踩着神台,取下古镜。
双手碰到镜面,便知这是一面银镜,入手冰冷,沉甸甸的,透着一股厚重凌厉的灵韵,似乎只是沾到,手上也会被刺出细密的针眼似的。
林觉上山以来,还很少摸到这面古镜。
取来抹布,细细擦拭。
随即将之重新挂在墙上。
“师妹可见过师父或者谁使用过这面镜子?”林觉随口问道。
“没有见过。”师妹停下扫帚将之当做拐杖拄着,抬头看他,“只听师父说过,这是很多年前,传授给搬山祖师法术的那位仙人,在祖师建立我们这座道观之后,特地送过来的,让我们帮忙保管,然后它就一直挂在这里了。”
小师妹停顿一下:
“那位仙人没有说它叫什么名字,所以最开始师祖都叫它浮丘镜,后来又叫搬山镜,当遇到很厉害的妖怪时,观主会把它请出来。”
“嗯……”
林觉想起的是三师兄那封信。
三师兄在信中说,也许会回来借。
“……”
林觉继续掸着灰尘。
清扫干净,二人这才出去。
“这么勤快做什么?等灰尘重些,我自然会叫季阴季阳帮忙清理。”大师兄说道。
“反正临走了清扫一下,显得有点诚意。”林觉说着,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递给大师兄,“这里面记着有三十多道菜,都是家常菜,大多做起来都很简单,只要严格按照步骤,不会难吃的,换着吃,够吃很多年了。”
小师妹立马在旁边说:“我已经抄了一份了,大师兄记得先抄一份,然后再给别的师兄,轮流抄记!”
“嗯。”
大师兄神情郑重的接过。
“那我与师妹便回京城了。”林觉说道。
“顺便去找三师兄。”小师妹说。
“一切小心。若有事情,记得来信。”大师兄对他们说。
“一定。”
“记住了!”
小师妹带了一个包裹。
林觉也带了一个包裹。
其实他的木雕还远未祭炼完成,只是半人高的木雕已经可以放进布袋了,他便打算将之这么带回京城,然后打造盔甲兵刃,再一起祭炼。
这样可以省一些时间。
也可早些去寻三师兄。
除他们外,只有二师兄想偷懒,省下自己为徒弟讲道的功夫,留在这里,好让他新收的小徒弟听大师兄讲经传道,其余师兄都要离去了。
“师弟师妹何时去秦州东北寻三师兄?我到时候也跟你们一起去好了。”四师兄问道。
小师妹便转过头,看向林觉。
林觉则是说:“我想先将这尊豆兵做好。”
“届时务必递信给我。”
“好。”
“也给我递一封信,我也去京城找你们。”七师兄说,“眼看着这天下就要烂了,我还没感受过京城的繁华呢。”
“那你们去,我和五师兄就不去了。”六师兄说,“那地方在闹妖怪我们这几年虽然也学别的法术,但去了也不见得帮得上忙。”
“师兄各自珍重,潜心修行就是。”林觉说道,“只待将来一天,彩虹桥上相遇,天都顶上共饮。”
“哈哈哈……”
众多道人与大师兄二师兄道别,林觉还与山神额外道了别,便全都下山而去。
正是桃花开时,道人身轻如燕,脚下生风,自花山艳顶上踏过,顺着山坡与山风,不费吹灰之力,便到了山下。
这次下山,已没那么沉重了。
功劳大半得归于神行之法。
有了神行之法,日行千里不在话下,倘若潜心修习,还能走得更快,互相之间的相聚已经变得简单了。
只是刚到浮丘山下,山花树林之间,忽然传出一道声音:
“这就离去了?”
林觉一听便知,正是反驳前辈。
众多道人闻言纷纷停下。
有的站在枯树枝丫间,有的停在古松伞盖上,都扭过头,看向声音传来之处。
可即便借着高处,也找不见什么身影。
细找或许能够找出,可那没有必要。
“前辈今日出来了?晚辈有礼了。”林觉对着那方行礼,“确实还未与前辈道别,有些失礼,不过也是因为此前回来那天,之后下山的两次都没有遇见前辈,还以为前辈这些时间不在。”
树林中的某处很快传来回应:
“真是愚钝!我何时不在?只是之前快过年了,山上来烧香拜会的人太多,路都被踩宽踩平了一些,我嫌太吵,干脆避开了而已。”
“哈哈。”
林觉反倒笑了,随即笑着说道:“前辈果是个清修的性子。”
“哼!”那方轻哼一声,却不回应,而是说道:
“你的天资果然够高,道行增长果然够快,想来也有别的机缘,竟然已能够独自斗过豹王,还能从护圣真君的庇佑下设法将之杀死,看来无论是道行还是智谋,我都小瞧你了。”
“前辈消息真是灵通!”林觉说着一顿,正好发问,“既然如此,前辈可知我家三师兄身在何处?”
“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还来考我?”
“咦?前辈为何如此说呢?自然是知道在紫云县,却不知具体在哪,也不知我们去紫云县能否遇到他,所以才向前辈请教。”
“我又不会卜算,如何知晓?”
树林中的声音传出,不过顿了一下,又开口说道:
“不过你这番下山回京,倒是正好赶上前几日云梦县发生的大事。”
“什么大事?”
“你回去就知晓了。等你回去,差不多消息也该传到京城了。”树林中的声音说道,“不是来听你道别的,只是偶然遇见,便随口提醒,下界蛰伏多年的仙也许比天上的仙更有本领,一定谨慎一些。”
林觉早已听江道长说过,秦州东北的东王母乃是已经成真得道、正儿八经的妖王,是与真君同级的存在,远非如今的自己能对付的,若他真去了东北寻三师兄,面对这般存在,自会谨慎。
可是这位前辈性格可高冷得很。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多谢前辈,晚辈谨记。”
林觉说完,等了一下,那方没有声音传出。
自然知晓,“反驳前辈”已经离去。
林觉不禁摇了摇头。
这位前辈性子也真是的,自己都要走了,它也不肯与自己道个别,多说两句。
反倒树枝上的七师兄笑意吟吟,对他说道:
“这位前辈在此居住多年,向来只反驳人,不曾与人结交,师弟能与之结识,还能在临走时,特地让它出来提醒关切,可真是好本事。”
林觉面带笑意,眼中也有责怪——
此刻“反驳前辈”定还在这里,所谓离去只是交谈的结束罢了,以它的性子,听见七师兄这么说,可能受得了?
“前辈,晚辈便告辞了。”
林觉对着那方行礼,理所应当的,没有听见回应。
脚尖在芦苇丛上一点,便翩然而去。
众多师兄与师妹也都跟上。
一时好似山中仙人同游。
……
白鹭飞回京城,落在海棠树上。
海棠正好长出花苞。
小师妹也到了京城院中,因为林觉要她帮忙催火,融化灵金,为豆兵打造盔甲兵刃——小师妹的天赋在五行上,更已转修五行灵法,所学的法术也比林觉少,更加专精五行法术,更高的法术造诣加上五行灵法,她放出的灵火自然也更为凶猛霸道。
不过回到京城,见到樊天师,林觉却是先问:
“道友,云梦县如何了?”
“云梦县?云梦县还是那样啊。”樊道,“官兵和长生教信徒之间的争斗为主,此外没有什么大事,小事却也不断。”
“这是何时的消息?”
“贫道今早才问过。那位‘东王母’的行事风格也向来如此。”
“……”
林觉皱眉疑惑,但还是相信反驳前辈的消息,便说道:“还请道友多多留意,多多打听一下。”
“怎么了?道兄收到什么消息?”
“也没什么准确消息。”
“那我这就再去问一遍。”樊道,“除了朝廷和聚仙府,顺便也问一问住在京城的精怪,它们的消息有时会比人更加灵通。”
“辛苦道友。”
林觉回到自己的院中。
先从屋中拖出一把长柄大刀。
这把长柄大刀实在巨大,握柄将近有人的小腿粗细,刀身宽有一尺,刀背厚有二指,锋利无比,长度则像是一棵大树一样,可以想象到它挥动起来无坚不摧的气势,而上面的灵韵、煞气也极其浓重。
林觉就要用它来打造龙伯豆兵的盔甲兵刃。
自然要将它熔了——
此刀虽好,寻常人却用不了,而且上面煞气怨气太重,沾了太多无辜者的血,也不适合道人用。
而用来为豆兵做武器,哪怕是龙伯豆兵,这柄大刀也用不完。
加上盔甲,也不见得用得完。
毕竟豆兵是由小变大。
龙伯豆兵兵刃盔甲所要用到的灵金,大概就与寻常壮汉的武器加上一身盔甲所用的金铁差不多,而这把刀实在太大了。
第一个考虑的问题——
如何将之折断,放入炉中?
小师妹给了他答案。
只见她走上前,瞄准长柄大刀,运足法力,便是一巴掌拍下去。
“嘭!”
就像刚学“齑石”之法的她手拍坚石一样传出的声音让人耳膜也觉得震痛。
大刀没有裂纹,却也颤抖不已,嗡鸣不止。
小师妹看了眼手心,并不停止。
“嘭!”
刀身上终于起了裂纹。
嘭嘭嘭!连续几声!
大刀就此碎裂折断。
地上一堆灵金疙瘩。
第一个问题就这么被解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