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生存的痛苦与虚无(7)

13.生存的痛苦与虚无(7)

要想握好罗盘以随时辨清生活的方位,要想正确理解生活而不误入歧途,只要让自己习惯于将世界视为一个赎罪之地,就能够轻松地做到。世界就是监狱、劳改场、流放地,而“感化地”不过是最古老的哲学家对这一世界的称谓。基督教教士之中,俄勒冈尼斯表达出了同样的看法(参见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他的勇气值得称赞。理论上和客观上对这种世界观的说明并非仅见于我的哲学,它也在各个时代的人类智慧思想中闪耀,如婆罗门教、佛教、恩培多克勒、毕达哥拉斯的哲学等。西塞罗的《哲学断片》的第7卷中有一段话也说到古老智者用这一世界观教导人们,并在接受秘密宗教仪式时,同样受到这一教诲:“因前世犯下的罪孽,我们就来到这一世赎罪。”哪怕人们将瓦尼尼的肉身烧毁,也无法驳倒其观点——再没有比他这段话更能表达这一观点的实质的了:人生充斥着巨大的痛苦——倘若这样的论不会令基督教反感,我甚至还会说:“果真有魔鬼的话,他们也是人的化身,并为自己的罪孽而招致惩罚。”即便是被正确理解的基督教教义也将人的生存视为罪孽与过失的结果。一旦我们适应了此种看法,便会乖乖地主动调节对生活的期望值,生活中的那些大灾小难、痛苦、烦恼、匮乏以及种种令人厌恶的事,便不再被看做奇怪和意外的事件,它们的存在反而是规律之中的事;它也令我们懂得这样一件事:在这一世上,无论是谁,都得为自己的存在遭受惩罚,至于惩罚的方式,因人而异。监狱里的其他犯人便是待在监狱中的坏处之一。这对更为高贵的人而,个中滋味就不用我说了。本性高贵的人和天才,有时候他们在这世上的感觉就如同高贵的政治犯一般,被迫同一群偷鸡摸狗、杀人越货的惯犯在橹船上干苦役,因而这两类人是最不愿同他人交往的。总而之,以上种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已经使我们不会再诧异于、更不会愤怒地看待所谓的不完美,也就是绝大部分人不管是道德上还是智力上的黑暗本性,以及与此相对应的

这些人的精神面貌。由此我们便会牢记这些人的困境,并将每个人的

存在先视为罪孽的缘故,因为这个人就是为赎罪而生的。这正好是

基督教所声称的人的原罪性的体现,同时也构成了我们这一世所看到

的同类们的基础。不仅如此,因为这个世界的构成因素,使得几乎所

有的人或多或少都处在某种痛苦与不满的现状中,进而也令人无法变

得更富有同心,更友好地对待他人。最终,几乎所有人的智力也只

够勉强为意志服务。

据此,我们不得不调整我们对世人的所求。要是谁坚信于此,

便会明白:产生同人交往的冲动实在是有害的倾向。

实际上,这种信念——这个世界,包括人在内,实是本来不该

存在的事物——会令我们更为坚忍和宽容,对于处在这种境地的我们,

难道还该有什么期望吗?事实上从这一观点来看,我们就会懂得:人类相互之间真正恰当的称呼并非是“sir”(英语“先生”)、“monsieur”(法语“先生”),而应是“leidensgefahrte”(德语“难友”)、“compagnon

demiseres”(法语“难友”)以及“myfellow-sufferer”(英语“难友”)。

乍听起来,这种称呼似乎非常古怪,然而却与事实十分吻合,我们可

以通过它来正确理解每一个人,并时刻提醒我们应保持的坚忍、耐心,

和对他人的爱——这也是我们所有人都该得到和需要给予的。

并非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的事物(特别是世人们)

的特征只是欠缺完美,而实是扭曲和颠倒。不管是人的道德、智力,

还是自然物理方面,所有的一切无不体现出这一点。

面对诸多恶行,不时会有这样的借口传到我们耳中:“对于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叔本华随笔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叔本华随笔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3.生存的痛苦与虚无(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