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第388章 芯片必须要突破
第388章芯片必须要突破
沈倩还是和以前一样,笑意盈盈的看着陆山,话也不多。
陆山主动和沈倩搭话,最后在杨川等人的追问之下,大家也知道沈倩到现在还没有男朋友。
陆山因为在大学连跳三级,所以现在是江州大学的研二学生也是讲师。
沈倩则在燕京大学攻读经济学研究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霸。
陆山看着沈倩的眼神,内心一点道不清的情愫。
同学们一边开玩笑,一边回忆着过去的高中时光。
假期过后,陆山重新回到江州,进入了伴矽公司。
为了保证公司最大的隐秘性,公司并不高大上,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
伴矽公司位于江州大学旁的一座不起眼的低层办公楼里。
四周是学术气息浓厚的科研楼和实验楼,周围环境安静且充满活力。
尽管公司规模不大,但这里却聚集了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大家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突破半导体技术的瓶颈,迎接未来计算架构的革命。
一走进公司大门,几名员工就注意到陆山的身影,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尽管陆山是老板,平时忙于公司运营和对外沟通,已经好久没亲自到公司来过了。
“陆总!”一位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的年轻工程师看到陆山,忍不住笑着打招呼,眼中带着明显的激动。
“欢迎陆总来视察工作!”另一个技术员也笑着走了过来,礼貌而略带几分腼腆。
陆山点点头,淡淡一笑:“最近公司进展如何?”
赵凯是公司的一名技术支持经理,他走上前来,显得有些拘谨,但依然忍不住露出兴奋的笑容。
“陆总,最近我们有一些新的突破,尤其是在内存和硬盘的研发方面,进展很快。”
他指向旁边的工作区,那里正摆着几台正在测试的设备。
陆山轻轻点头,走向那个方向。
他知道,伴矽公司这几年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外部宣传,但在科技领域内,他们的名字逐渐传开了。
尤其是在芯片材料的创新方向上,吸引了不少行业内的关注。
“张灵溪在哪里?”陆山问道。
“在这边,正在准备今天的汇报材料。”赵凯回答道。
走进公司一侧的会议室,陆山看见张灵溪正在摆弄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似乎在最后检查工作报告。
张灵溪是江州大学材料化学院的研究生,兼任伴矽公司的负责人,虽然她年纪不大,但在技术方面的造诣和管理能力都非常出色,是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陆总,您回来了。”张灵溪抬起头,微笑着迎接陆山,眼里充满了惊喜。
自从上次和陆山一起去深市出差后,公司一改组,陆山总是忙碌已经很久没有来公司了。
陆山点点头,随即看向她手中的报告:“工作怎么样?有进展吗?”
“还不错。”张灵溪整理了一下报告,开始汇报公司目前的最新情况。
“伴矽内存、伴矽硬盘和伴矽主板的市场反馈都不错。”
“首先是伴矽内存,目前的进展非常迅速。”
张灵溪兴奋地说道:“我们的内存产品,比传统内存的速度和容量都有大幅提升。”
“目前PC内存大概是2GB到4GB,但我们的内存,不仅速度超快,而且容量已经突破了10TB。”
“体积也更小了,唯一不同的是,标准内存是板条形式,按照你的要求,我们的内存模块则微型化,大小大约和指甲盖差不多,比上一代要小三分之一。”
“10TB?”陆山微微一愣,目光转向旁边的实验设备。
显然技术的进步比他想象的更快。
10TB的内存,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数字,几乎已经超出了常规计算机的需求。
张灵溪轻笑了一声:“还是按照你的要求,目前我们还在挤牙膏。为了避免市场上太过惊讶,也为了不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我们选择了一步步升级。市场上现在标准的2GB内存,我们推出了4GB内存条,如果市场推出4GB的,我们推出8GB的。而我们已经有技术突破,随时可以超越。”
陆山哈哈大笑,张灵溪算是得到了他的真传。
陆山点点头,“硬盘呢?”
“硬盘方面,情况也差不多。”张灵溪又翻开一份报告,指着图表解释。
“传统硬盘大约在2013年是1TB到4TB,市场大多数人用的都是1TB或2TB的硬盘。”
“但我们现在的硬盘,单个容量已经可以做到1024PB——是的,1024PB。”
“拓扑半金属实在是太厉害了!”
她略显得意地说,“但是,我们同样没有一下子推向市场,而是采取了逐步发布的策略。”
陆山听着她的话,非常满意。
伴矽的硬盘和内存技术,已经跨越了常规技术的限制,故意将步伐放缓,这才有战略意义。
陆山点了点头,有张灵溪在,他还真的不用太操心。
“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突破技术瓶颈,尤其是在主板和硬盘的生产工艺上。”陆山说道。
“是的,陆总。”张灵溪答应道,“我们会加速研发进度。”
随后张灵溪又汇报了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
“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供应给了神船,以及其他一些电脑厂商,除了联翔以外,几乎所有的大厂都在采购我们的内存和硬盘。”
“我们也开始了单独的硬件销售,针对一些小型企业和科研机构。”
“整体来说,公司的收益增速非常快,尤其是在硬盘和内存的订单方面。”
陆山听着,脸上浮现一丝满意的笑容。“这就好。”
他点头,又看向一旁的技术支持经理赵凯,“那生产线的情况呢?跟得上市场需求吗?”
赵凯见陆山问到这里,立刻走上前,“陆总,生产线的情况我们已经做了优化,虽然还不能达到超大规模生产,但已经能保持每月一定的产量。”
他略显紧张地继续说道,“不过,我们还需要更多的高端设备,特别是在生产拓扑半金属的过程中,有一些环节的效率还不够高,生产周期有点长。”陆山听后轻轻皱眉。“你们已经解决了哪些技术瓶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张灵溪接过话题:“我们在半导体生产线上,有一些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尤其是在拓扑半金属的合成工艺上,已经实现了较为稳定的批量生产。”
“但因为材料特殊,生产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要求非常高,一些设备在高负荷运行时仍然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导致成品率稍低。”
“所以你们现在的产量是有限的?”陆山问道。
“是的,陆总。”张灵溪点点头,“我们正在加快引进新的生产设备,提升自动化程度,缩短生产周期,争取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大幅提升产能。”
“好。”陆山沉思片刻,又问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线扩展?”
赵凯回答:“我们计划在下个季度完成一次生产线的升级,重点是提升拓扑半金属的合成效率。”
“另外,也需要扩展硬盘和内存的测试设备,以便支持更多客户的定制需求。”
陆山点了点头,“很好,尽快落实。”
说完,他转身对张灵溪说道:“既然你们的研发方向已经基本明确,接下来就是生产的规模化和市场的快速推进。”
张灵溪脸上浮现出一丝坚定的笑容,“我们会加速的,绝不会让您失望。”
陆山满意地看着她,然后决定去亲自查看一下生产线的情况。
毕竟,只有亲眼看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以前伴矽就缺货,通过不断的优化生产线,情况好了一点,但是随着泽梦系统的推出,伴矽的产品又开始缺货了。
走出会议室,陆山和张灵溪、赵凯一同前往生产车间。
车间的环境整洁,虽然不是特别宽敞,但每个角落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走进去,一股轻微的电子气味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微弱的金属与化学气息。
“陆总,这里就是我们最新升级的半导体生产线。”
张灵溪介绍道,“这是我们用来生产拓扑半金属的合成设备,目前已经处于全自动化操作。”
陆山看着眼前几台大大小小的机器,印象中这些设备并不算特别高端,但每一台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一台巨大的炉子,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的金属正在高温下熔化。
“这台设备是拓扑半金属的关键合成设备。”
赵凯接着解释,“我们采用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利用这种高能量的等离子体流,将金属分子打散后重新组合,形成拓扑半金属的分子结构。”
“这一过程对温度、压力、气体流量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生产过程需要精准控制。”
陆山仔细观察着炉子里的情况,看到金属熔液闪烁着蓝白色的光芒,他微微皱眉。
“这台设备已经运行多久了?有没有过设备故障?”
“这台炉子已经运行了近半年,整体稳定性很好。”
赵凯说,“但因为长时间的高温操作,设备的损耗比较大,我们需要定期更换一些核心部件,确保生产稳定。”
陆山点点头,似乎满意了。
他继续向生产线深处走去,看到了一台正在组装的内存模块测试机。
工人们熟练地将一块块微型内存条装入机器,测试机开始自动运行,显示出一组组数据。
“这些就是我们最新的伴矽内存。”
张灵溪说道,“每一块内存的容量已经突破了10TB,虽然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但性能已经远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
“我们正在做的,是不断完善内存的稳定性,确保在长时间运行下的可靠性。”
“这些高性能产品暂时不会销售,是用于超级计算机上。”
陆山走到机器前,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测试数据,满是绿色的合格标志,他满意地点点头。“良品率不错。”
接下来,他们又走到了一边的硬盘生产区。
这里的生产线和内存的生产线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硬盘的组装过程更加复杂。
需要将内存芯片、接口、电源等各个模块安装到金属外壳中,然后进行严格的温度、压力测试。
“硬盘的生产过程相对复杂一些,尤其是在高容量的硬盘生产上,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赵凯解释道。
陆山看着眼前的硬盘,点点头。“目前的客户有那些?”
“除了神船之外,其他的厂商,包括一些小型厂商,我们的硬盘都能够提供定制化服务。”
张灵溪说道,“但在容量上,我们还是先保持在1TB的水平,高于市面上常见的256GB和500GB,避免一下子推向市场,导致客户的接受度不高。”
张灵溪开玩笑说道:“其实除了我们的主板外,很多其他厂家的主板,还没有办法接受更高的内存和硬盘。”
事实也的确如此,太高端的产品,外面的硬件设备无法适配。
所以挤牙膏其实也是为了迎合外面的市场。
未来,伴矽将打破传统半导体技术的限制,带来一场硬件革命。
只要生产线的瓶颈突破,市场的反应将更加猛烈。
在车间里转了一圈,陆山看着一切进展顺利,但心里却没有放松。
虽然硬件的生产线已开始步入正轨,但有些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突破,尤其是在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工艺上。
眼下的技术瓶颈虽然解决了部分,但光刻机的限制依然摆在面前。
要想进一步突破,必须从根本上找到新思路。
回到办公室,陆山便召集了公司核心研发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张灵溪、赵凯,还有几位资深工程师和技术经理都陆续赶到,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
陆山坐在会议室的桌前,目光凝重。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充满期待的脸庞,几乎能听到他们心跳的声音。
“今天的会议,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半导体芯片的突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