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去 回不来(002)
“嗨,这有啥配不配得上的?山君妹子人到是不错,就是生错了地方,在章家湾那乡下,能上街来,她到是求之不得呢。”媒人见山君兄妹俩不说话,就接了话。可这话里话外却把街上人捧了一把,又把乡下人损了一把。
山君和山火听在耳里,有些不爽。正待反驳,覃家老伯先开了腔。
“哦,妹子,可别这么说,这街上人也好,乡下人也好,大家都是一样的人,都是要两只手求生活,劳动求生存的不是。这事儿吧,还是得尊重人家山君妹子的意见才是。”覃家老伯的话很在理,也化解了山君和山火心中的不爽。
“山君妹子,对于你,我听介绍人说过,很优秀,也很能干。我也托人打听过,你也是个心气儿很高的人。我家呢,虽然在街上坐,但家境也就那样,你也看了。劳动为生,你嫁过来,可能我家也没那能力给你想向中的城里人的好生活,还得你们自己努力才行。所以,你要想好,不能为这街上人一肥遮百丑。街上人也有街上人的艰难不是。”覃老伯这话到是说出了人生的真谛。
山君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也很认同覃老伯的说法。只是他心里还没拿定主意,还在犹豫。
“我家呢,房子是有,面坊也不错。就是吧,我这儿子,打小身体就不好,小时候又得了一场肺病,一直身体就弱。加之,他妈在世的时候又溺爱他,养成了好吃懒做,爱打牌的习惯,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没结婚。但他人品不坏,只是缺乏管教。这些你都得考虑好。”覃老伯又把自己的这儿子的不是说了出来。
“爸,你说什么呢。”覃四娃一听老爸揭自己的短,心里着急。
“覃家老伯,你不待这样说自己儿子的吧。”媒人一听,此事要黄,也急了。
“妹子,我这可都说的是实话。四娃有病,身体弱,爱赌钱,这是事实,这些不能瞒着山君妹子。把话挑明了,由山君妹子自己决定,我们不能哄骗人家不是?”覃老伯到是个开明而实诚的人。
“啊,赌钱?”山君一惊。
要知道,对于赌博的人,社会上一律是不待见的,是大家公认的不学好,公认的坏人。
“我就是赌个小耍,我以后改了,不赌了。”覃四娃对山君到是很如意,虽说这么大岁数没结婚,有他老爸说的因素,也有这覃四娃心中对女人要求高的原因。这次他到是很中意山君,所以怕老爸的话把山君吓跑了。
“改,你吃屎的狗,说了好多次改,改了吗?”覃老伯也实事求是的说着覃四娃。
“我改,我真改。”覃四娃很认真的说。
“我说,山君,这覃老伯家的条件很好的,也难得找这么一个好条件的人家。覃老四也说了,他这点小毛病,他要改。我看你还是别再挑剔了。”媒人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衡量,觉得这桩婚事还是可以的。
“能改吗?”山君看着覃四娃问。
“能改,肯定能改。”覃四娃信誓旦旦。
“我,我相信你,我同意嫁你。”山君想了很久表态。
媒人说的没错,这覃家的条件确实不错。再者,自己不就是一心想跳农门吗,嫁这街上,走嫁人出农门这条路,也是目前自己能冲出农门的唯一一条路了,我就赌吧。
我赌我的婚姻,我赌我的爱情,我还赌他覃四娃能改掉他赌钱这毛病。
赌输了呢,我就一辈子以泪洗面,过悲苦日子;赌赢了呢,我一辈子,不,我的儿子儿孙就都是这街上人,有城市户口,吃国家粮。
山君捋清了自己的思路,想清楚了自己内心想要什么,也看到了自己达成心中向往的目标的唯一的路就是嫁街上城市户口的男人。
“山君,可要想好哈,这赌钱的人,改得了吗?”山火劝道,他心里想着,这山君怎么就变了心性了呢。要晓得妹妹可是见不得赌博这些恶习的。
“哥,你别劝我了,我也这么大了,我以后的路,也得我自己走,不能再让哥嫂为我操心了。我主意已定,就这样吧。”山君两眼空茫的看着天空,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一个赌字,赌其爱情,赌其一生。
傍晚,山椿和妈妈、哥哥从地里回来,放下锄头,挑了水桶去水井里挑水。
水井就在山椿家的院坝下面,一口很好的古井,井口用一块方形的石板中间挖了一个圆口,沿圆口的四周留有一道埂,用来挡住四周的污泥浊水不得进入井口。井口下两米是用石头衬砌成圆形,比井口稍大,再下面一直到井底是用大石板衬砌的方形,比八仙桌宽大。一年四季井水位始终在同一位置,不冒出井口,也不迭落井底。水温冬暖夏凉,甘甜清爽。平时供本生产队的人饮用,大天干年晨,周边几个生产队的饮用水也能全部解决。
“二娃,挑水呀。”刚从水井里扯上一桶水,在大队里当支部书记的二爷就来到井边。
“二爷,你回来了。明天要去上学了,这会儿还早,把水挑了。”山椿礼貌地招呼二爷。二爷可是解放时就在村上当干部,做支部书记都十多年了。
“我从大队回来一阵了。一直在看你回来没有。”二爷回答。
“今天在白虎台挖土,刚回来。”山椿扯上来了第二桶水,挑在肩上。
“明天先不去上学,去乡里考干部。”二爷跟在山椿身后来到山椿家院坝。
“考干部?”山椿在灶房放下水桶往石水缸里倒水,听见二爷在院坝里说话。
“考什么干部?”山椿妈妈方勤听见二爷的声音从堂屋里出来。
“二爷,坐。”山椿的大哥山川从灶房里端了一根长条凳来到院坝。
“下午在大队,听公社周书记他们说,县上要招干部,要考试,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参加考试。”二爷说。
二爷说的公社周书记,是乡里的副书记,由于公社改成乡才没几天,大家都还是把乡叫成公社,把村叫成大队,把村民小组叫做生产队。
当在村上听乡上周书记说要招干部时,二爷就想到了山椿。山椿读书成绩很好,品性也不错,在这章家湾大家都是称赞的。
“要不要大队推荐,开不开介绍信?”山椿妈妈知道当公社干部是大好事,立马问道。一直以来,不论做事什么,大队推介,开介绍信是必有的程序,这是每一个农村人都知道的。
“不要。就是自己去公社报名,参加考试,按分数录取。”二爷回答。由于心里相着让山椿去考,二爷在听周书记说了后,就多问了几句,把参加考试的条件弄清楚了。
“只是按分数,二弟不怕。”山川嘀咕着,山川对弟弟在学校的成绩还是清楚的。
“二娃,明天去考。”妈妈对山椿说。妈妈在心里略一盘算,觉得这当干部也是很荣光的事,肯定要去争取。
“不去,我明天还要去读书。”山椿一心想考大学,对乡干部没什么概念。
“还是去考吧,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二爷劝说。当下的农村人想要走出农村,就一条升学路,可那太难了,现在有了当干部这条路,干吗不去试式呢。
“就怕考了没用,公社那几爷子哪回不是搞关系讲人情?”山川怕山椿考不上又耽搁了学习。
“这次不同,听周书记讲,上面说了,完全凭分数录取。”二爷又说道。
“如果真的是这样,机会难得。二娃,就去考吧。”妈妈看着山椿。
“不想去,想读书。”山椿说。
“真的是机会难得啊。二娃,农民的儿子要想跳出去,除了考大学,还没有别的出路。这回算是又有一条路了。你明天去考,考了,后天就去上学,后面如何,走一步再看。”还是二爷看的全面。
“就是哈,二娃,就按二爷说的办。”妈妈做了决定。
“嗯。”山椿沉默了好久,极不情愿的答应了,二爷说的走一步看一步也不错。
“我要去和樊诚说一下,放寒假回家那天,我们约好明天一路去上学的。”二爷走后,山椿想起和罗汉大队的同学樊诚的约定,对妈妈说。
“去吧。天黑了,小心点。早点回来,等你吃饭。”妈妈叮嘱山椿。
到樊诚家有五里路,山椿平时去区中学上学也从这条路走,每次都相约一起的。路很宽,平时走的人多,踩得光溜平顺,路边和两边的山上也全是光秃秃的,很透光,也不让人有阴森害怕的感觉。微微的天光下,不用照明,也极好分辨。加之平时里上学下学,每周两次的走这条山路,山椿几乎闭着眼都能走到。
“明天去考乡干部。”山椿走路很快,二十分钟不到就来到了樊诚家。
“那有啥考头,还是去读书。”樊诚说。
“你知道考试的事儿?”山椿奇怪樊诚的回答,是知道乡里考干部的意思。
“晓得。明天考试的题还是我和我老表出的。我老表回家过年,还没转单位去。今天我去他家耍,公社叫他给明天考干部出题,他拉我一起出的。”樊诚回答,那语气很是得意,也对那考干部是不屑一顾的意味。
山椿知道樊诚有个老表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到川北那边一个地区里当干部,很能干的。
“我妈叫我去考。”山椿的意思是我本不想去考,可我妈妈要我去考,心中还是对考干部不太情愿。
“别去,没用的。说是招聘干部,订合同,三年。不转城市户口,也不吃国家粮食,还是农民。想要你就要你,不想要你,随进都可以不要你。”樊诚说道。
“哦。这样啊。”山椿有些不信,乡干部还有不转城市户口,不吃国家粮的?
“真的,我老表看了招聘干部的文件,他说的。他也不准我去考,我本来也不想考。”樊诚继续说道。
“我也不想去考,可我妈和我二爷都劝我去考。”山椿说。
“他们可能是不晓得招这干部的性质。以你的成绩,今年高考,你一定能考上的。去年毕业,你参加了高考,只差八分。我去年预考就涮下来了。我都有信心,你肯定没问题。”樊诚劝说着。
“好吧。明天去读书。”山椿想了想,决定不考这干部。
“樊诚去不去考?”回到家里,饭桌上,山椿正思索如何给妈妈说不去考干部,妈妈却先问。
“他不去。也劝我别去。”山椿回答。
“不去?为什么?”妈妈问。
“他说这次考干部,是招聘,不转户口,订合同,时间为三年,随时都可以不要你。”山椿回答。
“干部也不转城市户口,不吃国家粮?不可能。”妈妈不信。
“他真是这么说的。他老表,看了文件的。明天的考题都是他和他老表出的。”山椿说。
“真不转户口就别去考了。干几天就下了,前途耽搁了。”山川说。
“不,要考。明天必须去。我不相信,你没犯错,就会把你下了。”妈妈想了很久说。
“可,订合同啊,三年。就算你干得好,三年干满了,不要你,咋办?”山川说。
“三年干满了,还可以再订。国家现在打破铁饭碗,你爸爸铁路上也不准顶班了,也招聘工人。可是,铁路,公社,这些单位不准顶班。大学,不再推荐上,但总得要人做事儿吧。三年,干下来,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不要了吧。”妈妈说得很在理,内心也极力想山椿能去考上个干部,这在当下的章家湾也是很荣光的事,关键的是可以解决工作的问题。
这天夜里,山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虽然已经答应妈妈,明天去乡上参加招干考试,但心里一点也没热情。这个十六岁半的娃娃对这个世界真的很迷茫。
山椿生于八月,刚满六岁就读书,五年小学,两年初中,刚上高中,赶上国家调整学制,初中高中都改成了三年制。三年高中读下来,去年高中毕业,通过了预考,成为区中学全年级六个应届毕业班和两个复习班中能走进正式高考考场的六十个人之一,也是全校十五个走进正试高考考场的应届生毕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