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三节汉族向西南的迁徙和发展(21)

37.第三节汉族向西南的迁徙和发展(21)

史载明初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王朝在平定了巴蜀地区之后,为扫荡仍盘踞在滇黔一带的蒙元残余势力,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部署,遣“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率大军由辰源(今湖南沅陵一带)趋贵州”,一路上连克普定、普安数城进入云南1;并于滇东曲靖城下“白石江大战”中一举击溃元军主力,次年即初步平定了云南全境。以后又屡经征战镇压了蒙元余孽的多次叛乱,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左右将局势逐步稳定下来。这段历史,后世多称之为“洪武开滇”。

从历史的高度看,“洪武开滇”的意义,除了使得滇黔地区也纳入了明王朝的控制之下而避免了再度出现地方割据局面以外,更重要的是由此而直接引的移民大潮及其在滇黔汉族展史上所产生的决定性历史作用。简单说来,就是不仅使得已先期于元代迁入滇黔的汉族移民迅速展壮大起来,而且随着汉族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分布面的不断扩大,而上升为滇黔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主体民族并沿袭至今。其展壮大的脉络,可以从汉族移民的陆续迁入、分布面的逐步拓展、区内的民族互动融合以及汉族人口的增长况四个方面来考察。同时考虑到明初永乐十年(1412年)贵州建省后,辖区范围系由原云南、四川、湖广三省部分地区组成。故而讨论的空间范畴亦将随之而有所扩大。

先说汉族移民的迁入。明、清以来内地汉族徙居滇黔地区的移民浪潮,始于“洪武开滇”之初的商屯、军屯和民屯,其中又以商屯最早。史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底明太祖用兵云南之时,总共投入兵力将近30万2,由于山道险阻交通不便,故虽战前作过较充分的准备,但军粮供给不足的问题仍很快凸现出来。为此,明政府遂求助于商人。据《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二说:“洪武十五年二月……上以大军南征兵食不继,命户部令商人往云南纳盐粮以给之。于是,户部奏定商人纳米给盐之例:凡云南纳米六斗者给淮盐二百斤,米五斗者给浙盐三百斤,米一石者给川盐二百斤……”这一办法,史称“开中”,本意是鼓励商人运粮助战,然同样是基于交通不便转运困难,不少商人便自行募人前往屯垦就地耕种并由此衍化为商屯。明初滇黔一带的商屯,诸史志屡有提及,然开屯的地点、人数、田亩等具体况又多略而不叙,故仅知曾有较大的展和较多汉族移民的徙入。

相形之下,继之而起的军屯规模更大,是为明初内地汉族迁入滇黔地区的主要形式。立屯的时间,则尤以洪武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383~1389年)之间最为频繁。其中,较早见于明确记录者,在云南境内是“洪武十六年(1383年)五月……给凉州诸卫所征南土卒十四万四百余人钞十五万五千余锭,命六安侯王忠、安庆侯仇成、凤翔侯张龙督兵往云南品甸(今祥云县一带),缮城池、立屯堡、置邮传,安辑其民人”1。以后,又相继有10余批屯军进驻云南,规模较大的如洪武二十年(1387年)八月,“诏景川侯曹震及四川都指挥使司选精兵二万五千人,给军器农具即云南品甸之地屯种,以俟征讨”2。洪武二十年(1387年)十月,“诏长兴侯耿文炳率陕西土军三万三千人,往云南屯种听征”3。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九月,“湖广都指挥使司:‘前奉诏以靖州五卫及辰、源等卫新军选精锐四万五千人于云南听征。今又令市牛二万往彼屯种,请令诸军分领以往,庶免劳民送。’从之”4。……仅以上所列4批屯军,合计便达24万余人,分别来自凉州(今甘肃)、四川、陕西、靖州(治今湖南靖县)等地,明初屯军进驻云南人数之多、来源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民屯的况,正史中见于《明太祖实录》卷一八六说:“洪武二十年(1387年)冬十月……诏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民三丁以上出一丁,往屯云南。”其余方志、稗史中亦多有记载,如《滇系·事略》称:“洪武十七年(1384年),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滇略》则说:“高皇帝既定滇中,尽迁江南良家闾左以实之,及有罪窜戍者,咸尽室以行。”其人数,据《滇粹·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传附后嗣略》说: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沐)英还镇,携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给予籽种、资金,区别地亩,分布于临安、曲靖……各郡县。(沐)春镇滇七年(1392~1398年),再移南京人民三十余万(于云南)”。这一数字,显然有些盲目浮夸,但可以肯定的是,明初以民屯的形式徙居云南的内地汉族移民,亦当数以10万计。而且多来自江南一带,后世云南汉族中广为流传的“南京高石坎柳树湾”祖籍说,即本于此。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汉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汉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7.第三节汉族向西南的迁徙和发展(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