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节华北概述(3)
豫西山地在构造上属于秦岭、伏牛山的主干,海拔高度大都在1000米以上,各山在西部丛集于一处,构成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岭,向东则逐渐分散而低落。***在山岭间夹有平缓的盆地,如洛阳、伊川、临汝等,是重要的农业区。在豫、鄂边界上,蜿蜒着桐柏山和大别山,为淮河与长江的天然分界线。
内蒙古高原在晋、冀两省以北,基本上是一个海拔1000~1500米的开阔高原。阴山以北的高原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不足200米,是缓穹岗阜与宽广平地相间的典型波状高原。阴山以南的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两部分。河套平原沿黄河北岸延伸300千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是农业展条件最好的地区。鄂尔多斯高原海拔11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基本属于高平原地形。高原上河流稀少,盐碱湖较多,风沙地貌育。黄河以南的库布齐沙漠大都为流沙或半固定沙丘所组成。长城附近的毛乌素沙漠,沙丘多呈固定或半固定状态,丘间洼地水草丰美,是我国沙漠中水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华北的河流,从南到北分别属于淮河水系、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淮河源于河南的桐柏山,横贯河南南部,流入安徽,河南境内长300余千米,流域面积83500平方千米。黄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横贯黄淮平原和鲁西北平原,在利津东北入渤海。海河接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等8大支流,全长1090千米,流经天津入渤海。此外,本地区主要河流还有河北境内的潭河,全长877千米,入渤海;山西境内的汾河,全长716千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纵贯河北、山东两省的大运河,也是本区域的主要河流。
北京的地理特征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和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62%,平原约占38%。西部山地,南起拒马河,北至南口附近的关沟,总称西山,属太行山脉,是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大致平行排列的褶皱山脉。北部山地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是一片镶嵌着若干山间盆地的断块山地。北京市山地一般在海拔1000~1500米,个别山峰可达2000米以上。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拘河,均属海河水系,永定河是流经本市的最大河流,在三家店以下进入平原,向东南流至天津入海河,北京城区就建立在永定河冲积扇的背脊上。潮白河上游是潮河与白河,分别注入密云水库,下游经潮白新河入海。北运河上游叫温榆河,到通县以下称北运河。
天津的地理特征是地势低平、多淀洼。历史上黄河曾有三次流经天津附近入海,古黄河和海河水系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了海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5米。海河是天津最重要的河流,长74千米,别名沽河,河道曲折。海河流域的各支流,经改道分别由永定新河、海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入海。这些河流构成了平原上的水网。市内多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大小湖泊和洼地,以南部的北大港面积最大。
河北的地理特征是西北山峦重叠,东南平原辽阔,高原和山地约占全省面积的3/5,平原约占2/5,地形可分为张北高原、冀北山地、冀西山地和河北平原四区。张北高原俗称“坝上”,为内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部分,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地表波状起伏,多内流、咸水湖淖和草地,是优良的天然牧场。冀北山地是内蒙古高原同华北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区,燕山山脉处于山地的南部边缘,山峰大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山间有不少盆地,以宣化、怀来、承德等盆地较大;河流切断山岭形成险要的关隘,著名的有喜峰口、古北口等;山地东北角的山海关,西北倚山,东南濒海,形势特别险要,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称号,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冀西山地绵亘于晋冀之间,是太行山脉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以上,山势陡峭挺拔;山间的“太行八陉”是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太行山脉北端的小五台山,海拔2870米,为河北省最高峰。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北部,由黄河、海河、滦河等冲积而成,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形坦荡,自西向东缓缓倾斜,分为山麓平原、中部冲积洪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平原上土层深厚,利于耕种;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势低平有著名的白洋淀等湖泊洼淀,号称“鱼苇之乡”。河北省河流大部分属海河水系,分为南北两系,南系包括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北系包括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海河的主要支流源出燕山、太行山、五台山、恒山和黄土高原,坡陡流急,河水含有大量泥沙。滦河源于冀北山地,流贯河北省东北部,干流全长877千米,流域面积44600平方千米。省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多为浅盆式的洼淀,如白洋淀、文安洼、衡水湖、七里海等,以白洋淀为最大,面积约500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