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三节生态资源(3)
由于受东南季风和地形影响,各土族聚居区的降水地域差异很大,一般而,降水大致随海拔增高而增加,如河谷地区年降雨量一般在350~400毫米,中部浅山地区一般在400~500毫米,脑山半脑山一般在550毫米以上,中高山区一般在650毫米,个别在700毫米以上。***此外,土族聚居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极不均衡,总的来说夏季多、冬季少,全年的降水大部分集中在6、7、8、9等少数几个月份,尤其是7、8两月是降水最多月。此外,降水日数多、降水强度小、夜雨多是土族聚居区降水的另一特点。
三、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总土地面积中,农业用地2792。1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743。53平方千米,林地1272。94平方千米,牧草地562。02平方千米,园地1。8平方千米,其他农用地211。83平方千米;建设用地69。74平方千米,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6。01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10。32平方千米,水利设施用地3。41平方千米;未利用地439。66平方千米,其中荒草地307。73平方千米,沼泽地0。67平方千米,裸土地51平方千米,裸岩砾石地23。26平方千米,河流水面6。86平方千米,滩涂50。14平方千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1890。82平方千米,其中河谷地占28。14%,山地占71。86%。2005年年底实有耕地面积314。45平方千米,其中水浇地80。85平方千米、浅山地169。20平方千米、脑山地64。40平方千米,退耕还林地143。41平方千米。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3090平方千米,2004年年末实有耕地467。7平方千米,林地677。5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7。06%,牧草地1330。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3。07%,建设用地79。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57%,未利用土地534。4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7。30%。
(二)森林资源
青海、甘肃土族聚居区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衡。互助土族自治县有林业用地面积2111。94平方千米,其中有林地面积604。98平方千米,疏林地40。51平方千米,灌木林地566。65平方千米,未成林地323。85平方千米,宜林地546。32平方千米,无立木林地7。31平方千米,灌丛地20。58平方千米,苗圃地1。734平方千米,活立木蓄量6003470。3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4。9%。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森林资源较为贫乏,且分布不均匀。全县共有林业用地面积952。69平方千米,其中有林地面积182。59平方千米,疏林地0。93平方千米,灌木林地185。85平方千米,未成林地305。29平方千米,宜林地238。67平方千米,无立木林地38。76平方千米,苗圃地0。6平方千米,活立木蓄量1663469。4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5%。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林业用地98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1。7%,其中有林地面积810平方千米,灌木林738平方千米。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18.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是全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县。县境内森林植被种类繁多,共有乔、灌木树种119种,主要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下的北川河及支流的河谷两岸。
(三)矿产资源
青海、甘肃土族聚居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决定着这一地区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如:互助土族自治县到目前为止已现40个矿种、139处矿床点,其中金属矿种有铁、锰、铜等7种,建材及非金属矿种有煤炭、芒硝、硫铁、岩金、石膏、磷、白云岩、黏土、石灰石、红柱石、玄武岩等29种,燃料矿种有煤、油页岩及其他矿种。目前正在开采的有煤、硫铁、石灰石、石膏等,其中探明储量石膏达1。3亿吨,石灰石为1。7亿吨,芒硝为6亿多吨,石英为1068万吨,白云岩有1218万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已探明的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燃料等矿种15种,主要有锰、褐铁矿、赤铁矿、铜、金、石灰石、大理岩、白云岩、花岗岩、石英石、石膏、煤、石油、天然气、矿泉水等,尤其是石英石、石灰石和白云岩的储量最为丰富,其中石英石为3亿吨,石灰石为1。2亿吨,白云岩为3000万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已现和探明的矿种达30种,其中已开采和具有开采价值的优势矿种13种,即煤、石灰石、硅石、萤石、白云岩、玄武岩、黏土(红土)、长石、云母、石膏、铁等,其中煤的储量约1。23亿吨,开采历史比较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