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第153章 政策变幻莫测,发展方向需要调整

155.第153章 政策变幻莫测,发展方向需要调整

第153章政策变幻莫测,发展方向需要调整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建昆问起了队里打算买拖拉机的事情。

“建昆,那拖拉机厂现在不能卖给我们拖拉机,说是有什么政策,让我们等,队里也不是很急,所以我就没跟你说让你去操心这事情了。

你是怎么知道这事情的,王丽平给你说的吗?”

“是啊,他来找我帮忙,让我想办法给他买一辆拖拉机跑运输。”

“建昆,你能搞到就搞,搞不来也别勉强,今年下半年这边对个体和私营经济好像收紧了一些,很多国企的东西没点关系都不卖给私人或者咱们这种队办企业了。”

“哦?政策收紧,什么时候的事情?我好久没关注这些,倒是不知道这个情况。”

“这打击私营和社队企业的事情好像是82年上半年从咱们旁边浙省开始的,主要是对那些五金交电行业进行重点监管,不允许私人和队办企业购买汽车,拖拉机,机动船等大型运输工具从事贩运,这政策传到咱们这比较晚,去年咱们拖拉机订得早所以很快就拿到了,今年就不行了。”

王建昆听父亲这么说,让智子帮忙调取脑海中收集的一些报纸新闻,看看这政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经过智子整理汇总,王建昆知道了这一限制政策的原因和相关规定。

原来国内在经过了整整两年的改革开放后,经济获得复苏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这两年间,国有企业之外兴起了数以十万计的小型企业,它们或各自为战,或者形成联盟,同国有企业争夺市场,争夺原料,争夺职工,争夺利润。

于是一场力保国有企业的讨论就在高层展开了。

其中的市场派意见是,放权让利,改革有局限性,主张把改革的重点放到“物价管理体制改革”和“流通渠道的改革”方面去,逐步取消行政定价制度,建立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加强集中统一”,“最后的落脚点是中央集中统一”。

于是有人因而提出“笼子与鸟”的理论,大意是说,企业如同是一只鸟,不能老是绑着它的翅膀,要让它自由的飞,而国有经济体系则是一个大笼子,鸟再怎么飞,也不应该飞出这个笼子,而私营企业和小集体企业就是这个笼子外的野鸟。

后一种论述显然更得中央高层的信赖,于是“笼子与鸟”理论就开始频频见诸报端了。

而中央的这一判断,很快就得到了国有企业们的呼应。

很快的,在各地的媒体和内部报告上出现了大量的声音,都是控诉那些计划外的小工厂如何与规范的国营企业争夺原材料,如何扰乱市场秩序,如何让国有企业蒙受巨大损失的。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的试点改革搞得不好,都是笼子外的野鸟们惹的祸。

基于此判断,改革政策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弯,政策部门明确发文《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的指示》,“个人(包括私人合伙)未经工商行政部门批准,不准贩卖工业品”、“农村社队集体,可以贩运本社队和附近社队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和履行议购合同后多余的、国家不收购的二、三类农副产品”、“不允许私人购买汽车、拖拉机、机动船等大型运输工具从事贩运”。

王建昆把相关的政策文件仔细看了看,发现对他目前支持和创办的产业影响不是很大。

其中打火机产业不是国内原来就有的,所以不存在跟国营企业竞争,生产打火机没什么关系,不过今年下半年来销量一直上不去,王建昆一直以为是价格的原因,以为太贵了,消费人群有限,所以销量就此稳固,没想到还有不允许贩运工业品的原因。

那些小商贩可能是受制于这个政策,已经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大肆售卖了,毕竟制造火柴的可是有国营企业的,他们对于打火机抢了他们一部分生意肯定是不甘心的。

不过由于王建昆一开始定价就比较高,目前来看,对火柴销量的影响还有限,没迎来强力的监管部门。

而他搞的长江航运,因为船只没有从现有的国营造船厂购买,没有挤占国营运输队的船只采购,而他打的又是错位竞争的牌,专门服务高端客户和一些私营老板,没有跟那些国营航运公司进行直接竞争,所以目前也是平安无事的。

其他的都是一些合资企业或者是在特区办的企业,不在这些文件要管控的范围,所以没有收到相关人员向他反馈这个政策问题。

不过这一政策对刚发展起来的私营经济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了,至少不能像去年那样高歌猛进的发展了。

他原本想着今年开始,让几个集团公司对国内的一些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进行扶持,帮助他们提升技术水平,把他们纳入手下几个集团的产业链中来。

现在看到这些文件汇总以及智子对今后政策走向的分析后,决定还是先缓一缓,看看各地方对这一政策的执行情况。

今后两年,能放心投资的应该就只有特区那片地方了,毕竟那是最高领导划定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

不过在特区投资,那肯定得是以出口为主,如果要销往国内,还是会碰到这一政策的限制,毕竟他可不想走国营的供销体系销售产品。

王建昆一边快速的查看脑海中智子帮忙整理的资料,一边思考未来的路,吃饭的速度就慢下来了。

“建昆,是饭不好吃吗?要不奶奶去重新给你做,用陈米做,比这杂交水稻的米好吃点。”奶奶看王建昆吃饭变慢了,还以为是他吃不惯这种米。

“啊,奶奶不用重新做,我是想起刚才爸说的话,想问题想得入神了,这米饭吃着还可以,没想象中的难吃。”

“那就好,你多吃点菜,米饭吃不下就剩着,吃不完给鸡吃。”奶奶说道。

如果是前年,奶奶绝对不会这么说的,那是一粒米掉桌上都要捡起来吃掉的,现在生活好了,粮食也够吃了,才心疼孙子,让他吃不完剩碗里给鸡吃。

“吃得完的,这米就是稍微硬了点,应该是比较吃水,奶奶,下次煮饭就不要捞米胚,多放点水然后直接煮熟可能会好点。”王建昆如是建议道。

因为以前米金贵,为了使饭看起来多点,煮饭一般都是把米煮得半熟,然后把米胚捞起来再放到饭甑里蒸熟,这种米饭会比较散,盛饭时比较占空间,,如果不使劲压实,一碗米饭实际可能就是大半碗的量。

这都是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穷苦人家想出来的骗肚子的办法,很多人吃这种饭可以一次吃3海碗,除了饿没有油水,米饭松软不顶饱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直接蒸熟会好点吗?那明天中午我试试看,这样做还省事一点,就是没有米浆给猪吃了。”

“奶奶,咱们家还养着猪呢?你不是去工厂帮忙干活了吗?还养猪干嘛?太辛苦了。”“没养多,就养了两头,还是一头大的一头小的,不养猪的话自留地种的菜,自己吃饭时剩下的都没地方去,浪费了,自己养了猪,过年也可以杀了吃,今年咱们的猪肉就不卖给别人了,全部留下来。”

“好吧,奶奶你还是不要太劳累了,去工厂帮忙摘菜做饭打发下时间就好,其他的就还是少干点吧!”

“奶奶晓得的,你多吃点,这鱼是中午永金送来的,按你教的方法红烧的,你多吃点。”

“一起吃,这海鱼没小刺,营养丰富,好吃的话今后我让永金每个月送一些回来。”

“好吃,这蒜瓣肉没骨头,嗷呜,哥哥你让人多送点来家里吧!”妹妹这个小吃货夹起鱼背上的大块肉放到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

“好啊,吃鱼不会发胖,你今后肥肉可得少吃点。”

“肥肉也好吃嘛!好吧,今后不吃肥肉,吃鱼。”

“少吃点就好,现在队里有人在东海捕鱼,这海鱼大个又好吃,品种还多,我会让人隔三差五送一些回来的。”

“建昆,那几个送去海上的,过年期间能不能回来啊?”父亲问道。

“过年肯定回来,平常没时间回来就算了,距离太远了,往返要花很多时间,过年会给他们放25天假,他们应该知道这个消息了,前段时间我通知王华伟让他传达了。”

“放25天啊?那还行,他们家里人想着让他们回来相亲,合适就安排结婚了。”

“这么急的?那几个我还特意选的年纪小的,只有17,8岁啊。”

“17,8也不小了,之前咱们这结婚晚的大部分都是没钱,现在挣到钱了,家里人可不得抓紧起来。”

“那他们可是签了5年工作合同的,过年之后肯定是要继续去海上的,结婚了他们老婆怎么办?”

“听他们家人说是一起去,那边好像有宿舍的,而且他们不是每隔七,八天或者半个月就会靠岸休息几天的吗?所以老婆带去也没关系,她们去了在那边也可以做些手工活挣点钱的。”

“这还没结婚就想着去那挣钱了,海边可是大男人多,带老婆去不好的,这样,我去劝劝他们,不要这么急,这么年轻,好老婆还在后面呢,多挣点今后找更好的。”

“建昆,你还是让那什么公司经理出面说下吧,你跟他们都是老乡,你去说,他们家里人可不一定理解,到时候闹埋怨可不好。”

“爸你说的有道理,我稍后发消息让四海渔业的经理去说,到时候就算娶了老婆也不能带去,要带去的不能住公司宿舍,那地方靠海边,人员混杂的出了事可不好。”

当天晚上,王建昆吃完饭就开始发信息给远在上海金山码头的四海渔业经理发信息,把他劝阻新招募的这些人带老婆去的意见落实下去,然后让那经理考虑如何协调这些船工工作和生活的矛盾。

元旦当天雪花飘飞,夜里还下起鹅毛大雪,第二天清晨,王建昆拉开二楼的窗帘,远处的山像盖上了一层雪白的棉被,积雪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仔细倾听,外面不时有孩童在雪地里玩耍嬉闹的声音,妹妹的声音也夹杂着传了过来。

王建昆下楼洗漱,奶奶看他起床后,单独给他煮起了鸡蛋面。

父亲则在那看着水壶烧热水,准备给鸡拔毛,一只红冠大公鸡已经倒在一边了,就等着淋热水然后拔毛。

王建昆吃完面条后,去看孩童们打雪仗。

王家昆看着雪挺厚的,于是充当起孩子王,带着一众孩童去到停放大卡车的停车场,带着他们把积雪集中起来,做成了一个高大的冰雪滑滑梯。

然后回家用超能力辅助制造了几个底下光滑的滑雪撬给他们玩。

乡里孩童哪玩过这,一个个都争抢起来,王建昆让他们排队玩,不许争抢。

妹妹也是个小孩子王,也不怕,从高高的滑道上往下滑,速度快起来还高声欢呼。

直到父亲来喊他回去吃鸡,他才带着玩兴不减的妹妹往家走。

这么一个大公鸡王建昆肯定不能一个人吃了,给家里人都分了点,妹妹还分了个大鸡腿大鸡翅膀。

吃完鸡之后,王建昆带着妹妹又去滑雪场了,直到吃中饭才回家。

“你还跟小孩子一样,和他们疯玩。”父亲看王建昆带着裤子已经湿漉漉的妹妹回来,没好气的说道。

“咱建昆可不是还是小孩子吗,他只是长得高,过完年也才16岁。”奶奶护着说道“别人16岁都结婚了,可不小了。”父亲小声的嘟囔。

“好了,建昆难得回来,去玩玩雪放松下也没什么,吃饭吧,今天这饭按照建昆说的办法做的,口感确实好了很多,看来这杂交水稻的米用直接煮熟的办法做挺好,今后那种骗肚子的做法就不用了。”爷爷在饭桌上开口说道。

“真的?我尝尝看,嗯,确实好很多,没那么硬了,跟以前的米差不多了,闻起来还香一点。”

“那肯定的,米浆没有单独控出来,所以稻米的香味肯定更浓点,爷爷,这办法待会就告诉队员们吧,不用这样就不用去换米了。”

“肯定会的,换米是划不来的,别人也是想着能挣点差量才肯换,现在用这种做法可以烧得好吃,干嘛要去换。”

说完这个话题后,一家人就着可口的菜肴,吃着香味更浓的米饭,没有再多说什么。

轻松自在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王建昆在家里安逸的晒了一下午太阳,然后第二天上午,就满载着奶奶准备的东西往县城赶去了。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上一章下一章

155.第153章 政策变幻莫测,发展方向需要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