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基地建设 一(求月票,推荐票)

第53章 基地建设 一(求月票,推荐票)

第53章基地建设一(求月票,推荐票)

周日上午王建昆面试了下杜维桥介绍的仓库管理员,还去他家看了看,王建昆决定先试用两个月时间,合适就继续留用,不合适那就再找人。

等过段时间,自己也会在这里安装监控系统和防御系统,再去后面山上建个移动基站,到时就可以远程监控了。

婺源的基地建完后再来这边建地下基地,这边金属资源多,交通也更方便,外来人口也多,王建昆在这也不会很打眼。

面试完后王建昆就赶回婺源县城了。

方贵华他们正在用电脑练习打字,看到他来后把三份测试卷交给了他。

“建昆,这是我们的测试卷,做的时候都没翻书,也按照要求的速度做的。”

“那就好,我晚上看下,明天再把下周的资料和测试卷交给你们,中午做什么吃的?”

“我们买了一只鸡,然后买了土豆,放一起一锅炖了,这个季节吃炖菜更有味道,炒菜容易凉了。”

“好啊,你让他们继续练打字吧,摩托车给你练习,你也练会自行车了吧?”

“好啊,我会骑自行车了,现在刚好能练习骑下摩托车。”

王建昆一边看着方贵华练习,一边看着锅,过了半个小时,拿筷子试了下鸡肉已经很烂了,于是叫几个同学都停下来吃饭。

他们都带了饭盒过来,先各自铲了大半盒米饭,再舀了小半饭盒土豆鸡块,把凳子都拉到院子里,围坐着吃了起来。

大铁锅烧柴火焖的米饭虽然下半部分带点黄褐色,但是有一股非常特殊的焦香味,鸡肉的汤汁一泡,那味道绝了。

6人坐在秋日暖阳下吃的头上冒汗,锅底的锅巴加了一点点菜籽油淋上去在烧把火煎了一下,香喷喷的。

几人均分了焦黄的锅巴,在门口吃得嘎嘣脆。

吃完饭后各自洗手刷饭盒,铁锅和炖鸡的陶罐几人商量了下用翻手掌的方式来选。

几人围成一圈,一只手掌放身后,然后同时喊开始并把手掌拿到身前,当正面或者反面刚好只有两只手掌时就是那两人去洗。

如果没有刚好是只有两只一样的就一直重复来,足足翻了6次才成功,因为有王建昆在其中作弊,当几人转过来的瞬间王建昆就知道几人是要出正面还是反面了,所以为了不被选中,只好出此下策。

等选出的郎骏建和胡春明把铁锅和陶罐都洗好放好后,王建昆让他俩和其他3个留在这玩电脑,顺便帮他看下门,他要去玉宇花园那建设地下基地。

考虑到今后要运输大量东西进出,所以不能只有房子下方的出入口。

山的后边是一条2米多宽的小路,是县城边上几个生产队开通的连接县城的近道。

王建昆准备去山后也开通个出入口,由于上次只是匆匆观察了下路况和山的走势,没有仔细查看,所以还得再去考察下。

骑上摩托车绕道差不多两公里来到了山后边,来回看了两遍,找到了一处看起来与竖井最近的一处山谷。

从山谷里选了个好走的地方爬上山看了下地势,发现山谷离房子也不是很远,大概80多米的直线距离。

再用超能力查看了下山体内部情况,发现里面是岩石,上面覆盖着一层3米多厚的红黄色泥土,这是江省代表性的红壤,富含铁铝硅三种元素。

于是决定把出口设在这个山谷里,建设通道时尽量保持山谷的地貌不变。

王建昆用超能力开挖通往内部竖井的直线通道,这条直线通道开始不准备挖得很大,高2米,宽1.5米,可以通过小车运输物资就可以了。

等把内部货梯装好,再扩大成能通过汽车的通道。

超能力经过一个星期的极限使用,现在能搬运的体积每天有150个立方。

所以找准位置后王建昆花了40来分钟打通了一个50米的通道通向了内部的竖井。

通道侧壁是铝镁元素合成的铝合金,地面也硬化成水泥地面,顶部用超能力合成了铁网固定碎石。

在通道口用超能力做了个仿造山体环境的移动门,底下设有隐蔽的滑道和轮子,可以轻松推动。

王建昆走过去把门推开,露出黑洞洞的通道。

等了好几分钟,让外部空气进入,然后取用山上的松脂做了个小型的火把,用打火机点燃后举着火把往通道里面走去。

此时用火把照明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还没装换气系统,空气流通很慢,如果缺氧倒在里面就危险了,有火把示警也是一层保障。

王建昆也是艺高人胆大,在漆黑的通道里凭借小小的火把光芒前行。

他不敢走得太快,花了3分钟左右才走到尽头。

站在竖井的边缘,火把的光芒摇曳着,勉强能照清楚3米之外的竖井壁。

看着黑洞洞的地下入口,王建昆后退了两步。

此时竖井有50米深,万一摔下去就是粉身碎骨了。

黑暗中的王建昆举着火把,仿佛站在黑暗的宇宙中举着一颗璀璨的恒星,指引着人类前行的方向。

想象了一会基地建好后灯火通明,机械臂和自动驾驶的小车结合忙忙碌碌的样子,王建昆有点陶醉了。

过了好一会,感觉火把的火焰在慢慢减小,呼吸也有点不畅,这是氧气含量低于一定程度的示警,王建昆举着火把转身快步往回走出通道。

今天的超能力已经用完,也不能再做些什么,等过几天从德兴运回铜和锌后,王建昆将开始建造竖井的电梯和电线电缆等。

铁元素收集了好几吨放在了通道内壁和地底了,和锌一起可以用来做轿厢结构,镀锌的铁构件也是可以防锈的。

铜用来做电机和线缆,电的来源暂时用租的房子接的电,用来点亮一些照明的灯和带动电梯还是可以的。

前段时间已经跟房主说好,然后找水电局的人来单独装了电表,屋内电线也换了更粗的。

后续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用电,先制造一个柴油发动机,至于等第一层建好后要进行一些高能实验,王建昆准备做个小型核反应堆来供电。

目前正在让智子帮忙设计,王建昆也在收集资料,学习核能相关的知识。

退出幽暗的通道后,王建昆推动出口的门,闭合后的门跟整个山体合为一体。

颜色跟边上的土层也是一样的,只要不是近前查看也发现不了。

就算有人进来发现也打不开,只要关上就自动锁上了,必须是王建昆用超能力从内部把锁解开才能打开门。

看了一圈山谷,想着得想个办法把这个地方租下来,到时建个仓库做做样子遮掩下。

不过现在去提租地可能不行,得等吴县长成功推动那个拉杆箱项目后再提。

骑上摩托车打了个电报到香港给大舅,让他在那边打电话给彼得,让他在香港或者美国帮忙找一些与微观粒子,核物理比较相关的期刊资料,就说他准备搞一些理论研究。

然后再帮忙从美国买2吨压缩氦气,就说是准备卖气球的时候充气用,美国的氦气多,便宜。

王建昆前期通过研究元素周期表,寻找冷却剂时决定选择氦气作为冷却介质。

现在的大型核电站都是用水作为冷却介质,要建造非常大的冷却塔。

而且一环路水还会携带大量辐射,二环路也会有微量辐射,所以微型核反应堆肯定不能用水。

氦气是一种不会被射线激发的物质,由于它又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会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是理想的微型核反应堆冷却介质。

至于裂变材料的来源,王建昆准备等微型反应堆初步设计成功后,找个机会去海边用超能力收集铀。

高中课本有介绍铀的性质,世界各地的储量情况等等,海水中就有铀的存在,只是每吨含量及其的少。

为什么世界上没有国家从海水中提取铀呢,大国都是靠海的,取海水多便宜。

那是因为用常规过滤海水的方式来获取铀是极其不划算的,要耗费大量的电力不说,处理过程中消耗的过滤膜也是非常昂贵,制造难度很大,经济效益远不如从铀矿石中提取。

至于去学习微观粒子的前沿研究,也是为了提升铀235的丰度做准备。

铀有两种同位素,铀235和铀238,而能够裂变提供能量的只有铀235。但是铀235在自然界中的丰度是非常低的,其占比一般只有0.7%,如果不加提炼,直接把收集到的铀用作裂变原料,发电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常规的提纯方法是利用铀235比铀238少3个中子,两者有细微的质量差别的性质,采用多级气体离心机分离提纯。

这个过程需要重复好几遍,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离心机和过滤膜也是非常难制造的消耗品。

目前世界上能够有能力提纯铀的国家只有5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的4个,可见用常规方法提纯是多么的难。

王建昆要想进行提纯,只能用自己的超能力进行。

那就必须增加对微观粒子的理解,才能把在目前看来是一模一样的的两种铀原子区分开来。

按照智子的推测,王建昆的控制能力和观察微观物质的能力是随着他的认知而提升的。

目前他只对原子层面比较了解,所以只能观察到物质的原子结构,内部的原子核和电子就是更高深一些的知识。

虽然高中物理和图书馆藏书里也有一些介绍比原子还小的结构,但是说得都非常浅显,像是科普性质的描述。

这些浅显的描述还不足以让王建昆理解原子核内部结构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

所以王建昆希望彼得能够帮忙找一些研究微观粒子的期刊资料。

目前对微观粒子研究最深的就是欧美了,他们建设了粒子加速器,开始研究比质子,中子和电子更小一级的物质,那就是基本粒子。

有一本杂志上有简单介绍了当前基本粒子的研究情况。

对撞机将两束质子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几然后对撞,碰撞成功的质子会破碎成很多碎片。

通过科学仪器捕捉碎片的轨迹,可以研究推测出这些碎片的性质,科学家称其中的某些经常出现且轨迹相同的碎片为基本粒子。

——————

打完电报后王建昆回了废品回收站,初中同学见他回来后就告辞离开去学校了。

等人走远后王建昆用摩托车搬运了好几次前期提纯的金属锭和硅锭去玉宇花园。

这里已经挖开了一条连接地下基地竖井的通道,这条通道主要是用来方便王建昆进出的,只有1米宽2米高。

通道也只有30多米长,另一头跟通向后山山谷的通道联通了,被王建昆用门隔开了。

把木箱先码放到通道边上,等电梯建好后再运到地下去。

搬运了3,4趟后王建昆觉得效率太低,明天用超能力制造个可以绑在摩托车后面的带轮子的两轮推车,到时再搬运就快多了。

晚自习的时候王建昆去了教室自习,拿出白纸边思考NS问题边记录,把自己突然冒出的想法记录下来,然后再找智子去验算。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提出了7,8个思路给智子建模验算都行不通。

第三节课他换了下脑子,接着研究微型核电站。

目前的大型核电站用的都是丰度3.5%左右的铀235,被制造成一个个两厘米左右高度的小圆柱,然后被装到一根根合金圆管里。

这些合金管能够耐1800度至3千多度的高温,不会轻易融化。

许多根这样的管子组合在一起然后浸泡到纯水里,然后用镉金属棒作为中子吸收材料,铍或者钋作为中子源激发核反应堆。

激发后就可以关闭中子源了,这时通过控制镉棒的插入程度控制核反应堆的功率,镉棒插入得多,铀棒的链式反应就慢一些,发出的热量就少,发电功率就降低。

镉棒插入得少,链式反应加快,发热量增加,发电功率就升高。

王建昆利用的也是相同的控制原理,只是用的材料会不一样。

从高中书本得知,石墨也是非常好的中子吸收和减速材料,石墨也耐高温,压实后用作结构材料也是可以的。

无聊的王建昆用铅笔把用智子辅助设计出来的反应堆核心画出来。

整个核心是个6棱柱体,横截面是6边形,边长1米,高度1.5米。

是由一根根6棱柱体的石墨柱构成。

每个石墨柱横截面上有6个直径2厘米的孔道和18个直径1厘米的孔道。

大孔道是用于填放裂变材料的,小孔道是用于导通氦气的。

裂变材料设计成小球状,外面是陶瓷外壳,里面是丰度20%的铀料。

单个的小球是不会发生剧烈的裂变反应的,只是会非常缓慢的裂变释放非常微弱的热量和辐射。

不使用的时候把陶瓷小球装到蜂窝状的铅盒里密封,要使用时取出填充到孔道里。

填充好后就可以打开中子源,中子源选用的是钋和铍。

当众多的小球堆积时,被中子源发出中子击中就会发生链式反应,发出大量的热从而加热石墨,这时低温氦气流过周围的孔道,再给反应堆核心降温。

同时高温石墨加热了通过的氦气,高温的氦气推动涡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用发出的部分电能把降温的氦气压缩输送到反应堆核心参与下一次循环,多余的电就是可以使用的电能了。

按照智子的模拟计算,到时反应堆满功率运转的话,将有3兆瓦的功率,能够利用的能量大概是2.4兆瓦,能量利用率大概是80%。

发出的电能够供应现在的2万8千户家庭用电(每家每天2度电)。

同桌看到王建昆在那写写画画,都是一些看不懂的东西,她早已见怪不怪了。

只是他平常都不怎么学习,怎么就能考那么好呢?她还是有点不服气的,想着好好努力,争取期中考试考进年级前30。

上次月考她是56名,比刚进来时进步了一点点。

王建昆知道同桌是不服气的,虽然平常也偶尔问自己一些难题,但是对于学习方法确没有问过。

或许他还是觉得自己只是在凭借记忆力的天赋,没有什么其他的好的学习方法吧。

晚自习放学后王建昆骑摩托车回废品回收站检查一番,然后骑车去了玉宇花园收听“火腿”的聊天。

班长吴萧义跟他讲了今后晚上就不用他的摩托车了,因为晚上骑挺冷的。

王建昆知道班长这是骑了这么久那股新鲜感也快没了,不然按照最开始那股劲,再冷也会骑的。

王建昆觉得这段时间班长不用车子更好,方便他用车。

之后的几天里,王家建昆白天研究下NS方程问题,偶尔换下脑子,把微型核反应堆再完善一下。

把一些安全措施都加上去,比如意外停机时,增加保险措施,可以快速把堆芯中的小球分散装入铅制容器里,这样链式反应被强制中端,就不会有热量堆积从而发生危险了。

还有就是反应完的核燃料的处理也要考虑设计好稳妥的方案,初步打算是向下挖一个通往地下500米深的竖井,再在底部挖个空间用铅封闭。

到时候把核废料用铅桶密封再放到地下空间里。

晚上的时间都用来运输了。

从德兴运回来的,铅,铜和锌,两轮推车一次可以装1.5吨的货,每天晚上用摩托车做动力运输2次也不打眼,都是找的没入的时候运到后山通道里。

同时也不忘开挖地下基地,此时第4层已经开挖好了,第三层也开始开挖了300多个立方。

周五晚上,王建昆运完第二车金属后,开始制造电梯。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53章 基地建设 一(求月票,推荐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