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三节人口发展状况(1)

6.第三节人口发展状况(1)

由于毛南族祥地的三南地区山多地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展长期停滞,因而毛南族虽然在这里生生不息了千百年,但人口展极为缓慢。

直到民国年间(1912~1949年),操毛南语的人口约为15000人,其中绝大部分(约11000人)聚居在思恩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下南3个乡,其余4000多人聚居在与“三南”地区接界的川山、水源、洛阳各乡以及南丹县七圩和河池县(今金城江区)的下桥周边地带。

恶劣的自然环境,苛刻的生产生活条件,严重地阻碍毛南族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展,也造就了毛南人民特有的民族个性:坚韧顽强、勤奋谦逊、团结互助、开放包容、勇于逆境求生的意识、渴望走出大山的心态以及自觉向兄弟民族学习先进生产技能的秉性。自清朝初叶以来,由于“三南”地区的生产力得到展,人口逐渐增多,“三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已不堪人口增加的重负。于是毛南族人开始向周边地带的水源、川山、洛阳、思恩、大安等壮族乡镇的水稻种植地区迁移,谋求相对有利一点的生存展空间。

毛南族人口从传统的聚居区“三南”外迁,概略地说,可以分为3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清朝中后叶时期。毛南人在外出做生意、做手艺或打工时,只要与当地壮族、汉族人民攀上亲戚,交上朋友,就可以择机挑选安家落户的地方。根据资料显示,毛南族部分人在明清时期,曾先后迁到河池市境内的都安、罗城、思恩等县定居。目前在这些地方的毛南族人都已经基本上汉化、壮化了,但都还知道他们的祖先来自毛南山乡,近年还常组织代表寻亲祭祖。到了民国年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毛南人外出做生意、做手艺或打工迁出的机会减少,还接纳了为避战祸进入毛南山乡的汉族、壮族人民。第二个外迁高峰期出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土地改革后,紧随而来的是合作化运动。当时,环江村村寨寨都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都成了靠劳力吃饭的人民公社社员。社员们现田地越多,征购、挂购粮食、鸡、鸭、蛋品及生猪的任务就越重,田地多的壮族生产合作社社员为减轻负担,乐意将田地划出,接纳以勤俭著称的毛南人民。此时迁入壮族地区的毛南人,仍沿袭“聚族而居、同姓聚居”的习惯,单独另建村寨、生产队,或者联络数家同姓同宗兄弟姐妹,插入壮族村寨或生产队安家落户。第三个外迁高峰期出现在20世纪**十年代。政府总结了扶助贫困人口的经验教训,改变了扶贫解困方法,变沿用多年的“救济型”“输血型”扶贫解困政策,为“扶智型”“造血型”扶贫解困方式,安排专项资金,有计划、有组织地搬迁到耕地充足、社会状况较好的乡镇,设立异地安置场,同时对青壮年进行一门以上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从事以糖蔗、桑蚕、水果为主导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历次外迁到壮族、汉族地区的毛南人,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产生活环境,取得较大的进步与展,并很快融入当地的壮族、汉族社会文化之中。毛南族的人口得到了增加。

据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毛南人口为22419人。20世纪80年代,在国务院批准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前夕,按照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分》的通知精神,祖辈迁离毛南家园,迁入壮族、汉族地方居住,或因其他原因儿孙已改为壮族、汉族及其他族籍的三代之内有毛南族血缘的,可以申报改正或恢复本民族族籍。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毛南族人口增至73370人,比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2419人增加50951人。其主要原因是由恢复、改正族籍而增加的。

毛南族传统聚居区“三南”的人口,在民族展史中,其比例出现过明显的变化。如据1964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三南”地区毛南人为14263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63。62%;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三南”地区毛南人口增至24000多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比例却降为32。71%,这说明迁移到壮族、汉族地区的毛南人口,获得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后,人口增长的速度,比在原聚居地要快。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第三节人口发展状况(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