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202章 ,这些无人机知道它们自己是谁
第202章,这些无人机知道它们自己是谁
西京,阎良区,这里是著名的飞机城,当姜浩的车队下了高速,正值中午,城市的主干道上挤满了各种电动车。
没有惊到任何人,姜浩的车队绕了一圈,驶入了西飞的试飞基地。
“唐院士,您好,您好!”
西飞的试飞基地里,姜浩笑着跟鲲-20的总设计师唐院士打招呼。
“哎,每次看到你这年轻的样子,我都感到焦虑!”唐院士笑了笑,然后继续对姜浩开口道:“还没吃饭吧!”
“没呢,留着肚子过来咥面!”姜浩笑着开口。
“走走走,先吃饭,吃饭完再说!”唐院士笑着拉着姜浩一起走进了食堂。
食堂里,陪着姜浩一起坐着吃饭的,不仅仅有唐院士,还有曾经“空研106小组”的一位组员仲泽飞,以及十几位参加过“JHSX特训班”的正式学员。
简单的午饭过后,姜浩坐进了一间教研室。
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姜浩站在讲台上讲解、答辩,而现在,姜浩坐在了评委席上,成为了评审专家。
“姜老师、唐院士,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我是本次‘蜂巢项目’的总负责人仲泽飞。”
“接下来,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项目成果。”
站在台上的中年研究员意气风发的开始了他的项目报告。
这个“蜂巢项目”是建立在鲲-20大型运输机平台上的一个无人机群项目。
这个项目核心是搭载“姜浩计算机语言”程序、搭配“姜宋芯片”,一种智能的无人机军事应用。
当简单的项目介绍完成后,教研室里安静了下来。
作为鲲-20的总设计师,既然这个项目是跟鲲-20有关的,所以唐院士跟姜浩一样,也是本次项目的评委。
这个项目本身,唐院士是觉得没问题的,一架鲲-20投放出一群无人机,唐院士也觉得很震撼。
关于无人机的技术,唐院士没有太多问题,自从“姜浩数学”在华夏军用航空领域开始应用后,华夏的飞行器发展迅猛。
唐院士思考了一会儿后,对台上的仲泽飞提问道:“所以,现在这个项目的核心问题数据传输安全问题?毕竟如此大规模的蜂群万一被侵入,就很有可能反攻我们自己。”
面对唐院士的提问,讲台上的仲泽飞急忙摇头,开口解释道:“不不不,数据传输完全不是任何问题!”
面对数据传输的提问,台上的仲泽飞立马目光炙热了起来,他本来就是做飞控方面的专家,后来被选中进入参加了“空研106小组”。
在这个小组中,他获得了“新生”一样的发展,他的组长姜浩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领域的大门,所以每次见到组长姜浩,他都恭敬地称呼姜浩为老师。
此刻面对唐院士关于“蜂巢项目”的提问,仲泽飞激动的看了一眼姜浩后,开口道:
“这个‘蜂巢项目’的无人机不会有任何数据传输安全问题。”
“因为这些无人机都是在一种新的姜浩计算机语言运行下。”
“这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机语言,在这种语言体系下,这些无人机释放后,它们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相互之间没有太大的信息传输,它每一个都是智能的单体。”
“它们就像是被释放出去采蜜的蜜蜂一样,采蜜的蜜蜂虽然会受到干扰,但是它们自己知道回家、自己知道自己任务、更知道自己的敌人。”
接着,台上的仲泽飞带着虔诚,而又惶恐的复杂表情看了姜浩一眼后,缓缓地开口:“一个简单、却又恐怖的说法就是:这些无人机知道它们自己是谁!”
“姜浩老师的这种新的计算机语言完全改变了世界。”仲泽飞的一句“这些无人机知道它们自己是谁!”,一下子让整个教研室陷入了嘈杂之中。
意识,人造的意识,这是一个很敏感,也很重要的哲学话题。
相比来说,姜浩还是淡定了很多,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这种计算机逻辑是他创造的,对此他是很了解的。
“JH.宾利”发布会后,普通人都以为那架伴飞无人机为代表的整个车载科技系统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
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知道,那其实完全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的颠覆。
“你是说它是有意识的吗?”台下一位评委皱着眉头,对项目主持人仲泽飞问了一句。
“不!”仲泽飞急忙点头,开口道:“也不是说它有意识。”
仲泽飞继续开口道:“它应该被重新定义,这不是一种生物学上的‘意识’,更不是一种欧美大片了机器人跟取代人类的“意识”,而是一种计算机学‘意识’。”
“我想我的老师姜浩对比更加理解。”
教研室里安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聚集在了姜浩身上。
感受着大家的目光,姜浩思考了一下,开口道:“这是一种新的计算机逻辑的应用,所以我们不但面对很多新的问题,也面对很多新的认知定义。”
姜浩的学术是从“预判”的混沌原理开始的,而“预判”总会涉及一些“思考”。
一开始,姜浩是为了进行项目分析的时候“偷懒”,所以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加入了一些程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后来,姜浩觉得这些“自动化和智能化”太弱智了,所以他在整个姜浩数学的框架下建立一种新的语言体系。
而这种新的语言体系是需要运行的“土壤”的,接下来就有了“姜浩语言基础数据库填充”分包项目,再到现在,就有了国际资本的“整合项目”。
也正是随着国际资本的“整合项目”,整个“姜浩语言基础数据库”正在不断膨胀、扩充,整个姜浩计算机语言的运行才会慢慢的出现“意识”。
但是关于这种“新事物”如何被定义?如何被认知,这个更多是社会科学学者们的工作。
台下,西工大的一位教授提问了一句:“如此强大的逻辑运行,那是不是意味着需要很大的数据运算和处理能力?”
台上仲泽飞继续摇摇头,目光火热地盯着姜浩开口道:“不,不,我还是那句话,这是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一种新的芯片,不应该用传统的运行标准来衡量。”
“这就像是最先进的芯片也无法处理人脑思维一样,因为人脑的运行机制跟电子的运行机制完全是不同的。”
“同样,现在这种新的姜浩计算机语言跟传统的计算机运行机制也是完全不同,我们不能用传统数据运算和处理能力来衡量。”
“也就是说,即使这些无人机换上了当下最先进的芯片,它们也是无法运行的,它们只能在那种实验室生产的‘姜宋芯片’上运行。”
仲泽飞说完后,众人的目光聚集在了姜浩身上,教研室里气氛变得沉重了很多。
这是很多人第一次切身的接触这种新的语言,而台上仲泽飞的讲解真的令大家很是震撼。
面对大家的目光,姜浩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表示了认同仲泽飞的说法。
接着看了一眼窗外黑下来的天空,姜浩开口道:“天快黑了,我们看一下具体的试飞实验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