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参考文献(2)

3.二参考文献(2)

1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467页。***

2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465~1466页。

中华民族全书

1吴定国、邓敏文:《侗族大歌拾零》,贵州民族出版,2005年,第42~43页。

2吴定国、邓敏文:《侗族大歌拾零》,贵州民族出版,2005年,第44~45页。

1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483~1484页。

2冼光位主编,邓敏文、杨进铨总纂:《侗族通览》,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98页。

续表2

导论

在中国的湘黔桂交界处以及鄂西地区的广大地域里,生活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侗族。侗族,自称为“干”(gaeml)或“更”(geml)、“金”(jeml)等,是我国南方地区一个古老的世居民族,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百越人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有271万多人,集中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铜仁市,湖南省怀化市,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湖北省的恩施州等州、市、县。根据生活习俗、与其他民族交往的程度以及语等,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一般来说,南部地区的侗族传统文化相对北部地区的侗族保存较好,民族文化特色浓郁,更能体现当代侗族的社会生活状况。

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大约在宋代,就已开始向单一的民族方向展,《宋史·西南溪洞诸蛮》中所记之“仡伶”即与今之侗族有着直接的族源关系。汉人所称之“峒(侗)”名,最早见于明代,是为“峒(蛮)”“狪(人)”“洞(人)”等,并延续至清代。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经过民族识别后统一称为“侗族”,从此在法律上确认了其名称、地位。随后,在侗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成立了州、县两级民族自治地方,以及众多的侗族民族乡,真正实现了侗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元明清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侗族地区管理的加强,以及侗族人民与外界交往的频繁,其社会经济在不断展的同时,封建剥削和压迫也不断加深,从而激起了侗族人民的反抗斗争。这一时期规模较大的起义主要有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的吴勉起义、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林宽(又名林小师)起义和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姜应芳起义等。这些反抗斗争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充分反映了侗族人民不畏强暴、崇尚自由的革命精神。近现代以来,无论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侗族人民都积极参与其中,为争取民族的解放而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并涌现出诸多的革命志士,如罗统一、田嘉敏、龙大道、唐伯赓、杨至成、王天培、粟裕、曹玉清等等,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在长期的历史展中,侗族人民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呈现出一幅与自然互惠和谐、内涵丰富的文化景观,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稻作农耕是侗族人民赖以为生的物质基础,在生产的过程中,侗族人民不仅依据所处的自然环境培育出大量的优良稻谷品种,而且还将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其中,使侗族地区长期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景相依,林木葱翠,溪流淙淙,木楼鳞次栉比,宛如一方世外桃源。以稻作农耕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文化,天然自成体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宗教信仰、民间文学、价值取向等等,无不与之相关联。它们相辅相成,维系着这个民族的社会和文化传承,凝炼出这个民族特有的气质和精神。在侗族众多的文化事象里,既有别具一格的亮布,也有精巧构思的风雨桥和鼓楼,还有体现平等团结的款,更有享誉中外的大歌。侗族人民创造的文化不仅仅归属该民族,也极大地丰富了祖国多元一体的文化宝库,有的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甚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二参考文献(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