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节族称族源(2)

2.第一节族称族源(2)

(五)“蛮”或“蛮夷”之称

东汉时对居住在海南岛上汉族以外的原住居民称呼为“蛮”,常与“俚”并称,为今黎族等民族的先民。***“蛮”或“蛮夷”,本是南方民族的泛称,但在一些文献中,也用作对黎族先民的专指。《后汉书·南蛮列传》卷二七有“珠崖蛮”的记载。唐代,仍袭此称,《新唐书·宋庆礼传》卷一三○载:“武则天长寿三年(694年),‘岭南采访使洛州永平人宋庆礼榆崖州五州蛮皆降’”;“蛮夷”并称见于《新唐书·王义方传》卷一一二:“王义方,贬吉安丞,‘吉安介蛮夷,梗悍不驯’。”

由于黎族先民居住于山峒中,以“峒”为社会基层单位,所以又有“峒蛮”或“蛮峒”之称。如,清道光《琼州府志·沿革表》卷一载:“乾封后,琼州没有峒蛮。”清道光《琼州府志·沿革表》卷载:“乾封后,琼州陷蛮峒。”

(六)“俚”“僚”或“俚僚”并称

“俚”,《后汉书·南蛮列传》卷七六:“建武十二年(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李贤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清道光《广东通志》载:“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四月,岭南节度使赵昌降辑陬荒,琼管儋、崖、振、万安州峒俚来归。”以上资料直指黎族先人为“俚”。“僚”,隋时对居住在海南岛上汉族以外的原住居民的称呼,常与俚并称,为今黎族等民族的先民。《旧唐书·李复传》卷一一二有“琼州久陷于蛮僚中”的记载。“俚僚”并称,最早见于晋人裴渊的《广州记》。

(七)“黎”之称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对海南岛上汉族以外的原住居民有越、俚、蛮、僚等许多不同的称呼。但是这些名称也是对中国古代南方诸民族的泛称,并非专指黎族而。唐德宗年间(780~804年)出现了“黎”的称谓,普遍以“黎”代“俚僚”;黎作为黎族的称谓,是在宋代以后。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是尚存册籍中开专记黎族之事先河的文献。该书卷一六九《岭南道十三》,叙述了儋州、琼州“生黎”风俗。宋人范成大之《桂海虞衡志》,记述黎族社会生活最为详细且影响甚巨。该书《志蛮》篇,辟有“黎”专目。宋人关于黎族记载较翔实的著作,还有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与赵汝适的《诸蕃志》。黎族在正史专门列传,始于《宋史》。《宋史·蛮夷列传三》卷四九五,列有“黎峒”专目。宋代普遍使用“黎”的族称和记述黎人的繁复内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族源

黎族族源问题,根据文献记载、考古现以及语学、民族学等各方面材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黎族与我国壮、布依、傣、侗、水等操汉藏语系壮侗语语的诸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从我国古代南方“百越”中的“骆越”“儋耳”和“三亚人”展而来的。

(一)黎族源于“骆越”说

骆越是百越的一支。骆越的历史记载较早,《逸周书·王会解》曰:“路人大竹。”清人朱石曾《逸周书集解校释》则认为:“路”音“骆”,“路人”当是指“骆越”。《吕氏春秋·本味篇》亦有“骆越之菌(竹笋)”的记载。《史记·南越列传》中记载的“骆”即指“骆越”。“骆越”以耕“骆田”而得名。如《水经注·叶渝水》引《交州外域记》曰:“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随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曰雒民。”又如《通鉴》引《广州记》云:“交趾有雒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

骆越分布的地区很广,除了交趾1外,《后汉书·任延传》还记载,在越南中部,即九真郡的居民,也称“骆越之民”。《旧唐书·地理志》也记载今广西邕宁、武鸣和横县一带是骆越人居住地。《百越先贤志·自序》云:“译于宋(西呕君)旧址,湘漓而南,故西瓯地。牂柯西下邕、雍、绥、建,故骆越也。”《汉书·贾捐之传》记载海南岛居民为“骆越之人”。《资治通鉴》卷二八《汉纪》胡三省注曰:“余谓今安南之地,古之骆越也。珠崖,盖亦骆越地。”明代丘浚在《南溟奇甸赋》中写道:“三代以前,‘兹地在荒服之外,而为骆越之域’”,把黎族先民归入“骆越”的范围。罗香林认为骆越“其居地殆东自广西南宁西南,下及广东雷州半岛,以达安南(越南)东部中部。这些地区约当西汉交趾、九真、日南、儋耳和珠崖等五郡”。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黎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黎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节族称族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