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导论(1)

20.导论(1)

白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白族人民勤劳质朴,性格开朗,与人为善,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他们坚持传统,同时又乐于吸收和创造,造就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白族文化。

白族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在历史展和文化积累方面,白族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并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延续性;在民族文化交流方面,白族文化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白族文化又以和谐为核心,追求多元文化的交融共处。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了白族开放的文化精神和杰出的文化创造力。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量的考古材料已经证明,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文明祥地。在目前已现的百余处新石器、金石、青铜文化遗址中,洱海银梭岛(距今5000年)、宾川白羊村(距今4000年)、剑川海门口(距今3200年)、祥云大波那(距今2400年)等遗址,都代表了同一时期云南地区文化展的最高水平。从这些遗址出土的文物可知,早在5000多年前,洱海地区就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并在距今4000年前开始了水稻种植。号称“云南青铜文明的起点”的剑川海门口遗址,则标志着云南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自汉武帝公元前109年在洱海地区设置郡县以来,到唐宋时期的南诏、大理国,再到元代在云南设置行省,白族地区一直是云南乃至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上述的历史文化展进程相对应,有关白族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蔚为大观。文献典籍从《云南志》(《蛮书》)、《南诏野史》《白国因由》到《南诏德化碑》《大理国三十七部会盟碑》《元世祖平云南碑》,不仅数量丰富,且都有着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实物遗存从祥云大波那铜棺到剑川石宝山石窟、崇圣寺三塔、南诏德化碑,都是世界知名的重要文物。点苍山、鸡足山、巍宝山、水目山,都是历史文化遗存荟萃之地。州内同时拥有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也属少见。全州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7个,数量之多,在中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屈一指。

二、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

白族地区的文化不仅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且其历史传承也是延续的,没有出现大的文化断裂。这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文化来说是极其可贵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从远古时期的新石器、金石、青铜文化到南诏、大理国文化,再到元明清的白族文化,无论是从考古材料还是相关的文献典籍来看都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白族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洱海地区的文化在涵盖和承袭关系,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脉络都比较清楚,其展表现出鲜明的延续性。在人类历史上,很多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但因种种原因,其文明消亡了;有的虽然延续至今,但其展几经中断或受外来文明的冲击,其文化延续性不够完整。而洱海地区的文化,却勾勒了一幅从5000年前一直到今天的具有内在展脉络的历史图景,这就使得这一地区的文化遗产具有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宝贵意义。

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人类无穷创造力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类文化得以不断展的基础。在这方面,白族文化堪称典范。

就民族文化的交流来说,一方面,白族地区分布着13个世居民族,各民族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汉、白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不仅历史悠久,并且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在民族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产生了兼具多种民族风格的新的文化形式。多种民族文化的共存和交流,促成了白族地区突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

在宗教方面,既有本民族的本主信仰,来自印度的佛教密宗、来自内地的道教和汉传佛教等宗教流派也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都留下了丰富的宗教文化遗存,“三教并存”为白族地区重要的文化现象。而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又使这些宗教具有了在其他民族地区所不具备的独特价值的文化形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0.导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