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位美国友人眼中的中国抗战--原美军赴延安观察组成员彼德金上校访问记(1)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5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伟大节日到来前夕,我们采访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原美军观察组成员彼德金上校。
这是坐落在美国西雅图市郊外的一栋老年公寓。周围花木扶疏,一片青翠。我们到达的时候,彼德金夫人已在门口等候。当得知客人来自遥远的中国时,公寓里的老人们都投来惊异、友善的目光。
91岁高龄的彼德金先生走上前来热地同我们握手。虽然他腿脚已不那么灵便,但却精神矍铄,双手有力,仍不失一位军人的风度。
谈话自然从先生来华参加中国抗战开始。
先生告诉我们,1943年,美军准备选派10名少校到中国充任步兵教官,以训练装备了美式枪械的中**队指挥官,他作为其中一员来到中国。1944年6月,日军动了一次作战行动后,训练中心被迫关闭,他先后前往昆明和重庆。在重庆,他的老上司鲍瑞德上校请他加入了美军观察组(当时称“迪克西”使团),前往延安。先生说,从此他的一生都与这件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4年,太平洋战场生重大转机。美军取得节节胜利,正进逼西南太平洋,此时美军最高统帅部拟定了在中国山东等地沿海登陆,以切断日军羽翼,孤立日本本土的战略计划。从这一战略构想出,美军统帅部急需了解由中国**领导的敌后根据地的况,取得与**中央的联系。事实上,美方早已注意到**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牵制日军的重要作用。也逐渐了解到中国**是一支真正抗日的力量。但是由于蒋介石的阻挠,向延安派出联络人员的计划一直未能实现。此次因为战机重大,加上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亲自代表罗斯福总统向蒋施加了压力,以鲍瑞德为团长的观察组才最终得以前往延安。
观察组由18名美**人和外交官员组成,分为两批前往延安,彼德金先生是1944年8月7日起飞赴延安的观察组第二批人员之一。
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后,受到**领导人**、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人及边区军民的热欢迎,边区群众用当时最好的食宿条件来款待美国客人。**等**领导人分别与观察组成员作了长时间的交谈,介绍了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作战的实况,中国**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及政治主张,**甚至谈到了战后同世界进步力量合作、建设中国的设想。许多学者甚至认为,美军观察组到延安,是中国**开创自己外交活动的渊源。
彼德金先生告诉我们,当时美军观察组共有四项任务:监测整个华北地区气象变化;与**军队总部取得联系;获得前方作战的报;为美空军对日军后方进行轰炸提供帮助。先生说,他当时负责与八路军总部的联络和协调各组的工作。
在美军观察组的18名成员中,彼德金先生的经历算是具有相当传奇色彩的了。他不仅在此期间返回重庆,组织过一次向延安的工作补给运输,而且还于1944年10月至翌年1月率领组内4名军官和一名官员及电报员深入华北敌后根据地,纵跨山西、河北两省,行程2000多公里。
谈到这次深入敌后,彼德金先生显得更加兴致勃勃。他说,他们一行渡过黄河后,先来到120师师部。在这里他结识了吕正操将军。吕将军向他详细介绍了八路军的作战况。而恰在此时,有一股600人的日军企图偷袭120师师部驻地,吕正操将军已作好战斗的准备。但敌人不知什么原因改变了行动方向。结果给他们留下了一次“有惊无险”的战斗经历。
彼德金先生一行于1944年11月11日到达河北阜平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受到副司令员程子华和参谋长康延杰的热接待。在阜平及附近地区停留期间,彼德金一行访问了部队、机关、学校、医院和药厂。彼德金本人还为90多名干部作了一次题为“步兵团武器装备及组织”的讲演,受到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