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第795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只是清军并没有让江阴百姓的高兴之情持续太长时间。
清军前线主将博洛得知明军发动反攻后,立刻调动了大量的精锐力量,携带着众多的火炮,以孔有德接任一路总指挥,对江阴西北方向的明军陈利六所部发动了突袭进攻;
以尼堪指挥另一路大军对叶家埭东面的阵地花家坟发动突击。
清军以数十万大军,从东西两面对上万名明军发动攻击,众寡悬殊之下,原本看上去还算顺利的明军,立刻再次陷入到了空前的麻烦之中。
张鹿安看到情况紧急,派遣周朝瑞率领水师,进入江阴西面的黄田港河道,冲过清军的重重封锁,终于到达北关一带,将已经奋战多时的陈利六所部以及其他各支残留的义军人马解救出来。
陈利六则是派人通知阎应元,让他组织老弱妇孺从北关随着大军一起撤离。
阎应元在城头对情况看的非常清楚,他果断地下令陈明遇执行护送老弱妇孺登船的命令。
上一刻还沉浸在明军大军来援的亢奋之中,下一刻却被告知必须尽快从北关撤离,很多江阴百姓心中都是无法接受。
但是他们最为尊敬的领袖,无论是阎应元还是陈明遇,都是镇定地告诉他们,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必须要让尽可能多的人从江阴城逃离出去。
“我们年龄大了,就不出去了,请典史把机会全部留给后生们吧。”
有一个老人带头说道,已经走到北门口的江阴百姓便纷纷停住了脚步,然后就出现了一幅特别令人悲叹的画面:
很多爷爷奶奶、母亲转过身,在和他们的孩子告别(壮丁们要么战死,要么就在守城),到处都是一片号泣的声音,少年们纷纷拽着自己亲人的衣袖,死活不愿意离开,但是最终都被自己的亲人们给狠心强制性推开,然后再被城内的义勇们给拖走。
为了增加逃出去活下来的可能性,所有能够被挑选出来逃走的,都是身体健康、年龄在八岁到十四岁之间的男女少年。
只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已经拥有了较为独立的意识和较为坚定的持续性记忆,这种骨肉分离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
而为了给这些少年打开一个逃生的通道,陈利六率领人马从北往南,阎应元挑选城内精锐从城内往外打,经过一番拼杀,终于将再度侵入江阴北城外的清军击溃,前后总共护送出了近两千名少年上船。
只是清军很快做出了调整,清将祖泽远指挥调整后的清军水师分别从上游和下游航行而来,孔有德还将红衣大炮向前移动,已经严重威胁到明军水师船只的安全。
明军不得不提前结束了撤离行动,由周朝瑞载着残余的明军和两千名江阴少年,成功地从江阴城下撤离。
阎应元则是带着部下,护送剩余的数千名少年返回到江阴城中,很多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返回,纷纷跪下哭泣着请求阎应元,把孩子给安全地送出去。
历史早已经悄然改变,原本毫无生还指望的江阴城百姓,如今算是有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阎应元看到江阴北关一带已经被清军给牢牢地占领,孔有德为了防范明军再度从黄田港和北关一带撤离百姓,特地调遣了至少四万名士兵和壮丁,聚集在江阴北关到江岸边之间的狭窄区域之内,挖掘了无数的堑壕,设置了层层的防御阵地。
清军还在明军撤走之后,在黄田港水道两岸排列了数百门大炮。
江阴北关一带阵地已经被清军建成了铜墙铁壁一般,从此路离开已经没有任何可能。
阎应元见此,只得放弃了从北门撤离的计划,改为走东北面的鲥鱼港河道。
为此,阎应元安排部下将领邵康公和王进忠率领精兵,分别夺下了城外东关的东外大街和石马街两处,以王进忠率领义勇,从石马街侧击进攻叶家埭的清军尼堪所部。
尼堪命令武拉禅率领所部抵挡住王进忠,同时命令满将莫克多率领大军,加大了对花家坟的进攻力度。
一时之间,战场之上,硝烟弥漫,到处都是血肉横飞的景象。
一方是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的清军将士,一方是舍生忘死拿命相搏的江阴义勇,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清将武拉禅素来骁勇,他看到王进忠的人少,直接改防守为进攻,打的王进忠是节节败退,城头的阎应元吩咐陈明遇组织数千名少年,在城内东北角等待,他亲自带着剩余的机动力量,出东门朝阳门,对正在进攻石马街的武拉禅所部进行侧击。
清军看到阎应元带队攻了出来,不慌不忙地以蒙古正黄旗梅勒章京韦征为将,迎战阎应元。
阎应元知道情况已经到了危机时刻,亲临一线进行苦战,经过一番血拼,成功地将韦征击退。
阎应元得以率领剩余的部下去接应王进忠。
王进忠在阎应元的掩护下,突围前往明军的叶家埭大营,拜见了令狐云湘,传达了阎应元的想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军主将令狐云湘当即同意,同时派人报告给张鹿安知晓。
张鹿安看到北关已经失去继续撤离江阴军民的可能性,抽调张华所部进入江阴东面,对令狐云湘所部进行支援,同时抽调出所有的小船,进入鲥鱼港航道逆流而上,希望能够解救出更多的江阴百姓出来。
张鹿安这边已经在全力以赴了,清军方面则是对明军的撤离行动,展开了全方位的围堵行动。
为了巩固东面的阵地,方便城内的军民进行撤离,新加入的张华所部,利用从清将杜承功所部俘获的火器和弹药,对江阴东关东郊的黄村、姚家村、余家村和侯家村一带发动突袭,趁着清军调动之际,接连攻下了四个村落。
然后分别以刘钦营驻扎余家村、孟大勇营驻扎东面的侯家村,以廖广德营驻扎姚家村,以刘流所部驻扎黄村,张华自己率领周桂轩和蒋若来,驻扎在石马街,进行往来策应。
清军东面主将尼堪,对于前线将领丢失了大量的一线阵地愤怒不已,改派蒙古镶蓝旗甲喇章京尔堆为将,带领蒙、汉旗兵一千人,并绿营范绍祖所部3000人,对明军最外围的阵地侯家庄发动了反攻。
与此同时,从外地赶来的清将硕塞和尚善,也组织兵力对江阴城的南面、西面和北面发动了全面进攻。
江阴城因此三面同时告急,阎应元不得不带着邵康公和王进忠二部进入江阴城进行抵抗,留下了一定的阵地空档出来。
由于明军的总兵力不足,张鹿安不得不抽调义军金贡南和徐玉扬两部,为他们添加了一些崇明本地的壮丁,前往江阴东门春晖门外的东外大街执行防守任务。
清军很快就发现了明军的这个纰漏,清将尔堆命令范绍祖所部从西南面抢渡江阴横河,对东外大街进行攻击。
金贡南和徐玉扬两人完全凭借着一腔血勇进行抗战,但是终究是缺乏训练,加上装备不足,远远不是清军的对手,徐玉扬首先英勇战死,这个主动要求把最危险的地方交给他的江阴硬汉,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而另一个义军首领金贡南受重伤后,被部下抢回,但是没等到医者赶到即失去了呼吸。
两部义军人马以几乎全员阵亡的代价,拖延了清军至少两个时辰的时间。
张华看到东外大街情况危急,急忙下令周桂轩带着骑兵赶到东外大街,突入到清军人群之中,经过一番血战,暂时勉强挡住了范绍祖的进攻。
趁着这个时间段,江阴陈明遇趁机组织了数千名少年,从东面的春晖门跑出,赶到了叶家埭,少年们陆陆续续坐上了明军水师的船只。
水师将领李霞和王权借着明军陆师的掩护,顺利地将江阴的数千名少年,护送到了崇明岛。
张鹿安见到这种情况是又喜又愁,喜的是解救了这么多的同胞出来,愁的是秋粮还没有下来,不知道该如何养活那么多的军民。
正在这个时候,原本负责见微社云梯关分舵方面的孙有福,突然带着薛去疾和唐世荣来到了崇明岛。
张鹿安看到薛去疾和唐世荣来到,连忙看着薛去疾询问道:
“怎么回事?难道登莱出事了吗?”
“大帅无须担心,登莱那边的战线还算稳固,只是少夫人担心大帅这边的安全,知道这边肯定缺粮,特地命我二人带着一万石粮食来支援大帅。大帅自管放心,今年风调雨顺,登州、东江、长岛和长海的粮田都取得了丰收,夏粮还算充裕,我们的粮食暂时够用。”
薛去疾解释道。
张鹿安点点头,再看向孙有福,孙有福表示道:
“大帅,由于清廷的封锁,我们的见微社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我探听到消息,清廷正在往登莱调兵,并且携带有大量的新式红衣大炮,都会运到登莱前线参战。
我等直接南下的道路被清廷封锁的死死的,卑职过不去,无奈之下,只能考虑出海绕道向北,刚刚从庙湾出海不远,幸好遇到薛、唐二将,得知大帅在南面后,便跟着他们一块来到此地了。”
孙有福的话却带给张鹿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看来清廷已经下定了想要彻底平定登莱的决心,往后的登莱方面的面临的形势将会更加的严峻。
张鹿安的心里因此产生了放弃靖江和崇明岛,全力向北稳定和发展登莱根据地的计划。
但是就这么走了,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张鹿安觉得在临走之前必须把江阴城内的百姓给解救出来。
只是江阴城北关一带,已经被孔有德建成了一副铜墙铁壁的模样,此时江阴城内的唯一退路,就变成了江阴东门春晖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