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PartⅢ环境如何造就创新(2)

7.PartⅢ环境如何造就创新(2)

有国王的这种重视,再加上经度委员会遵守规则,也有整个英国社会当时对这个事的重视,最后才让哈里森的明释放出它的光辉。***

最后哈里森他拿到这奖金其实都不是经度委员会掏的,而是国王掏的。国王说:你别跟他们废话了,这帮经度委员会的天文学家不可理喻。这样吧,他们不是还欠你一万多英镑吗?你给我打个折,我掏8千多英镑给你。

这事就算结束了。虽然哈里森拿到的这笔奖金也不是正式的从经度委员会拿的,但这个故事就是这么结束的。

创新所需要的第二种环境是:不论你出身如何,整个社会它有一种机制来公正的认可你的创新成果。

创新环境的第三个条件

创新环境的第三点是整个社会要对创新的种子有一种培育的能力。具体到这个航海钟就是:怎么让这个航海钟变得便宜而且可以量产。要知道哈里森造这个钟花了2500英镑和十几年时间。后来有人测算一下一个航海钟的成本是500英镑。这在那个时代可是巨款啊,没有哪个船长买得起。

可是你看马斯基林搞的星像法:一套《航海日历》加上一个象线仪,20英镑搞定了。这套方法虽然比较伤眼睛,但毕竟便宜呀。

一个产品是怎么做到价格便宜的呢?就是产量得大,技术上可以复制。这考究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哈里森死后,关于他的钟表原理的书籍也出版了。当时所有的英国的钟表匠就扑上去进行研、改进,然后量产。随着产量越来越大,这款航海钟的价格就从500英镑最后一直降到50英镑左右,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买得起了。而做到这一点是要凭借一个国家的总体的制造业的实力的。

到1815年的时候,这种航海钟全世界大概有5千多个了,这个问题船基本上就解决了。我还记得达尔文乘坐那个小猎犬号(小猎犬号是在1831年出航去考察,最后诞生进化论的那艘船),那个船长一艘船上就带了20多个航海钟。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在那个时间,价格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量产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其实也反应了一个国家的经济需求。我们都以为创新是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干的事。错了!创新往往是市场给你提出来巨大的问题,倒逼当时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搞出来的一个成果。你拿我们中国来说,我们中国现在修桥、修路和修隧道的能力和技术一定是世界第一。为什么?遇到的况多嘛。再比如说我们中国移动2g的技术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原因也很简单啊,遇到的况多,需求量大。需求量大它就会倒逼创新。

故事说到这儿,我们不妨来总结一下从这个故事当中现了什么。当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特别渴望我们拥有创新的时候,我们就得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像哈里森这样的既具备财迷精神,又具备工匠和爱国精神的创新者?我们具不具备一个对所有边缘性的当时看起来不靠谱的技术投入足够关注的社会和宽容的环境?我们整个的创新的知识系统,是不是像马斯基林那样,虽然心怀恶意,但是扮演的是一个有节制的魔鬼?我们的社会能不能为一种创新成果提供足够的社会配套设施和足够的需求?

所以不要怪那些科学家不创新,也不要怪有些中国企业不创新。如果说中国现在距离我们所期待的创新还有些距离,我们都不妨想一想,这个故事中呈现的我刚才说的那个列表。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事儿,创新从来也不是一个企业的事儿,它是一个制度的事儿,甚至是一个社会经济的事儿。

这就是我们今天给大家奉献的关于经度的这个精彩故事。

(本章社群编辑:陆笑园)

null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罗辑思维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罗辑思维2
上一章下一章

7.PartⅢ环境如何造就创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