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artⅠ互联网时代读书的方法(2)

2.PartⅠ互联网时代读书的方法(2)

那时候做学问是可以这样的,因为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一个人目不窥园几十年,他是可以把他学的这个专业的门类全部拿下的。可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你觉得还有可能吗?那么庞大的知识总量你怎么去攀爬?如果再用过去的传播手段和学习手段,它会把人压垮的。古人老说一句话“君子格物致知”,就是说要穷尽物理,所有的事的原理我都得知道,所有的物体里面的性状我都得知道。你看王阳明“格”竹子,“格”一根竹子都吐了血。现在你弄一个ipad格格试试,那还不得格死了去。

用传统的治学方式来吸收如此庞大的知识总量已经不可能了,那怎么办?这就回到我们前面讲的,从自己的应用场景出来重新构建你的知识世界,这是读书的不二法门。工业社会强行地把知识大卸八块后给我们灌下去的,可是实际上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难道不应该根据应用场景,根据当事人的具体困惑和困难,一点一点堆积出来吗?

我还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学高数和微积分,从导数开始学起。文科生学高数真是造孽,一学期下来一脑子雾水和浆糊,最后我生拉活拽总算是考了一个及格。但是说实话,我真的理解什么是高数和微积分是很多年之后业余学了一点经济学,才明白原来数学的微积分是解决变量和趋势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翻开经济学的书里面有那么多微积分的公式,因为经济就是解决未来展趋势的。可是这对于明微积分的牛顿、莱布尼茨来说,这不是问题呀。这就是传统的知识结构和我们的应用场景之间的脱节。

传统的知识建构还有个毛病:所有的这里面培养出来的精英和知识都只告诉你结果,而故意隐去他为什么关心这个问题以及得出这个结果之前艰难而有趣的过程。比如著名的数学大师高斯,同时代的人评价他说,高斯就像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用尾巴把所有他得到这个结果的痕迹扫得干干净净,最后就给你一个非常完美而漂亮的知识结果。这就是传统的知识体系。

现在我们主张怎么做?主张根据每个人的应用况,用你的兴趣把自己的心当作一颗种子,在你的环境里种下去,然后寻找你最需要的东西,一点一点的生长,而不要囿于传统工业社会里一个一个的学科分类。

罗胖是怎么读书的?

我小时候读《岳飞传》时心里就存了一个疑惑,觉得宋代的皇帝也太傻了,怎么定都汴梁呢?这个地方叫四战之地,一片大平原周围没有任何屏障,金军的快马只要渡过黄河,几天之内就能杀到城下。只要稍微把都城往西挪一点,挪到洛阳,四周就有山河之险固可以据守。这两个地方现在都在河南省,能有多远呢?当时我就觉得不能理解,然后去找史料看,现原来是因为漕粮的关系。

宋代的汴梁统计下来大概有一百五十万人,这还不包括军队,实际上当时全国最主要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汴梁。《水浒传》里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么多人每年要消耗多少粮草呢?据史料记载,在宋真宗时期一年运到汴梁的粮草最高峰达到七百万石,一般年份均衡在六百万到六百五十万石之间。这么多粮草要运到没有运河的洛阳,自然是不行的,所以只好把京师定在汴梁。

接着我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宋代要集中那么多军队在汴梁呢?找答案又找到了,原来是宋代皇帝在立国之初就定下国策,叫“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宋太祖有鉴于五代时军阀战乱、地方割据,把所有军队和国家的所有精华全部聚集在都城,这样地方那些枝干上就无法产生逆反之心,从而形成对中央的挑战。

等我读到宋代的政治史,看到了很多历史典故。比如说因为宋太祖的家是洛阳的,他就喜欢洛阳,老想着把都城迁到洛阳*。有一次他跑到洛阳,有一点不想回去了,就跟大臣们说:我就在这儿办公了,你们都跟过来吧。他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当时的晋王赵光义,就跟他讲这样不行的,定都汴梁这是基本国策。宋太祖说,定都洛阳我都觉得不好,干脆咱挪到长安算了,这就叫“去冗兵以安天下”。我到长安之后,就没必要养这么多破兵了,这样不就给天下的财政减轻很多负担吗?但晋王说,“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我们就会重蹈五代时期地方、藩镇割据的战乱局面。后来宋太祖想了想,最后下定决心还是定都在汴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罗辑思维2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罗辑思维2
上一章下一章

2.PartⅠ互联网时代读书的方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