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卫兵文艺浪潮的兴起(8)

8.红卫兵文艺浪潮的兴起(8)

从《诗选》的作品风格、思想倾向上来看,是典型“文革”运动的产物。创作手法比较单一,内容极左,而词句却比较“驯雅”,其中找不到当时的“碍语”。1968年年底的都大专院校红代会本身已受中央“文革”小组操纵控制,这本诗选能受到各大学工宣队、军宣队的“帮助”,也说明曾获得“官方”支持。

在这本诗选中还收入了一篇散文诗——《献给披荆斩棘的人》(佚名),全诗约2000字,是把**吹捧得天花乱坠的一散文诗。

“你是无产阶级永远出鞘的宝剑,你是二十世纪划破云空的闪电,你是啊,文化大革命红色暴风雨中矫健的海燕……敬爱的**同志,你是无产阶级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女政治家、女英雄,一个普遍的**员!”

——《献给披荆斩棘的人》

评价这本诗选必须考虑到它编辑时的政治背景。在1968年7月工人**思想宣传队、解放军**思想宣传队已经奉**指示进驻全国大、中、小学。在7月26日姚文元的《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一文在《人民日报》表,传达了**指示:“工人宣传队要在学校中长期留下去,参加学校中全部斗、批、改任务,并且永远领导学校。”

当时风云人物——北京大专院校的五大学生领袖:北京大学聂元梓、北京航空学院韩爱晶、北师范大学谭厚兰、地质学院王大宾、清华大学蒯大富,在7月28日凌晨被**召入中南海,**批评了蒯大富,蒯当场放声大哭。召见后,五大领袖返校,各自动员下属放下武器,拆除工事。不久传达了**最新指示:“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结合的……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造旧思想。”

由此,红卫兵运动在1968年7月突然中断,造反的学生由“红卫兵小将”变身为“再教育”对象。在8-12月66、67、68届大中学毕业生即踏上了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征途,被分配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受考验。

考虑到这本“红卫兵诗选”结集时的历史背景,诗选自然具有“奉迎”色彩,但是它毕竟保留了一批历史材料。其中搜集的一些诗作,虽然通过筛选,剔除、打磨,但毕竟存留下不少有个性的作品和诗作的“原始”风貌。基本上可以说是对红卫兵运动1966-1968诗歌创作的一次总结集。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之后,各地群众组织部被解散,社会秩序逐渐得到全面恢复,“文革”便进入了新阶段。九大之前的“文革”历史被有意“遗忘”和重新改写、解释。《写在火红的战旗上》这本曾被默许的红卫兵诗选,也被忌讳提起,受到封禁。

话剧。舞剧。史诗剧

1。话剧《敢把皇帝拉下马》和大型舞剧《井冈山之路》

1967年夏秋季,是北京各大专院校红卫兵组织开始文艺活动的黄金季节。各大学的几派组织都有**思想宣传队排演大型节目,在学校、机关、工厂及街头演出。如:中央戏剧学院的“长征”战斗队、“红旗”战斗队两派先后排演了三部多幕话剧:《敢把皇帝拉下马》、1《海港风暴》和《五洲风雷》,曾南下杭州、广州演出。

清华大学井冈山在8-9月排练大型歌舞剧《井冈山之路》,于10月1日公演。此剧模仿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全剧历述清华井冈山的战斗历程,具有鲜明的“地派”色彩。全剧演员有200-300人,参加此剧演出的除了清华大学的学生,还有中央民族学院、地质学院、北航学院(地派组织)、清华附中等校的学生。舞美设计及灯光布景达到当时最高水准,如:幻灯投影已能表现**头像放光等。其中有这样一段舞蹈:一个被“血统论”诬为“狗崽子”的学生,不顾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老红卫兵的欺压、凌辱,坚决要佩戴**像章,头一次佩戴在外衣上,被老红卫兵揪下,第二次戴在内衣里,同样被现夺走,并加以殴打,第三次,他毅然把像章别在自己胸脯的皮肉上,鲜血流淌,震慑了执行“资反路线”的老红卫兵。此剧当时在北京各大学演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1966――1976的地下文学(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1966――1976的地下文学(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红卫兵文艺浪潮的兴起(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