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丙辰清明天安门运动前前后后(11)
梁斌于1973年下放汉沽农场,开始构思反映农村土改长篇《翻身纪事》,1974年开始动笔。***小说于1978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革”中被抄没的长篇小说《战寇图》,经新华社记者马杰写出寻稿通讯,登在全国15家报纸上。小说稿由保定驻军和山东某公社分头找回。经过整理,《战寇图》于1983年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魏巍的多卷本小说《东方》手稿,于1970年经过请求得以归还。1974年魏巍重新动笔,1975年秋完成了75万字的全书初稿,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王玉田(《抗大之歌》歌舞剧作曲)在“文革”后创作了大批少儿歌曲。1992年举办了他的作品音乐会。王玉田在作品音乐会上因为心脏病作去世。
龚农(《抗大之歌》主要组创人)于1968年12月到山西孝义县下乡,后调至北京西郊木城涧煤矿当工人。回城后,从事美术、摄影,曾举办过个人画展。后主持一美术公司。
胡莲(《路线》、《抗大之歌》第一主演,主要组创人员)现在河南省工会工作。
杨军(《路线》舞蹈演员、组创人员)于1968年到山西孝义下乡后,1971年6月调至县商业局,8月调至吕梁文工团当舞蹈编导。1976年12月回城,调至市政局当工人。1988年在某公司工作。
黄大宜(人大附中学生、《抗大之歌》组创人员、作词)于1968年,调到北京西郊木城涧煤矿。在煤矿经常把自己菲薄的工资接济家庭困难的矿工。由于对环境产生幻灭,精神分裂,于20世纪70年代自杀。
徐雅雅(话剧《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编、导、演)1968年下乡到北京顺义农村。1970年入伍。“文革”后在北京一家报社当记者。
胡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编剧之一)“文革”后,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当教师,后去法国。
卢伟(《历史的一页》编剧)“文革”后曾与李平分再度合作写过电影剧本。后在空军创作组。
李平分(话剧《历史的一页》编剧)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电影《大决战》编剧之一。
任热河(越境到北越参战的红卫兵),后为沈阳军区某高炮师的团级指挥员。
瞿绍东(越境到北越参战的红卫兵),后在一家全国性的报纸当记者。
孙智忠(越境到北越参战的红卫兵),后为内外贸部门干部。
黎利(“地下文艺沙龙”女主人)1982年去日本留学,进修东文美术史。后去美国。
毕汝协(《九级浪》作者)在“四人帮”倒台后曾在中央歌剧舞剧院当编剧,后被美国某大学聘请去美讲学,已去美多年。
李坚持在“文革”后平反出狱。他后来去了深圳,从事房地产开。
陈小冬在李坚持之前提前出狱。
朱亚平在“四人帮”倒台后五个月出狱,后成为“四五英雄”。
周文林(“马列主义左派核心”案受监控人员,“四五”入狱)出狱后,因为“小百花事件”代表工农兵学员向周总理献花篮,成为“四五英雄”,被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在“四人帮”倒台不久即去深圳,成为开深圳的早期参加者。
刘森(“流浪艺人”),在“文革”后依然命运困顿,在1990年前后瘫痪了,离婚后独自一人住在北京香山脚下的农舍中。
赵一凡、徐晓等人于1976年11月被从监狱中释放。因“第四国际”案,他们共蹲了两年(23个月)的监狱。
徐晓在1977年考入北师大,她的第一篇小说《一个女陪审员的自述》表在《安徽文学》上,是“伤痕文学”中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赵一凡于1988年7月9日于北京病逝,终年57岁。同年7月14日,市东城残疾人协会,在公墓礼堂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遗体在八宝山火化后,安葬于北京南郊太子峪陵园。
史铁生于1978年前后创作了短篇小说《午间半小时》、《我们的角落》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