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陶瓷(1)
陶瓷展史是民族文化展史的一部分。
中国有代表性的史前陶器,是三条胖腿的鬲。鬲的产生过程,目下我们还不大明白,有的专家认为是由三个尖锥形的瓶子合并而成的。当时没有锅灶,用鬲在火上烹煮东西,实在非常相宜。比较原始的鬲,近于用泥捏成,做法还十分简单。后来才加印上些绳子纹,并且起始注重造型,使它既合用,又美观。进入历史时期,鬲依然被广泛使用,却已经有另外两种主要陶器产生,考古学者叫它做彩陶和黑陶。
彩陶出土范围极广,时间前后相差也很大。为便于研究,因此把它分作数期,但年代终难确定。河南、陕西、甘肃、山西黄河流域一带现的,时期比较接近,但更新的现还不断在修正过去估计。这是一种用红黄色细质泥土做胎,颈肩部分绘有种种黑色花纹,样子又大方又美观的陶器。工艺制造照例反映民族感和气魄。看看这些彩陶便可明白,我们祖先的性格历来就是健康、明朗、质朴和爱美的。
比彩陶时代稍晚些,又有一种黑陶在山东产生,是1921年在日照县城子崖现的。用细泥土做胎,经过较高火度才烧成。黑陶的特征是素朴少装饰,胎质极薄,十分讲究造型。同时还现过一个旧窟址,因此把烧造的方法也弄明白了。有一片残破黑陶器,上面刻画了几个字,很像“网获六鱼一小龟”,可以说是中国陶器上出现的最早期文字。少数历史学者,想把这些东西配合古代历史传说,认为是尧舜时代的遗物。这一点意见,目前还没有得到科学考古专家的承认。
代表文字成熟时期的最重要现,是在河南安阳县洹水边古墓群里出土的四种不同陶器(因为和大量龟甲文字同时出土,已经确定是三千二百年前殷商时代的东西):一、普通使用的灰陶;二、山东城子崖系的黑陶;三、完全新型的白陶;四、带灰黄釉的薄质硬陶。灰陶在当时应用极普遍,大小墓中都有,而且特别具有展性。到了周代,记载上就提起过用它做大瓦棺。春秋战国时,燕国都城造房子,用瓦已大到二尺多长,还印有极精美的三角形云龙花纹。又有刻花的墙砖,合抱大陶鼎,径尺大瓦头,图案都十分壮丽。在长安洛阳一带汉代古墓里,还现过许多印花空心大砖,每块约七十斤重,五尺多长,上面全是种种好看花纹,有作动植物的游猎车马图案的,有作矫健活泼龙形的。这些大砖图案极为精美,设计又合乎科学,表现出了古代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和切实精神,也表现了古代工人的智慧和优秀技术。由此展,两千年来,中国驰名于世界的古代建筑艺术,特别是一千七百年前晋代以来塔的建造和唐宋明清典型的宫殿建筑,更加显出民族艺术的壮美和崇高。
在商代坟墓中的黑陶,有几件是雕塑品,装饰在墓壁间,可以推想在当时已经是比较珍贵的生产。后来浙江良渚镇也现过一些黑陶,时代还不易估定。近年来,河南辉县又现过一些战国时期的黑陶鼎,北京郊外也现过一些汉代黑陶朱画杯盘,都可以说是古代黑陶的近亲。
至于白陶的出现,实在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因此这种花纹精美,形式庄严的白质陶器,在世界陶瓷美术史中,占据了席位置。它的花纹和造型,虽不如同时期青铜器复杂多样,有几种却和当时织出的丝绸花纹相通。重要的是品质已具有白瓷的规模,后来唐代河北烧造的邢瓷,宋代的定瓷,虽和它相去已两千年,还是由它展而来。
另外重要的现是涂有一层薄薄黄釉的陶器,明白指示我们,三千年以前,聪敏优秀的中国陶瓷工人,就已经知道敷釉是一种特别有展性的技术加工。这种陶器的特征,胎质比其他三种都薄些,釉色黄中泛青,釉下有简单水纹线条,本质已具备了瓷器所要求的各种条件,恰是后来一切青绿釉瓷器的老大哥。
随后又有四种不同的日用釉陶,在不同地区出现。
第一类是翠绿釉陶器,用作墓中殉葬品,风气较先,或从洛阳长安创始。主要器物多是酒器中的壶、樽和羽觞,近于死人玩具的杂器,在楼房、猪羊圈、仓库、井灶有种种不同的陶俑。此外还有焚香用的博山炉,是依照当时神话传说中的海上蓬莱三山风景做成的。主要纹样是浮雕狩猎纹。这种翠绿色亮釉的配合技术,有可能是当时方士从别处传来的。在先或只帝王宫廷中使用,到东汉才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