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儒家第一喷!
隆重的开幕仪式正式结束,三件礼物也送了出去,诸子百家之心也是收拢了大半。
紧接着,万众瞩目的焦点转移至那最为核心、最为绚烂的环节——百家辩论。这不仅是智慧的交锋,更是学派荣耀与未来的较量,胜败在此一举,谁将傲视群雄,谁又将黯然退场,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此战事关学派的兴衰,所以看台上的十大学派的众人,全都在互相的打量着彼此。
此役,关乎学派之兴衰荣辱,看台上的十大学派弟子,个个目光如炬,彼此间暗自审视,心中筹谋。
他们深知,在这场智慧与策略的盛宴中,单凭一己之力难以问鼎巅峰,唯有巧妙布局,结盟盟友,共御外敌,方能在这场合纵连横的棋局中杀出重围,最终摘取百家争鸣的桂冠,以胜利者的无上荣耀,昂首步入许昌学院的殿堂。
空气里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息,每一双眼睛都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届时,招生之际,这将成为他们手中的一张王牌,不仅能够吸引眼球,还可巧妙地对那些竞争激烈的学派施以无形压力。
譬如儒家与法家,虽同源而出,却如同冰炭不投,彼此间的敌意如同烈火烹油,难以平息。
再看兵家与墨家,一旦狭路相逢,那便是一场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较量,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唯有医家与农家似乎超然物外,医家专注于治病救人,心怀慈悲;农家则深耕细作,安享田园之乐。
这两大学派,如同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成为了各方势力竞相争取的香饽饽,却也因它们的淡泊名利,所以能保持难得的可贵。
于是,这两大学派便成了群雄竞相争取的头号盟友,其地位举足轻重。
这时,法家率先打破了沉默,其门主挺身而出。他剑眉斜飞,虎目含威,眼神中透出一股不屈不挠的坚韧。
“诸位!”他的声音浑厚有力,回荡在空旷的殿堂之中,“在下乃是申不害的二十六代传人——申空!”
“天下大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穷途末路之时,唯有变革方能求生,变革方能通达。遥想战国纷争,七雄鼎立,魏国因变法而富庶,率先称王于诸侯;秦国因变法而强盛,最终一统六合,横扫八荒。”
“如今,天下再度陷入混沌,诸侯割据,群雄并起,正是我们‘摒弃腐朽儒术,振兴法治之道’的绝佳时机。恢复耕战之制,方能强国富民。刘将军若以法家之策治理天下,必然能早日一统天下!”
法家学术的厉害,天下人人皆知。
在那烽火连天的战国初期,秦国偏安一隅,蜷缩于西部荒蛮之地,群山环绕,贫瘠荒凉,文化之光尚未照耀这片古老的土地。战国七雄之中,它以孱弱之姿,位列末席,仿佛是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倾覆于历史的洪流。
昔日之秦,屡遭邻邦欺凌,国土日削,尊严尽失,几乎走到了国破家亡的绝境边缘,仿佛被命运的巨掌紧紧扼住了咽喉。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刻,一位法家巨擘的出现,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长空,为秦国带来了一线生机。他,便是商鞅,一个以法治为剑,誓要改写秦国命运的传奇人物。
公元前356年,商鞅踏上了秦国的土地,带着一腔热血与满腹经纶,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他以“立木为信”,彰显法治之威,言出必行,行必果;他执法如山,不畏权贵,严惩奸佞,使得秦国政风为之一清。商鞅更是大刀阔斧,废除旧制,推行一系列变法,鼓励农耕,强化军备,使得秦国在短时间内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仅仅十年光景,秦国便如同脱胎换骨,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边陲小国,一跃成为令诸侯侧目的强国。
在商鞅的加持之下,秦国吊打三晋,吞并巴蜀,就连南方霸主-楚国,也成了手下败将!
岁月悠悠,转瞬之间,一位名震千古的君主——秦王嬴政,横空出世。在法家巨擘、智谋深远的丞相李斯倾力辅佐之下,他承继了秦国七代先君的赫赫基业,犹如狂风扫落叶般,席卷关东六国,一统天下,构筑起一个疆域辽阔无垠,人口繁盛至两千余万的庞大帝国——大秦。这等大业,无疑将法家的威力与智慧,彰显得淋漓尽致。
“简直一派胡言!法家之道,岂容尔等如此诋毁!”
孔融愤然反驳:
“那所谓的法家之术,实则冷酷无情,一味崇尚武力,穷兵黩武,致使战火连年,苍生涂炭。百姓心中怨声载道,这才有了秦二世而亡的悲惨结局。”
“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其精髓在于仁爱之心,以礼为基石,以孝治天下。它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万民的心田,教导世人遵循君臣父子之道,使人伦有序,社会和谐!”
儒与法,两派相争,犹如烈火烹油,一触即发。法家初露锋芒,孔融便毫不迟疑地挥剑反击,言辞之锋锐,犹如寒光一闪,直击要害,直言“依法治国”之下,国祚难以绵长,隐忧重重。
诚然,法家之策,犹如猛药去疴,令秦国枯木逢春,由衰转盛,铁骑踏遍关东六国,所向披靡。然而,这辉煌背后,却是连年征伐的疲惫,与大兴土木之下国力的悄然流逝,犹如强弩之末,难以持久。
“始皇崩殂,未及四载,秦之基业便如沙堡遇潮,轰然崩塌,令人叹惋。”
“汉高祖崛起于乱世,深谙秦亡之鉴,故而弃法家之严苛,转而寻求治国新道,大汉之基,由此奠定。”
“随后,国家全力推崇儒学,树立起“三纲五常”的伦理基石,以礼教之光普照四海,这才铸就了长达四百年的王朝辉煌!”
孔融轻轻喘息,端起茶杯,浅酌一口温热的茶水,润了润嗓子,接着缓缓道来:
“谈及大周王朝,其国祚之悠长,绵延八百多载春秋,实乃宗法制之精妙与分封制之智慧共同铸就的奇迹。天子稳居京师,行圣明之治,而诸侯则如众星拱月,分守四方,保卫边疆安宁。一旦某地有难,诸侯便如八面来风,迅速驰援,共克时艰,天下因此而呈现出一片大治的景象!”
“汉高祖开国之初,亦曾效仿古制,分封宗室子弟为王,让他们各自镇守一方。”
孔融声若洪钟,言辞凿凿,犹如春风化雨,字字珠玑,道出了分封之制的无上妙处:
“诸侯们手握雄兵,于外可抵御蛮夷之侵扰,于内则能清除奸佞之徒,使得那些心怀不轨的乱臣贼子,再也不敢有丝毫觊觎神器之念。此等功绩,皆得益于分封之制的精妙布局!”
他目光如炬,环视四周,语气愈发激昂:
“而今这天下,犹如沸水之锅,九州大地动荡不安,百姓们更是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追溯古制,重启分封之法。让诸侯们各安其位,各守疆土,彼此间和睦共处,如此方能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言及此处,孔融竟是双膝跪地,语气恳切至极:“故而,我孔融,恳请刘将军,以天下苍生为念,恢复那古老的分封制度,让这乱世早日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他的话语中,既有对汉高祖与周天子时期盛世的追忆,又有对当下乱世的深深忧虑,更有对分封之制坚定不移的信念。
身为孔子后裔,他们总是喜欢政治复古。
按照他之前的设计,皇帝居住许昌,周围几百里,全都是皇帝的领土。
并、幽、荆、徐……这些地方,全都分封给刘氏让他们镇守。
剩下的曹操和孙策等人,只要承认大汉,接受大汉的统一,也可各镇一方,自立为王。
听到这里,刘武的眼中爆发出了一丝杀机,他手中不断的抚摸着腰间的血饮狂刀。
现在天下大势,谁不清楚,刘耀已经占据了中原地区,已经是最强大的集团,现在只需要率领大军南下,扫平南方诸侯就能统一!
现在去用分封制度,那就是刘耀自废武功,把自己的地盘全都分出去,让汉室宗亲全都享福,还能让孙策、刘璋、曹操这些诸侯不受影响,还能称王?
现在刘耀手持大刀已经架在那些诸侯的脖颈上。
现在你却让自己放了他们?
还让自己交出大权?分割地盘?
分封之制,本非无缺美玉,其隙裂痕痕,显而易见。
天子稍有软弱,诸侯便如狼似虎,竞相崛起,相互征伐,战火连绵,血染山河,直至秦始皇以一己之力,横扫六合,方得天下一统,终结了这数百年的纷乱。
昔日大秦废分封,立郡县,书同文,车同轨,货币一统,度量衡齐,使得九州大地,终成一国。
刘耀是坚定的大一统的支持者,他是长在红旗下的青年,是子任先生的践行者,也是风里来雨里去,在社会摸爬滚打的铁骨头。
“哼!你们读的书,吾都读了,你们没有读的书,我也读了。”
“当年,吾从涿郡被黄巾贼被包围的时候,我从未怕过!更为惧过!”
“吾本以为结束了黄巾之乱,天下就能太平!”
“结果,黄巾之乱结束了呢?所有诸侯,纷纷自立!董卓霍乱洛阳!焚烧京师!”
“对!刘将军说的没错!”
“汉初的分封诸国,引出了七王之乱,死伤无数,刘氏王朝,自相残杀,更何况异性诸侯呢?”
“孔融!你误国误民!伪君子!你赶紧下来吧!”
……
孔融的一番言论,简直就是在粪坑扔石头,周围的人全都被他恶心到了。
法家、墨家、兵家、道家,尤其是纵横家专业喷子们,小嘴跟抹了蜜一样,直接开喷。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指着鼻子骂了半天,一句重复的也没有!
就连农家、医家全都阴沉着脸,纷纷口诛笔伐,如今大一统的思想早就深入身心,总有人想要复辟古制!那就是跟全天下人为敌。
“迂腐之徒!孔融你不配担任儒家门主!滚下来!”
争鸣台四周的观众,指着儒家的旗帜,同样是破口大骂,各种污言秽语,更是层出不穷,儒家子弟有心辩解几句,可惜寡不敌众,很快淹没在人潮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子曰:君子动口不动手!今日争鸣大会,允许自由辩论,老夫倾吐心中所想,又有何罪于天下呢?”
孔融看了众怒,被吓的一身冷汗,还好他脸皮够厚,一边自我辩解,开脱罪名,一边苦苦挣扎。
“你们这群儒生,满嘴的仁义道德,结果男盗女娼!不断打压别的学派!”
“对!儒家尸餐素位,早该退位让贤了”
几乎瞬间,法、墨、道、阴阳、纵横、医……几家瞬间达成攻者同盟,连番上阵。
就连台下的一些小门派,也是纷纷参战,摇旗呐喊,墙倒众人推,他们派出精锐弟子轮番上前。
自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诏令横空出世,儒家便如日中天,牢牢占据了汉室江山的思想殿堂。
为巩固其独尊地位,儒家势力渐趋膨胀,不惜以阴谲手段打压异己,致使诸多学派或血脉断绝,或惨遭鲸吞,余者则如同惊弓之鸟,四处流散,于夹缝中求一线生机。
这数百载积压的仇恨与委屈,宛如暗流涌动,终在这一刻,如火山般猛烈喷发。
现在的别的门派想要崛起,那就必须掠夺。
而今,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学派,若欲重振雄风,便不得不踏上一条荆棘满布的掠夺之路。
儒家根基深厚,枝繁叶茂,其触角早已深深扎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朝堂高位到市井巷陌,从话语权的垄断到金银财宝的累积,无一不彰显其庞大身影。
在这片被儒家阴影笼罩的土地上,其他学派若想破茧而出,挑战这既定的秩序,便如同狼群窥伺着旧狼王的宝座,一场无声却激烈的较量悄然拉开序幕。
最后不得已,孔融直接派出了自己最后的杀手锏!
祢衡!号称:“颜回不死,儒家骐骥!”
然而,祢衡之才,亦伴随着一份难以驯服的傲骨,他眼高于顶,言辞犀利如剑,一旦开口,往往语惊四座,却也树敌无数,将人心伤得体无完肤。
但战事已至此,孔融别无选择,只能孤注一掷。
“诸位可曾记得,圣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尔等口口声声指责儒家之失,却可曾静下心来,审视一番自身的不足与过错?”
且听道来,论及法家,世人常嗟其“残暴不仁,严刑峻法”,商鞅变法图强,却也曾有落魄之时,夜奔逃难,欲寻一客栈以栖身,却遭店主冷拒,理由是自家规矩亦受新法所限,岂不讽刺?他以法治国,却差点被这法治得无处容身,个中滋味,唯有天知。
再谈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门下弟子多行侠仗义之举。想当年,墨子为救宋国于水火,孤身涉险,踏入强楚之地,一番慷慨陈词,竟使楚王退兵百万,免去一场浩劫。
然而,归途逢骤雨,他满心期望能在宋国寻得片刻安宁,不料竟也被拒之门外,那份孤独与心寒,怕是只能化作深夜里的一声轻叹。
至于纵横家,那可是行走江湖,舌战群儒的佼佼者。
苏秦,一手合纵之计,联五国之力,身佩五国相印,风光无限。可谁又能料到,这位策士的风流韵事,竟是与燕易王之母有染,游说之道,竟也“说服”到了人家的床榻之侧,一时之间,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资笑料。
佛门倡四大皆空之境,医者悬壶以济苍生,农人躬耕于陇亩之间,诸位本是超脱尘世的智者,与世之兴衰荣辱无涉。
而今,却也踏足这争鸣之台,莫非欲以铁锤击碎佛前雕像,医书弃如敝屣,农具折为两段,只为换取那半纸功名,享尽人间的浮华富贵?
祢衡身形颀长,眉宇间透着一股清逸之气,身着一袭青衫,更显其风流不羁。
他对于诸子百家之学说,皆是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至于祢衡言辞间所展现的锋锐攻击力,刘耀心中暗自叹服不已。
此刻,台上十大家精英,皆被这番话噎得哑口无言。
不过,所有人在畏惧祢衡的同时,对于儒家的怒火和憎恨,也在无限的增大。
刘耀望着祢衡此人,忍不住感叹道:“人才啊,难得的人才,这种毒舌,用的好就是一把利器啊。”
江东的周瑜、汉中张鲁、益州刘璋,全都虚荣心极强,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只要祢衡能出阵的话,必然能激起他们的愤怒!
只要他上头,敢和自己决战,那就好办很多了。
要是能给周瑜直接气死的话,那乐子可就大了。
平心而论,若论及运筹帷幄、智计百出,祢衡与郭嘉相比,无疑是云泥之别,郭嘉之才,祢衡难及项背。然而,谈及言辞锋利、舌战群儒,便是十个如鬼才郭嘉般的人物,也未必及得上一个祢衡,这便是术业有专攻,各有所长。
时至此刻,儒家祢衡以一己之力,舌战百家,锋芒毕露,使得儒家在这场论战中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孔融见状,心中暗自得意,正欲召回这位得意的门生,好让他继续为自己的儒家事业添砖加瓦。
然而,他却发现,这位喷子一旦放出,便如脱缰野马,难以驾驭。祢衡的言辞如同利剑,锋芒所向,无人能挡,无论是谁,都难免成为他口诛笔伐的对象。
“唉,如今天下动荡不安,九州分裂,百姓流离失所,皇帝驾崩,国无宁日。以我之见,朝廷内外占据主要责任!”
祢衡现在的身体飘飘然,打压诸子百家,已经不爽了,要骂就要骂朝廷!
他立刻将自己的矛头对准了在场的所有文武百官开喷。
卢植、蔡邕、皇甫嵩、王允、杨彪、荀彧、田丰等人纷纷怒目而视!
“完了!过犹不及!儒家危矣!”
孔融全身已经被冷汗浸渗。
在场所有诸子百家,全都眉笑眼开,这还要打着灯笼去上厕所的,这不找shi吗?
王允见到,祢衡如此无礼,立刻开始下场。
“大胆儒生!自从刘将军重新扶持大汉江山以来,招贤纳士!手下谋士如云、武将如雨,解释王佐之才,威震天下之人!”
“你凭什么说,朝廷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哦?是小生不认识天下豪杰,还请司徒大人明示,王佐之才何在?”
王允冷笑道:“无知小儿!你看仔细了!”
“吾只说你的同龄人!”
“郭嘉、荀彧、荀攸、戏忠、田丰、沮授……这些人,深谋远虑,堪比萧何、陈平!”
“许褚!典韦!马超!赵云!黄忠!李嗣……皆为猛将和樊哙相比也是过之而不及!”
“哈哈哈哈!这便是刘将军身边的王佐之才吗?”
“荀彧和荀攸不苟言笑,好似一直遇到丧事一般。”
“戏忠天天谨慎生怕被窃听机密,整日鬼鬼祟祟,要么就闭门不出。”
“还有个郭嘉一个吸食药粉,天天喝大酒的病秧子罢了。”
“还有田丰和沮授更是天天只动口,生性懒惰,动手极强,让别人执行,不过是一群懒鬼罢了。”
“许褚、典韦不过是放牧的乡野村夫!”
“李嗣不过是一个黄巾贼寇出身而已。”
“马超不过是一个羌汉混血的杂种!
”至于剩下的赵云之辈,不过是酒囊饭袋而已。”
“放肆!大胆狂徒!你竟然侮辱吾等!!”
许褚大步走上前来立刻请示刘耀。
“主公!请您立刻下令,斩杀这个无礼狂徒!悬挂于许昌学院大门处,警示众人!”
祢衡的一番话,直接让所有人勃然大怒,他们全是面色铁青,一言不发,他们都是自尊心的。
坐在主位的刘耀神色冰冷,面露寒光,同样是动了杀机。
在争鸣大会上,百家争鸣,群英荟萃,言辞锋锐如剑,直指人心。若仅凭一番言论便妄取儒生性命,只怕会激起四座哗然,让天下士子心寒齿冷。
面对此情此景,刘耀非但不怒,反而朗声大笑,那笑声如洪钟般回荡在会场之上,带着几分不羁与豪迈:
“哈哈哈!好一个直言不讳!既然你如此胆色,不妨也来品评品评我刘耀,我倒要听听,在你这等智者眼中,我究竟是何模样。”
那儒生闻言,神色凝重,却也不失风骨,缓缓而言:
“刘将军,身为汉室宗亲,您文武双全,世间少有能与之匹敌者,此乃世人公认之英豪。”
“然而,将军手段之凌厉,却也让人心生畏惧,嗜杀之名,恐非虚传。更有传言,您喜好以敌首筑京观,此举虽有震慑之效,却难免有违天和,伤了世间仁心。”
“另外,您的私人生活上,听说妻妾成群。”
人的名,树的影,如今刘耀号称玉面屠夫,手中人命无数,祢衡就算是再狂傲,也会有些发怵。
不过,儒家第一喷的既然出手,能力、威望、武艺没问题,那就从你的私生活上找补,硬是把刘耀直接给说成了一个变态,一个萝莉控,也算是泼了脏水。
刘耀皮笑肉不笑的盯着祢衡。
顿时典韦一干人等,全都下意识的退后。
正所谓,刘耀一笑,生死难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