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最有威慑力的中官
第434章最有威慑力的中官
朱祐樘是个实在孩子。
遇事不决,他不会跟他父亲一样刚愎自用,胡乱做出一个决定,或是直接撂挑子不干,让别人去伤脑筋。
为保险起见,他当即让覃昌去传了几位重要的大臣入宫,商议这件事。
传见的人,除了吏部尚书李裕外,还有内阁首辅万安、次辅刘吉,以及吏部左侍郎徐溥,再就是礼部尚书周洪谟和右侍郎徐琼。
这几人,在朱祐樘看来,都是非常懂礼数的,遇到先皇陵寝选址问题时,找他们问话应该不会有何差错。
其他人奉诏入宫都显得很正常,但这次吏部左侍郎徐溥也在奉诏之列就显得有些出人意料了。
因为谁都知道太子要扶持新人入阁,这个人之前一直被几个重臣认为极有可能是张峦,但因张峦从出身到资历都不达标,再加上张峦自己也主动上疏请辞,甚至还向太子举荐了徐溥。
再加上徐溥乃之前东宫讲官中地位最高的人,所以其入阁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次奉诏前来,更多被看作是太子对徐溥的一种考验。
“我也不知为何,岳父和倪先生所报之事,看起来迥异,但仔细一想却又是同一回事,均对对方很不满意……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朱祐樘说话语气很随和。
对张峦的称呼显得更为亲近些,若是不知情的,还以为太子态度直接就倾向张峦。
只有熟悉朱佑樘的人才知道,其实太子为人正直,一般情况下都能做到帮理不帮亲。
刘吉急忙走了出来,恭敬地道:“殿下,以臣所见,既有争执,就应当以实际负责此事的人为准,照理说……张学士奏疏在前,且已先选好了皇陵所在,后面礼部倪侍郎再报,却参劾张学士不事皇差,这分明是……”
“有什么话就直说,不必遮遮掩掩……”
朱祐樘很不喜欢刘吉这种拐弯抹角的说话风格。
刘吉道:“臣站在张学士一边,认为倪侍郎乃无事生非。”
万安不由瞪了刘吉一眼。
好似在问,你咋抢我的台词?
你个混账东西,也学会见风使舵了,是吧?明知道现在张来瞻得势,就不分青红皂白站在他那边?
不好意思,我也站在他那边……也没有任何理由!
李裕道:“陛下,既然有两种备选方案,双方都说自己才是做事的那方,那可能是中间有什么误会,不应直接降罪于谁。若双方都指责对方未能尽心尽意,最大的可能便是做事时,未能通力合作。”
这会儿的李裕,就想出来搅浑水。
作为靠巴结李孜省上位的吏部尚书,李裕知道这将是自己仕途的终点,同时清楚中枢大换血在即,自己做尚书的时间不会维持多久,所以根本就无须站在谁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反正只要没什么大过错,他很快就会退下去,安心回老家去养老。
眼下应该着眼于如何把自己的政治资源传递下去,至于为自己谋求官职和新朝的地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朱祐樘点头:“我也认为,双方应该都是善意的……你们还有别的意见吗?”
眼前已经有内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二人分别出来说话,剩下的人基本保持中立,并不想掺和进倪岳和张峦的纷争中去。
却在此时,徐溥出列道:“回太子殿下,臣有不同的见解。”
“徐先生,你有看法就说吧。”
朱祐樘一挥手道,“什么话都能说,在这里没什么避忌。”
徐溥这才道:“以臣所见,双方抵达天寿山后,既没有合作选址,又互相攻讦,应该都有错,无非是谁的过错更大些罢了。”
万安连忙道:“徐侍郎,这里可不兴胡乱攀咬人,陛下刚驾崩,一切都应该以和气为先。”
“万阁老,以在下之意,孰是孰非必须得查明。”徐溥一脸正色,严肃道,“事关皇陵选址,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若是去选址的两方人为了赌气,贸然选了处衰位当作皇陵所在,却推说是风水宝地,这样的选址能采用吗?”
万安瞅了吏部尚书李裕一眼,好似在说,你也不管束你的手下?
就这么让他在这里发杂音?“臣还听说。”
徐溥又补充道,“怀公公已抵达京城,其为人处世素有经验,为何不倾听一下他的意见呢?”
这话就有点儿得罪韦泰和覃昌的意思了。
韦泰蹙眉打量徐溥。
心说,你这算什么意思?一个奉诏回京的老太监,到现在连官职都还没委派,你居然想让太子听取他的意见?中官到底现在以谁为尊?
你是不想干了是吧?
朱祐樘闻言面色一喜,随即疑惑地问道:“对啊,怀大伴既已回京,为什么没入宫呢?他几时到京师的?”
韦泰道:“回太子殿下,人已经到了,只是需要休息两日……”
“不用了。”
朱祐樘坚决地道,“赶紧请他过来,这次的事,我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
……
众人本来商议完就可以出宫。
却因为徐溥突如其来的建议,令他们不得不继续留在文华殿等待怀恩入宫。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见到怀恩到来,而此时有关皇陵选址的商议,可说是毫无进展。
“老奴参见太子殿下。”
怀恩见到朱祐樘后,显得很激动,直接就跪下来磕头。朱祐樘赶紧起身,绕过桌子下了玉阶,亲自把怀恩搀扶起来,动情地道:“怀大伴,你可算回来了。好久不见,你身子骨可还好?”
怀恩显得很激动。
眼前的太子,乃他亲眼看着成长,以前呆板木讷,唯唯诺诺,经常被人欺负。
而他为了维护大明的法统,一直坚定地站在东宫这边,尽力保护太子,维护太子的利益,最后甚至因此被先帝发配去守皇陵。
可以说朱佑樘能有惊无险地长大,怀恩功不可没。
眼前太子终于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他老怀甚慰的同时,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劳太子挂心,老奴一切都好。”
怀恩眼睛通红,哽咽道,“老奴惊闻圣主仙游,宛若晴空霹雳,肝胆俱裂……入京前后皆寝食难安……”
说到这儿,怀恩竟抱着朱祐樘失声痛哭起来。
在场的人也不由跟着抹一把眼泪。
万安一边装腔作势擦泪,一边在想,你这没卵子的家伙,此时装什么蒜?
原文在看!
当初先帝把你发配出京,你不恼恨?现在太子马上就要登基,把你召回来委以重任,你应该高兴才对。
要换作是我,现在指定心里偷着乐。
“怀大伴,快过来……你年老力衰,又兼旅途颠簸,想必力不能支……快给怀大伴搬一把椅子过来。”
朱祐樘回到御座上,向怀恩招手。
“不用,不用,奴婢站着就是。”
怀恩可不想承认自己老迈到不能动弹的地步。
但架不住太子对他太尊重了,最后还是任由内侍找来椅子,他挪步上前,施施然坐下。
如此一来,怀恩成为在场人等中,除了太子外,唯一有座位的。
要是换作别人,肯定会引起不满。
但这可是怀恩……
就算老奸巨猾如首辅万安,跟怀恩对视一眼后,都难免心中发毛。
想到当初怀恩在朝时,独自就把朝事给挑起来,所有人都被怀恩耍得团团转,那种压制力让人倍感无力。
甚至在怀恩离京后,朱见深还特意召集近臣开会,商讨之后有事应该以谁的意见为准,最后探讨来探讨去没个结果……一切就在于谁都知道,论治国能力,没人能与怀恩相比。
但也不能藉此就说怀恩乃朝中智计最高的存在,只能说当时,地位高的那些人,论能力没有谁比怀恩强。
当时朝中也是有能人的,但没爬上高位,又不能绕过阶层直接上位,才导致怀恩走后大明朝廷几乎到了无人可托以重任的地步,再后来……就是李孜省上位的故事了。
万安不由琢磨开了,老李咋不在呢?
有老李在,至少能对这老太监形成威慑……反正我是不行的。
朱祐樘道:“怀大伴,我们在商议给父皇皇陵选址的事情……这里有两份奏疏,你且看看。”
说完,朱祐樘也不避嫌,直接把两份奏疏交给怀恩。
怀恩许久没处理过政务,却丝毫不慌乱,接过来草草看完,就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怀恩道:“以老奴所见,这件事应该派人去彻查。”
万安皱眉道:“怀公公,你的意见,倒是与某人不谋而合,却不知该如何查起呢?”
“这风水之事,朝中又不是只有一两人懂,既然在皇陵选址问题上,钦命去办差的人给出两套不同的方案,那就应该找更多懂行的人前去勘探,提前不告知他们哪一处是谁选的,让他们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备选,让他们一同参详。”怀恩道。
朱祐樘听完,不由眼前一亮,赞道:“怀大伴言之在理。既然双方都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均觉得对方做得不好,那就让更多的人去查探,比较印证一番,那就知道谁在消极怠工了。”
“此计甚好。”
刘吉跳出来附和。
万安不由狠狠瞪了刘吉一眼。
好似在说,你不会在发现怀恩回来,还深得太子信任后,又准备转头投入怀恩阵营吧?
劝你别痴心妄想!怀恩办事能力卓绝自不必说,就说他不跟外臣往来这件事,当初就是铁板一块,这次回来应该也不会有所改变。
巴结怀恩……
等于白搭。
“那诸位,你们对此事还有什么旁的见解吗?”
朱祐樘又问在场其他人。
连怀恩都这么说了,万安、李裕等人也不得不屈服。
主要是反对不了。
怀恩的气势太足了,再加上所提的意见很中肯,既没偏帮倪岳,也没帮新贵张峦,等于说毫无倾向。
谁出来说话,难免会一上来就开罪怀恩,都觉得不值当。
“既无意见……”
朱祐樘站起来,朗声道:“那就多派一些人去天寿山。顺带……可以让倪先生和岳父他们回来了!这件事……暂时不要让他们知道,免得……会认为朝廷不信任他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