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柳七郎的婚事,
这天谢宇琛收到了老家来的信,族长说老家出了一件大事。
谢家族人因为谢宇琛当了大官,又结了一门好亲。
这些谢家族人就有些膨胀,自己的一个堂兄,因为仗着自己的势,他就有些得意忘形。
天天说要休掉媳妇,一个月前喝醉了酒,又把媳妇揍了一顿。
扬言要休掉媳妇,晚上睡着后,让媳妇把头砍了下来,把嘴巴也砍得稀巴烂。
现在那个堂嫂已经疯掉,天天嘴里念叨着,你们谢家要遭报应,一个个都不得好死。
县令派了捕快衙役下来,捕快衙役一番调查下来。
看着那疯掉的女人,都不愿意抓她,只对族长说,做人不要太狂,不然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现在谢家湾的人,好多都收敛了,谢宇琛也想起了,自己欠下杨琦仙的情。
也从父母口中知道,杨琦仙不愿意给自己做妾,当时听到这话,他气得要死。
不愿给自己做妾,难道她还想做妻不成?她拿什么身份与自己的媳妇比。
自己能让她做妾,也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没想到以前那个温柔的七仙女,野心还挺大的。
更让谢宇琛不能接受的事,还有父母亲打下的欠条,没想到杨琦仙,在给自己治腿的时候,花的每一笔钱都有记账。
谢宇琛心里难受的很,小七儿怎么能记账了呢?自己与她的感情,怎么可以以金钱来衡量?
这是亵渎自己和她的感情,如果她不让父母打这张欠条,自己以后有了大出息,一定会回报她的。
欠她的,自己也会给出一定的补偿,她在记账的方式,完全是在践踏自己的感情。
现在一年多的日子过去了,谢宇琛根本就没想要还,杨琦仙的这两千多两银子。
因为自己在京城,做了大官,又有岳父一家为依仗,还会怕杨七仙一个村姑吗?
何况自己不回老家,她杨琦仙也拿自己没办法。
现在看族里和自己大哥出的事,突然就觉得,自己做事情,是不能做的太绝了,不然墙倒众人推。
看来自己得想办法,弄一些钱,把杨琦仙这笔钱先还了。情这辈子,自己是没办法还的了。
那就只能先还欠的钱,只要把钱还了,杨家人可能就少一些怨气,结果还没等到谢宇琛凑够钱。
杨七郎外放已经归来,杨七郎是谢宇琛同一届的探花郎,但谢宇琛与这个探花郎,并没什么交集。
因为跨马游街,出席琼林宴的时候,这位探花郎并没有出现,听说他的未婚妻出事了。
私底下有过一次碰面,这位探花郎看见他,满眼的厌恶,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了这位探花郎。
后来才知道,这位柳探花,因为他人生的俊美,论才情比谢宇琛还略高一些。
因他比三甲中的其他两人,都更俊美,所以皇帝封了他为探花郎。
所以谢宇琛很自然的认为,探花郎是因为自己,抢了他状元的名头,谢宇琛很是高兴,自己的长相不如探花郎。
但他却不知,这是太子和皇帝的意思,不想把柳家人,全部暴露在人前,太子也跟柳炎郡,柳炎洲打过招呼。
想让柳七郎低调一些,因为两个叔叔都在京城,他如果还在京城,就太打眼了。
太子安排他先外放,去历练几年,归来刚好为自己所用。
柳七郎也不是因为他,夺了自己的状元名头才讨厌他。
当不当状元,都无所谓,何况太子已经给两位叔叔,说清楚了情况。
柳七郎是一看到谢宇琛就讨厌,没来由的讨厌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见他就讨厌。
而且还有一种冲动,想揍他,柳七郎归根于,是因为二嫂,因为谢宇琛背叛了二嫂的妹妹。
柳七郎的婚事,也是一波三折,先定的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国子监祭酒,很看好这个女婿。
本来是准备杨七郎大考完,来一个大小同登科的喜事,结果袁小姐去庙里,给杨七郎祈福。
不幸马车坠落山崖,等杨七郎从考场出来斯人已逝,因为未婚妻的离世,杨七郎连跨马游街,琼林宴都没有出席。
袁祭酒大病一场,后来杨七郎,袁祭酒,太子三方人马悄悄查证,竟然是大皇子搞的鬼。
大皇子娶妻,威远侯的孙女儿,大皇子想笼络很多朝中的重臣,正妃的位置,又只有一个。
其他很多朝廷重臣,根本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去给大皇子做什么侧妃,良嫔之类的。
想送女儿进大皇子府的,大皇子又看不起别人手中的那一点权利,你可以跟着我表忠心。
但还不能让我以侧妃之礼,收你女儿,最多有个才人、美人、的名头就不错了。
那些手握重权,又不愿意站队自己的,大皇子就只好用手段了。
想先毁了姑娘家的清誉,那时候,姑娘也只能给自己做个侧妃。
袁家小姐,本来是去庙里,为未婚夫祈福,被大皇子盯上。
大皇子没想到,袁家小姐被逼上绝路,宁愿赶着马车,坠入山崖,也不愿意,入他大皇子府,做什么侧妃。
大皇子的如意算盘落了空,还彻底得罪死了袁祭酒,但那是皇子,袁祭酒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当皇帝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气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摔了茶杯:
“这个畜生,他怎么敢。”
但祸已经闯下,皇帝还是得给他擦屁股。
于是,皇帝当即下令,要对大皇子处以五十大板的重罚,并将其禁足一年,让他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
安贵妃听闻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匆忙赶到御书房门外跪地求情。
她深知大皇子此番闯下大祸,但毕竟母子连心,她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儿子遭受这般严厉的惩罚。
贵妃就这样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跪在那里,苦苦哀求皇帝能够从轻发落。
然而,皇帝心意已决,并未因为贵妃的求情而改变主意。
最终,经过一整天一整夜的僵持,皇帝虽然稍有动容,但依旧没有完全免除大皇子的责罚。
只是将板子数减少到了三十大板,同时仍维持禁足一年的处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