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公元2009(1)
1泛论
新年伊始,笔者着手撰写这本酝酿已久的《千手拂云千眼观虹》。***在1911年出生的大学者中,最终敲定了上述六人。六人中,我熟识多年,并且经常保持联系的,只有季羡林先生一位。与杨绛,有过电话联络,而无当面访谈。不过,杨绛是热门人物,资料丰盈,又有钱锺书衬托,写起来不困难。钱学森八十年代初见过一面,他是共和国的英雄,资料汗牛充栋,可惜多是宣传性、学术性的,缺少细节,活生生的细节。钱学森内敛,不喜张扬,加上其工作的高度保密,一般人只是瞻之仰之,难得亲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有位华裔女作家,就是那个写《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写了一本英文的钱学森传记(在这个意义上,钱学森也是真正具有国际影响的一位),取名《蚕丝》。书中关于钱学森在美国期间的学习、工作,描写甚详。也许格于意识形态,大陆没有引进,倒是台湾出了汉译本,取名《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2009年元月中旬,笔者作美国之游,顺便寻找英文原著,未果,退而求其次,辗转托高雄的陈碧铃女士购得台湾译本。侯仁之呢,市场仅有一本陈光中的《侯仁之传》,其他材料,包括侯仁之本人的一些著作,都很难买到。好在侯先生家在北大,联系方便,笔者径直登门,承他的夫人张玮瑛和女儿馥兴帮忙,取得了若干第一手素材。至于陈省身和黄万里,两位大师已经仙逝,我只能是找到多少算多少的了。
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个人的资料多半已化作“公开的秘密”。2009年5月11日,笔者启动百度搜索,瞬间所得的相关网页,季羡林名下约为1,190,000篇,钱学森名下约为808,000篇,杨绛约352,000篇,陈省身约182,000篇,侯仁之约50,900篇,黄万里约36,800篇。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钱学森的人气远远领先。
顺便说一说,电脑这玩艺儿,陈省身应该没问题,钱学森呢,报道上没说,存疑,季羡林、杨绛、侯仁之肯定不会,黄万里呢,我问过他的女儿黄且圆,说是买过一台电脑,也狠学过,最终没能入门。
六位主人公,如今只有四位健在,让我们看看,在九十八岁的暮年,他们还能干些什么,以及又是怎样在影响周围的空气。
2百年树人
不正的思虑是长寿的最大敌人。要用温和、慈良、宽宏、厚重、缄默来克服自己心中的猛厉、残忍、褊狭、轻薄、浮躁,才可能做到心直虑正。
——活了九十八岁的何应钦如是说
季羡林:大幕徐徐落下来了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九十八岁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春节期间同儿子季承及家人,在医院过了个团圆年。季承的朋友、“中国烹饪大师”张春生得讯后,亲自做了几道拿手年菜,为季氏父子的团圆饭增香添味。
1月25日下午5时,**季羡林老人的病房里就年味浓浓,喜气洋洋。病房已宛如家庭的厅堂,东侧墙的腰际横挂起一条长长的红色“福”字剪纸串连。季老的床头也挂着一只憨态可掬的红色绒布小牛。对侧墙边放着一只方形的大鱼缸,一尾全身通红的大金鱼在水中悠闲游动。
房间中央,已经支起两张方桌,休班的病区护士长、护工,季老的家人、友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围在桌边包饺子。
季老当天格外高兴。他端坐在床侧的椅子上,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看着大家忙干年活,不时同季承夫妇、家人、友人、医护人员、身边工作人员说话、逗趣,融融亲、友,使房间气氛更显温馨可人。
17时30分,季老开始进餐,医院营养科特地送来了美食,季老向医护人员拱手致谢。季承见是甜品,示意缓缓再吃。张春生技师先奉上一道名曰:“全家福”的菜肴,并对季老说,里面的蛋是鸽蛋。季老用勺舀起鸽蛋品尝,并对张春生说,很好。吃完鸽蛋,季老对大家风趣地说,刘姥姥吃鸽蛋,一两银子一个。大家一时弄不明白。季承解释说,老爷子说的是《红楼梦》中的事,刘姥姥进到大观园,贾母设宴款待,刘姥姥使的是大观园里的镶金象牙筷,既沉又滑溜,她夹盘中的鸽蛋怎么也夹不住,后来总算夹住一个,快送到嘴边又滑落在地上。这时王熙凤对刘姥姥说,鸽子蛋贵着呢,一两银子一个。刘姥姥欲弯腰拾起来吃,旁边的丫头早已把鸽蛋扫走了。刘姥姥悔怨不已地说,一两银子连响都没响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