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 童年梦幻(3)

3.第一章 童年梦幻(3)

钱学森生于上海,落地不久便回到杭州。三岁时,父亲钱均夫到教育部任职,他也随父母迁居北京。六岁,进师大附小,与杨绛同年同校。钱学森是独子,个儿不高,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外表极像一个公子哥。客观说,钱学森具备公子哥的一切条件。但他家教严格,在母亲的培育下,两三岁,就能背诵上百唐诗、宋词,并学会用心算加减乘除。想当初,在客人面前表演背古诗,是小学森的拿手绝活。唐诗、宋词那玩艺儿,小孩儿未必懂,只能死记硬背,但她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长大了自然能慢慢消化,融会贯通,达于心,达于骨髓。

钱府不是贾府,钱学森不是贾宝玉。他从小就有志气,据说五岁时,能读懂《水浒》。一天,钱学森问父亲:“《水浒》中的一百零八个英雄,原来是天上的一百零八颗星星下凡的。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的,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变的呀?”父亲觉得这问题挺大,认真想了一下,回答:“《水浒》是人们编写的故事,其实,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像岳飞呀、诸葛亮呀,还有现在的孙中山呀,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们原本都是普通的人,只是他们从小爱学习,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又有决心和毅力,不惧怕困难,所以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钱学森听罢,大受鼓舞,他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钱学森聪颖过人,做事爱琢磨,爱动脑筋。上小学时,男孩子喜欢玩一种飞镖,它是用硬纸片折成,头部尖尖的,有一副向后斜掠的翅膀,掷出去能像燕子一样飞行,有时还能在空中回旋。钱学森是此道高手,他折的飞镖,飞得又稳又远,小伙伴谁也赶不上。有人不服气,拿过他的飞镖检查,看看里边是否搞了什么“鬼”。这事,恰巧被自然课老师撞着了。老师走过来,把钱学森的飞镖复原,让他重掷一次,果然飞得又远又稳。老师把学生召拢来,让钱学森讲解其中的奥秘。钱学森说:“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一点儿一点儿改进的。飞镖的头不能太重,重了就会往下扎;也不能太轻,头轻了,尾巴就沉,先是向上飞,然后就往下栽;翅膀太小,飞不平稳,太大,就飞不远,爱兜圈子。”钱学森的话,让小伙伴们大为折服:“鬼”原来不在飞镖,而在钱学森的心里——他就是“鬼点子”多嘛。钱学森的话,更让自然老师大为震惊:小小飞镖,里面有科学,钱学森无师自通,悟出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这小同学不能小看,他很可能是一个大科学家的料!是的,自然老师的眼力不错,假如要给童年的钱学森定格,这无疑是最好的镜头,题目就叫:小小飞镖能飞多远。

陈省身:天钟数学,**自由

陈省身诞生于浙江嘉兴,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南邻杭州,北接上海,东临杭州湾,是刘禹锡、陆贽、沈钧儒、王国维、茅盾、徐志摩、巴金、金庸等古贤今士的故乡。市区有“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南湖——这是不能不提的——1921年8月,在湖上一艘画舫召开的**会议,关系到尔后中国的命运,自然包括陈省身。陈省身出生的时候,王国维已在京师图书馆供职,郁达夫刚刚离开嘉兴一中,而徐志摩仍旧在读。在当日,这几人和陈省身风马牛不相及,如今回过头来,不能不承认是地灵人杰——尽管这是一句老话,在王勃《滕王阁序》之后已堕落为陈词滥调。

没有必要提陈省身的祖父,他老人家去世很早,陈省身压根儿没见过面。陈省身的童年,是在祖母的慈荫下度过的。祖母陈唐氏,名字大概是没有的,颇通文墨,培养一子三女,也都读书认字,这是陈省身最早的文化氛围。父亲陈宝桢(1889~1967),是甲辰年(1904)的秀才,是年十五岁,一个甲子后他回忆此事:“六十年前此甲辰,蓝衫著体倍生春。一时佳话传鸳水,二八韶华席上珍。”此处鸳水,乃南湖的别称。父亲虽然是旧知识分子,难得的是思想活跃,紧跟形势,在陈省身出生之后,以弱冠之年,“幡然改计学申韩”,考入浙江法政学校,是一个勇于进取、追求时尚的人物。母亲韩梅(1887~1945),生于商人之家,识字无多,勤劳朴素,淡泊无华。陈省身的启蒙教育,全仗祖母与小姑姑抓紧。两位旧式女子,新学是不通的,能教他些什么呢?不外就是认认字,读读书,再就是掰着指头识数。这里讲的书,无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课程不理想,方法更谈不上科学,要紧的是认了字,给了他眺望世界的窗口。儿童求知欲盛,记性强,祖母念经拜佛,陈省身也跟着学,久而久之,他能背出全部的《弥陀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千手拂云 千眼观虹――季羡林、钱学森、陈省身、侯仁之、杨绛、黄万里的人生比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千手拂云 千眼观虹――季羡林、钱学森、陈省身、侯仁之、杨绛、黄万里的人生比较
上一章下一章

3.第一章 童年梦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