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德国的殖民地扩张(2)

2.德国的殖民地扩张(2)

在俾斯麦执政的后期,德国国内的扩张思潮已经相当高涨,各种扩张主义的组织相继涌现:1882年,“德意志殖民协会”成立;1891年“泛德意志协会”建立,并宣扬“日耳曼民族优越论”,其口号是“普鲁士以国王为,德意志以普鲁士为,全世界以德意志为”,认为德意志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日耳曼民族有统治世界的能力。这时,德国各种扩张主义普遍认为,德国领土太小,缺乏空间,应从英法手中夺取殖民地,兼并小国,建立大日耳曼帝国。

德国的扩张主义主要是两个内容,其一是称霸欧洲,其二是在全球扩展殖民地。

独霸欧洲是大德意志帝国主义者的梦想,他们希望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士以及德国东部的奥地利等都纳入到德意志帝国的版图;另外,将法国、西班牙等变成德国的从属国。哈曼在《新路线》一书中说:“法国的三色旗在敦刻尔克、里尔、阿尔特莱特以及在南锡、吕内维尔、图尔和凡尔登尚未落到德意志鹰的脚下之前,德意志帝国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另外,在巴尔干地区,德国计划组织关税同盟,然后将中东欧的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以及土耳其等变成德国的附庸,“正如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创造了德意志帝国的基础一样,这个同盟也将创建一个大德意志帝国的基础……我们在世界史上做出重大决策的时机尚未到来。但我们必须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尤其是地中海地区的东半部为这一时机的到来做好准备……我们现在还不能同英俄抗衡,但我们要为将来谋取立足点。”为此,德国策划了“三b计划”(柏林·拜占庭·巴格达),修筑巴格达铁路,为将来通向东方的印度、遏制北面的俄国、控制英国的波斯湾石油作准备。德国的铁路计划是:汉堡-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索菲亚-君士坦丁堡,是一个宏伟的欧亚控制路线,如果计划真的得以实施,那么可以从柏林连通伊斯坦布尔直至巴格达,将德国与波斯湾连接起来,使西亚和波斯湾成为德国势力范围。

在海外殖民地方面,1876年时,英国殖民地面积225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达2。5亿人,为本土面积的110倍,人口则是8倍。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控制的势力范围达到世界的1/4。1876年,俄国的殖民地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590万,仅次于英国;同年,法国殖民地面积90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600多万;1899年,德国的殖民地面积只有100万平方公里,且殖民地人口稀少,资源匮乏,经济和社会不达。所以,德国工商业以及资产阶级阶层,甚至普通民众,都希望拥有英法俄那样广袤的殖民地。

在这种思潮之下,德国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扩张。在非洲,1884年,德国夺取西南非洲(纳米比亚),1885年建立德属东非殖民地。在太平洋,德国占领了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和新几内亚(伊里安岛)东北部。在东亚,德国将中国山东纳入势力范围。

德国在非洲也策划了同样宏大的殖民地图。其先要建立一个自大西洋直抵印度洋的中非殖民地,包括西南非洲、葡属安哥拉、比属刚果的一部分、德属东非、葡属莫桑比克等。如果德国真的在非洲实现这一殖民计划,那么整个非洲大陆的中部腹地、包括两侧海岸线都将成为德国的属地,德国将因此获得不计其数的农作物、矿产资源和市场。并且,这一殖民范围可以将英国的殖民计划拦腰斩断(英国制定了“两c计划”,即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纵贯非洲大陆的殖民计划)。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德国也要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和海军基地。

德国向海外扩张,自然是在挑战英国的地位。

实际上,早在1884年,德国在非洲取得第一块殖民地之后,就已经开始与英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1885年德国就成立了“德国东非公司”,意在对抗英国的“英国东非公司”。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挑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挑战
上一章下一章

2.德国的殖民地扩张(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