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娱乐八卦(5)
历史的面孔是严肃的,来不得半点的娱乐。***谁娱乐历史,必将被历史抛弃。看看庞统的娱乐行径,给曹操献出的“连环计”让曹操痛失祖国大一统的机会,当然这不是真实的历史,纯属罗贯中在娱乐庞统;给刘备献出三条密计,让刘备得了益州,却失了人心。裴松之评价庞统的计策是“谋袭刘璋,计虽出于统,然违义成功,本由诡道,心既内疚,则欢自戢,故闻备称乐之,不觉率尔而对也。”诚哉斯!不久,庞统的报应就来了,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而死,时年三十六岁。联系到后来诸葛亮的七次北伐,虽战绩平平,但自保有余,庞统的真实才干就值得怀疑了。
一代三国快男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那些背后的推手们却在一旁羽扇轻摇、怡然自得和大放异彩。徐庶尽管在曹操手下一句话也不说,却仕途顺利,官运亨通;诸葛亮更加不得了“武侯英名天下知”;鲁肃则顺利接了周瑜的班;其他南州名士多得到善终。唯庞统被娱乐至死,叹息!名气不代表真才实学,过度娱乐是要付出代价的,庞统用生命对此做了诠释。
三国徐庶一心只做“酱油男”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也禁不住莞尔。2008年的某一天,广州电视台曾就“艳照门”事件随机采访当地市民,一位胖乎乎的男生不屑一顾地说:“关我鸟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于是乎,“酱油男”一词风靡网络,成为一时笑谈。
无独有偶,三国时期,也有一位著名人物身上颇有“酱油男”特征,一生曾多次说过类似的话、做过类似的事,让人感叹历史当真无处不在,好像千余年前的事就生在昨天。这个三国人物就是后来“进曹营一不”的徐庶徐元直。
徐庶年轻的时候,不太喜欢读书,和大多数小伙子一样,偏爱舞刀弄剑,梦想着有朝一日做个有血性的侠义男儿。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终于有一天,路见不平,徐庶拔刀相助,出了人命官司,被官方缉拿归案。你猜徐庶是怎么对付官方的刑讯逼供的?他翻来覆去就说一句话:“关我鸟事,我是出来玩(打酱油)的。”大概三国时期的法律也讲究“冤有头、债有主”的游戏规则,如果当事人不说真实姓名,一时就定不了案。后经多方营救,徐庶才躲过了牢狱之灾。
经此一事,徐庶尝到了甜头,原来做个“酱油男”好处还真不少,起码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弃刀剑,访名师,遇到于己无关的人和事,就说“我是出来打酱油的”,通过多年的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名士。
徐庶天生就是一个“酱油男”性格,虽然在诸葛亮等好朋友的影响下,曾经做过一件让他毕生后悔的事,但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人生坐标,一心一意做起了“酱油男”。
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当时名士司马徽向刘备推荐徐庶,徐庶初始不肯,但好朋友的面子又不能不给,只好同意了。建安九年(204年),刘备出兵和曹操争地盘,留守许昌的曹魏大将夏侯惇带于禁、李典等出兵抵御。因刘表这家伙不仗义,刘备眼看就要吃亏,在这危急关头,徐庶搁下了自己的酱油瓶子,建议刘备放火烧寨,佯装退兵,于半路设伏以待曹军追兵。夏侯惇终于中计,损兵折将,败得很惨。徐庶这次没打酱油,却得罪了曹操,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祸事。
夏侯惇这小子吃了败仗,把责任一股脑儿全推到了徐庶头上,他对曹操说:“本来我军胜利在望,偏偏碰到徐庶出来多管闲事,原以为他是打酱油的,没想到他放了一把火。”曹操一听就来气了,吩咐手下把徐庶的母亲抓来,还威胁说:“再不打酱油回来,就杀了你的母亲。”徐庶无奈,只好向刘备辞行,并说:“刘使君,我徐庶天生就是打酱油的命,我有一位好朋友诸葛亮不爱打酱油,建议您去请他帮忙。”说完,拎起酱油瓶子头也不回就去找曹操报到了。
徐庶北上归曹后数十年间一心只做“酱油男”,不出谋也不划策,终日除了去军营点卯,就是侍奉老母,再不敢惹是生非了。做“酱油男”,让徐庶官做得越来越大,到了魏文帝曹丕主政时,徐庶已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了。做“酱油男”,让徐庶名垂千古,名声比谁都大,谁不知道有个歇后语叫“徐庶进曹营,一不”呢?就连位极人臣的诸葛亮也非常羡慕徐庶,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三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时候,听到徐庶归曹入魏后的经历,不禁大为羡慕,叹息说:“还是做酱油男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