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风雪之神
今天湖上的气温,-25°。
大雪纷纷,长风呼啸。
从高空看,因为雪的存在,风在湖面有了清晰形状,如流动的水。
而后在湖中心遇到一处旋涡。
这处旋涡吸引着周围风雪,越来越大,仿佛一块巨大白斑,旋转扩大,好似吞噬一切。
李前立于漩涡中心。
他只穿了保暖的内衣,外罩羽绒的长款军大衣,脚蹬高帮皮鞋,半长黑发风中乱舞。
没觉着多冷。
他脑中的弦疯狂震动,频率逐渐加快,试图引导天地间恒定的频率一起加速。
身周风雪旋转的也更加快速了。
“报告,西部高原发现危险级暴风眼正在形成。”
临近的一座气象观测站,观测员通过卫星观测到大地上气眼飞快成型,神情凝重。
此时本该派出飞机近距离观测,收集数据,
但不论有人飞机,还是无人飞机,此种天气都不敢起飞。
而华国大半的气象卫星都坠落了,
现在的这颗原本是科研用途,专门抽调过来观察高原上的气候。
高原降温很快。
南边的台风撞碎在山脉之上,巨大温差下,高原南部、东部极容易产生气旋,化作旋风。
此种旋风若跑下高原,便是一场恐怖寒流。
周遭工地、城镇全部受影响,需提前预警。
此刻,观察员只能看着,没有太多办法。
他第一时间把这个情况上报。
军机可以进入那里,只需一颗重型炸弹,就能平息风眼。
扼杀寒流于襁褓。
但很快,观测员收到回复,
暂时抽不出力量解决,命令他时刻关注风眼变化,一有离开高原,南下进入的趋势再行上报。
与此同时,处在太空的卫星,不止观测气象。
它本就是科研卫星,搭载了检测重力的设备。
科学研究部,某实验室。
房间中立着三排比人还高的柜子,闪烁各种颜色的指示灯,导线、光缆密布地面,还散落着纸张。
这是一处实验机房。
许多忙碌人影穿行于立柜间,检查和保存数据,做搬迁的最后准备。
科研人员将服务器中的数据备份,
这部分数据将采用陆路运输到堡垒城市。
服务器也是,但用飞机运输,以保证某条线路出现意外,数据还能复原。
忽然,角落的一位年轻人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眼睛瞪大,随即大叫起来:
“教授,教授!你快来看!”
周围忙碌的人,闻声抬头看去。
远处正检查目录的中年男子回头,扶了扶眼镜,走了过来。
年轻人回头,满脸兴奋对他道:
“教授,刚才突然出现一处引力混乱区域!”
教授快步过去,神色严肃,检查年轻人面前的屏幕,
几分钟后,他眼里也闪烁精光,学生没算错,
那么真的发现了引力异常偏移的地方!
偏移率0.38%!
“重新勘测这片区域的重力数据!”
教授说道。
更详细的重力勘测,往往需要多颗卫星配合。
“苏教授,我们只有这一颗能用……”
另一位围过来的学生指着屏幕说道,
他们的研究室,在搞重力研究,试图破解重力井形成原因,同时监控国内重力变化。
刚才便是一颗卫星发送的数据信息异常,被检测出来。
“再调几颗来……”
苏教授沉声道,
他现在的影响力,借几颗卫星搞研究还是可以的。
但,
“不好,异常引力场消失了!”
年轻人又惊叫一声。
与此同时,西南高原上,李前缓缓睁眼,脑中的弦逐渐平息。
湖面旋转的风,在他一念之间散开,大雪成团,扑通扑通下坠。
李前周身干净,不沾半点雪色,双手插兜缓步走出雪崩般的场景。
岸边机组四人缩一起探头张望。
几人佩戴口罩、护目镜,看不到表情。
机械师喃喃道:
“我嘞个乖乖。”
“风雪之神!”观测员惊叹。
“感觉首长越来越不像人了。”副机长斩钉截铁。
机长瞪了他一眼,骂道:
“闭嘴!”
副机长汗颜,呐呐道:
“我去打猎,整点新鲜的换换口味。”
说罢,转身穿上雪橇,往身后山林钻去。
李前没在意他们,一句感慨而已,
况且他自己都感觉自己非人。
回到帐篷,摸出手机瞅了眼,
蜃景中无事发生。
李前心头一动,准备斗地主,爽虐一整天。
结果斗地主运营方宣布暂停运营,重启时间未知,和很多游戏、软件一样。
李前怔了怔,瞬间感觉索然无味。
自己身怀神力,却不敢大大方方玩耍,玩个斗地主,现在也关服了。
十几万亿积分没了啊。
“哎……”
想到自己穿越重生,还没好好享受哪怕一天的生活,就被迫流浪,到处躲藏。
已经在大海、荒野中和四个男人度过一整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思乱想中,精力丝毫不见疲惫,
李前睡不着。
一直等到副机长返回,打了几只雪兔回来。
剥皮清理内脏,然后由机械师出手,整成麻辣味。
李前踩着点溜过去。
此时,天地边一片赤红,远方山影上亮起红霞。
这光芒之下,似乎就连风雪都按下暂停键。
太阳升起来了。
从南方。
“……”
蜃景中的暴雨,持续三天时间。
林宇早做好各种准备,同样处在无所事事状态。
大蜘蛛整天蹲在火堆边,
它好像喜欢上火焰的温度了。
第三天下午。
暴雨迅速收敛,乌云飘走,夕阳点燃了它们。
李前结束牌局,回到自己帐篷,开始操纵游戏。
让林宇带上铁链、磨具,前往高炉所在。
连日暴雨,滴溅的雨滴还是打湿了高炉,
不过整体结构没问题。
略做检测,李前开始装炉。
他直接把高炉从半腰处截断,放在旁边。
这款高炉设计之初,是可拆卸的。
随即清理炉底,加入木炭。
这些木炭选择基本燃尽木质的部分,不易污染铁水。
铺一层木炭,放一条铁索进入。
如是四成后,磨具所需的材料足够。
林宇将上半截高炉还原,又用黄泥封住缝隙,继续往其中加入木炭。
直至到达顶端。
防雨棚早就拆开,让林宇退后一步,交由蜃景观察。
几分钟后,专家给出‘合格’的评价。
李前点点头,点燃最上面的木炭。
而后返回营地,搬来风箱安装起来。
再将一截泥管连接到高炉底部通风口,黄泥清缝。
泥管另一端连接风箱出风口。
用大石固定住风箱,
林宇便坐下来开始推拉连杆。
空气连绵不绝灌入高炉,木炭燃烧,其中水汽蒸发,顶部开始冒烟。
十几分钟后,烟雾被橙黄近蓝的火焰取代。
“燃烧效果超过预计!”
专家组所有人,一起松了口气。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知识渊博,走在科技发展前沿的他们,需要全神贯注帮人造土炉炼铁?
“5个小时内,就能出铁水。”
“准备模具吧,温度足够,用第二种方案,直接引流铁水进去!”
十多位专家在线指导玩家炼铁。
李前在挂机,一边看直播,一边和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