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跨越三个世纪的传奇人生(1)
公元2003年10月23日。
美国东部时间的深夜。
这天傍晚时,天下了一场蒙蒙细雨;当夜幕拉下的时候,天穹格外的高,星星格外的亮。人们在地面一颗一颗地数着星星,冥冥夜空,曾给人多少神秘和遐想;蓦然间,一颗流星从天王星座间滑落,拖出一条长长的光的红尾巴,在天穹中划了个美丽的弧形休止符,消失在远远的天边。恰在这时分,宋美龄——这位被中、美两国人民共认的著名女士,在纽约长岛家中,在睡眠中的深夜,静静地无痛苦感地停止了呼吸,享年106岁,终于走完了她叱咤风云、跨越三个世纪的传奇人生路。
翌日,宋美龄的追思大会在她生前选择的豪华的费尔大教堂中举行。豪华的教堂进行了一番新的布置。宋美龄的遗体停放在万花丛中。被整容的红红面颊,风采依旧。在众基督教徒的赞美诗的朗诵中,在人们的声声祈祷中,她的灵魂升天化夷,还有她那遗体,全都交给她一生信仰的基督主。
宋美龄走了,走得悄悄,生怕打扰她周围的人。
宋美龄走了,走得匆匆,连自己的后事都没有时间交待一下。
一周前,宋美龄还在她的案前挥毫作画,那是一幅丹青牡丹画,栩栩如生。它画的不是红牡丹,倒是一幅白牡丹,白得纯真,白得透亮,白得质感,白得可爱。知人士曾说,蒋夫人宋美龄从不画白牡丹的,可是她在临终时的人生丹青交卷却是幅地地道道的白色牡丹,这也许是天意的安排,或是她对人生的所悟。
有人回忆说,蒋夫人在作白牡丹画时,娘家侄宋仲虎(三弟宋子安的儿子),带着当年遗族学校的三个子弟给老人家问安时,她说身体很好,没有什么不适。宋仲虎问她有什么事没有?有没有要交待的?也许老人还沉浸于她的爱画中,答非所问地说,人生万事皆为空,画画是我的第一要务。这画我要送一位远方的朋友,你看好不好?仲虎说,姑姑的画像姑姑的人一样,天下第一美。
听了下辈人的夸奖,宋美龄笑了,仲虎和他的三个朋友也都笑了。
姑姑留给宋仲虎的最后一面是她在作画——一幅白得质感的白牡丹。
宋美龄大限的前一天晚上,保健医生还问她今天吃得太少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她却说还好还好。医生劝她早点休息。谁知这一躺下,竟成了她人生的终点。
宋美龄驾鹤西去了,一生不甘寂寞的人终于寂寞了。
宋美龄驾鹤西去了,一生不甘人后的人终于人后了。
106岁,见证三个世纪,令后人不敢望其项背。
一生中,她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撬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影响白宫的对华决策。她的智慧和神秘决非一般。有人说,说她是中国总统夫人,倒不如说她是中国夫人总统更为贴切、形象。
正如高继民先生所说,美雅的姿仪,娇小的体态,敢于冒险的精神,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外交天才,政治家的狠毒的心肠却戴着微笑的面具,垂帘听政的秘书……这一切,竟那么真实地存在于一个女人身上。这就是前中国第一夫人的多面性格。
作为作者,我认为在以往的年代里,人们对宋庆龄知之较多,而对蒋夫人宋美龄则欣闻其名,未闻其详,宋美龄和她的宋氏家族被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揭开面纱,宋美龄向我们款款走来,带着传奇和动人的故事,带着不同凡响的阅历……
宋美龄,一位东方式的美女,少年、青年时代的她,娇艳异常,纯真活泼。美国的文化熏陶,美国式的教育,美国南方的水土,中西文化的背景,都使这位女性出落得与众不同。更由于她那宋氏家族的优雅高贵的血统,使她具备了贵族的风度和教养。后来,在蒋介石的不懈进攻下,经过了曲曲折折,终于是一朵鲜花插到了蒋氏的西服领口上。
宋美龄,一位外交家。凭着她渊博的知识、娴熟得胜过母语的英语和东方女性的魅力,宋美龄身穿别有空军徽章的旗袍,频频游历于南京——华盛顿——开罗之间,为蒋介石的军队募集来大批美金,为抗日的中国赢来国际同和支援。当然,随着战争性质的改变,宋美龄终于落魄白宫,泪洒太平洋这是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