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4章 任家大房团聚了
这母子三人正是任家大房挂念多年一直在封地未归的蓉姐儿以及一双儿女,七年前那一别,孩子们都六岁了,也懂事了。
这时外头传来马蹄声,总管事在车外小声说道:“守将大人来了。”
听到守将大人之名,蓉姐儿也忍不住挑开了车帘子,她已经猜到是谁赶了来,果然看到马背上激动的人,露出欢喜的眼神。
顾谨言骑马来到马车前,看到车内母子三人,顾谨言也有些激动,说起来,也是亲戚关系,蓉姐儿该唤他一声姨父,只可惜没办法听到这一声呼唤,但从蓉姐儿同样欢喜的眼神里还是得到了欣慰,这孩子即使去了齐城,这么多年了,仍旧没有忘却他这个故人。
“如此,就由姨父亲自护送你们回贤王府去。”
顾谨言拉住缰绳,吩咐守城军放行,这就护送着车队入了城。
围在街道两边看热闹的百姓,有不少人不知情况,有人好奇问着,知道当年往事的老街坊,不免得意说道:“你们定是不知这车队是何来历了,你们看到那面旗子了么?”
众人看去,有走过江湖长了见识的人答道:“那不是褚国来的人。”
先前的老街坊给那人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说道:“知道这旗子的来历也不多,至于这马车上的人,老朽估计定是那位曾经和亲的清平县主没错了。”
“而且这位归京,身边跟着的两个孩子,定是褚国国君的大子大女。”
众人听了,倒吸一口气,当年清平县主和亲一事可是惊动了整个京城的,可是当年的褚国国君早已经在三四年前下落不明,如今褚国当政的可是他的胞弟。
这么说来,这清平县主生下的两孩子,岂不是地位尴尬,褚国皇室怕是第一个想杀的是他们母子三人吧,可他们不仅平安活着,如今还敢离开封地远行,看来清平县主也是厉害呢。
从封地齐城到燕国京都,这千里迢迢的路程,母子三人到底是怎么走来的,自是无从知晓,但是连普通百姓都能看出来的问题,这对母子三人所处的境地可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艰难。
蓉姐儿的马车到了贤王府外,贤王府中众人激动得出来迎接。
任广田夫妻二人更是头一个出府的,看到马车上下来的母子三人,沈秋梅已经满脸是泪,她家大女儿不仅回来了,还带回来两孩子,母子三人皆是平安,她终是安心了。
蓉姐儿看到爹娘,也是没忍住落下了眼泪,亲人相见,什么隔阂什么疏离感皆不复存在,蓉姐儿还像未出阁时朝母亲奔去,最后在母亲怀中哭了。
这七年里,蓉姐儿独自抚养一双儿女,又以女子之身守住了齐城,母子三人还能平平安安,她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再千难万难,她都不曾落下眼泪,便是丈夫李诚四年前失踪,她亦是不曾流泪的。
可今日见到母亲,蓉姐儿再也无法控制,将这些年的辛酸都哭了出来。
沈秋梅抱着比自己高的女儿,也是哭得稀里哗啦,看到人都忍不住抹眼角。
送马车而来的顾谨言最是见不得这场面,也没有打招呼,悄悄地离开了。
此刻从里头出来的二房夫妻见此情景,令二人想到了自家女儿丑奴,也不停的抹起了眼泪,还是任广江恢复理智,上前劝道:“先进屋,外头这么多街坊看着呢。”
提醒了大房一家,只得忍住哭泣,一家人回了屋,府门关上了。
阿奶病重,不管千难万难,蓉姐儿皆是选择带儿女回娘家见最后一面。
此时母子三人站在任婆子的床边,沉稳的大儿子李耀祖,这会儿也上前握住老人的手落下了眼泪。
至于小女儿李婉儿,更是被母亲抱着,伏在母亲的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这一双儿女初次见到外曾祖母,并不是陌生,反而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牵绊。
任家人见这场景又再次落泪。
床榻上昏睡不醒的任婆子,一直以来由人照顾着喂着流食支撑着生命,一直以来不管怎么呼唤着,也不见有什么反应。
可今日床榻上的任婆子,却在母子三人的哭泣声中,眼角竟然落下眼泪来。
站得近的沈秋梅第一个发现的,她震惊的开口:“娘这是落泪了。”
众人大惊。
杨冬花立即开口:“要不咱们再去宫中请韩先生来一趟。”
任家人都有这心思,唯有蓉姐儿抹干眼泪,将婉姐儿送到母亲的怀中,朝众人摇了摇头,并在母亲手中写着,她想单独跟祖母待一会儿。
杨冬花还想着去请韩先生,被清醒了的任广田劝住了,事实上韩先生上一次来过了,也说了情况,现在再去,只会为难韩先生,药石无医不是医者之错。
众人出去了,独留蓉姐儿坐跪坐在床边,握紧着祖母的手,在她掌心一遍又一遍的写着几个字。
任婆子的眼泪沾湿了枕巾,好半晌才停止落泪,她在接收到蓉姐儿要告诉她的话后,努力挣扎着想与命运做斗争,却最后失败,只有手指微微动了几下,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
蓉姐儿却是伏在祖母的手臂中哭了。
谁也不知蓉姐儿在任婆子的掌心写了什么,但是自这日后,再有大媳妇沈秋梅给任婆子喂流食,任婆子努力的吞咽着,求生的欲望在此刻极为强烈,这让沈秋梅看到了希望。
清平县主归京的消息传开,贤王府突然送来不少请帖,皆是邀任家人去吃宴的,什么赏花宴、岁试宴、寿酒、婚酒等等,各种由头,一时间任家人又成朝中香饽饽。
七年了,贤王府平静得不像勋贵人家,府内已经好久没有收到过请帖了。
然而所有的帖子皆被沈秋梅给拒了,七年时间无人探问,一朝清平县主归京,就套起了近乎,这种酒肉宴不去也罢。
蓉姐儿自然是听母亲的话,母亲向她诉说着贤王府这些年的尴尬窘境,更无可能与这些趋炎附势之辈结交了。
随着大房的团圆,二房夫妻的心头更加的难受,任广江见媳妇难过无比,又考虑到母亲病重,最后还是违背皇上旨意,向皇上递上辞呈,不曾皇上准许他先处理家中事务,待完事后再去往岭南上任。
任广江见皇上非要他当这个六品官员,也只好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