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齐聚武昌
等顺军打扫完战场,天已经黑了,李锦下令除了军中斥候在外围巡哨,还有一些看管俘虏的将士,其余人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就撤军。
大战过后,李锦想简单的犒劳一下将士们,所以当晚顺军营中水泡饭和烧饼敞开了吃,军中伙头兵还把被打死的战马肉剥下来,煮了肉汤分给众人泡饼。
尽管马肉口感非常柴,越嚼越费劲,但是历经大战还能活下来吃肉,也就没人在乎好不好吃了。
甚至就连嘴被打烂的博和讬等人,每人都分到了一碗肉汤。于永绶和张应梦两人,基本上就和顺军军官一个待遇了!
第二天一早,送李友带兵去富池口周围布防以后,李锦又让袁宗第先行走水路去荆州,接高皇后、李自敬、田见秀等人,到武昌与众将汇合,共同商讨大顺未来何去何从,然后大军才拔营返回武昌。
由于从大冶到武昌的道路先前已经被顺军破坏,现在还是一片泥泞,不到两百里的路程,大军走了快十天才到达武昌。
一直驻守江北黄州府的张鼐,竟然带着大顺的丞相牛金星,还有汉阳之战逃脱的徐勇、韩文一同返回武昌,只是此时大家都忙着处理军务,没时间管这些人,李锦就命人把他们关在大牢,与佟养和、李栖凤做伴。
大军陆续回到武昌以后,城中因左良玉的破坏,到处都是空旷之地,大军就驻扎在城内休整。
期间收到杨彦昌遣使来报,冯养珠留守襄阳,自己率兵攻郧阳。但是郧阳巡抚徐启元和花关索王光恩兄弟三人,拥兵万余据守郧阳,大军攻郧阳不利,正在与守军对峙,请求派兵支援。
郧阳山区自古以来盛产反贼,成华年间就有流民在郧阳山间,两次起义,还建号称王。明军击败流民起义后,才设立郧阳府和湖广行都司,附郭郧县,郧阳府的城墙也由朝廷拨款督办,倚山川之险,可谓固若金汤。
襄阳建政以后,李自成、刘宗敏和路应标多次率军攻郧阳,都被时任湖广按察使的高斗枢、郧阳知府徐启元和总兵王光恩兄弟击退。
现在杨彦昌率兵万余进攻郧阳,拿他们没办法也正常。
只是马上田见秀他们就要到武昌,李锦想等顺军高层碰个头,一起订个方略以后,再派援兵进攻郧阳和南阳。
又等了两天,袁宗第从荆州接高皇后,李自敬,还有岳侯刘世俊、泽侯田见秀一起,到了武昌。这些都是李锦的长辈或者是顺军的老人,他亲自去码头迎接,把他们安顿在佟养和的湖广总督府里。
把他们都安顿好以后,李锦又张罗着在城中设立李自成的灵位,在高皇后的带领下,大家一起祭拜李自成。随后李锦把大家迎进正堂,高皇后上座主位,其余众将分左右落座。
李锦先开口说道:“去年咱们三路东征攻取北京,那时咱们大顺真是兵强马壮所向披靡,但是在山海关遭到吴三桂和鞑子的连番攻击,损失惨重。而后鞑子一路尾随追击,前明众将降而复叛,咱们屡战屡败,连陛下都阵亡了!”
说到这里,刚开始还相互交谈的众将,都沉默不语,高皇后甚至还开始抽泣。
“好在咱们又聚在一起了!从陕北撤退的路上,我就经常和李友、田虎他们说,现在形势再差,还能差的过在商洛山中,只剩下十几个兄弟的时候?”
“陛下驾崩了,皇后和咱们大伙儿都还在,大顺就还有希望!”
打完鸡血,就该说些实际的了,李锦继续说道:“眼下大家各自统领本部兵马,分散在湖广,也不是长久之计。可是陛下阵亡时,又没来得及指定,由谁来统领大顺的这十多万部众。我想请皇后主持大家商议,推选出一个主事之人,带领大家继续抗击鞑子,陛下报仇!”
这话李锦说出来虽然有自荐的意思,但是他又不得不说。李自成没留下儿子,现在大顺军中只剩下一个三弟和一个侄子,推举主事之人,肯定就是从他们两人之间选一个。
如果他不说的话,大顺就真像历史上那样,十多万兵马变成一盘散沙,慢慢被清军消灭。
这时坐在主位的高皇后擦了擦眼泪,站起来说道:“锦哥儿说的对,皇爷已经驾崩,但是大顺还有那么多兵马百姓,诸位将军要为他们谋个未来!”
“老身是妇道人家,本不该参与这种军国大事,只是希望众位将军齐心协力,切莫像明廷一样,因为拥立之事,再起纷争,让外敌有了可乘之机。”
这时田见秀起身,从怀里掏出一方玉玺,呈放在高皇后面前,对大家说道:“皇爷撤离武昌时,把从明廷缴来的玉玺托付给我,眼下皇爷已经阵亡,所留至亲只有三千岁和亳侯两人,今后无论他们谁掌印,我田见秀都愿听其号令!”
高皇后对着田见秀点了点头,接下玉玺。田见秀在军中资历甚深,他把拥立的人选,框定在李自敬和李锦二人之中,众人都没有异议。
随李锦南撤的贺兰、牛成虎、田虎等将领,早就归李锦指挥。田见秀话音刚落,他们就嚷嚷着要让李锦接印主事,却被李锦压了下来。
这事军中几个侯爵制将军和兵马最多的刘体纯,都还没有说话,李锦必须获得他们的支持,才能统率所有兵马。他可不想因为强行上位,闹得本就不多的顺军,分崩离析。
李自敬麾下现在已经没有兵马,看见这么多人支持李锦,自然不敢在争大权。所以开口劝大家:“我等前不久还准备与佟养和或者何腾蛟和谈,亳侯带兵到了湖广以后,才给我们打下一片立足之地,若非亳侯,大顺现在已无寸土!”
“而且亳侯也是先父长房长孙,无论比战功或是论血脉,理应由亳侯承继大顺基业,为陛下报仇!”
李自敬推荐李锦,自己放弃了继承权,其余众将纷纷点头。李锦为大顺立下不少功劳,似乎由他上位,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