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包拯成了“网红”人物
“包大人好。”
“包大人好。”
……
包拯总觉得最近同僚怪怪地,对他格外的热情,还总拿眼神觑觑他,眼中有他读不懂的意味深长。
包拯:?
还有人一见他,就情不自禁地有节奏的“当当”,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还有一天,他下值时碰到了同僚和他六岁的儿子。
包拯以为是小孩子下学了,来这儿等父亲下值,好让父亲带他上街买好吃的。
碰到了,出于礼节,当然就要打个招呼,问候一下。
同僚就跟他儿子说:“这位就是你仰慕已久的包拯包大人,你得叫包伯父,快给伯父见礼。”
虽然孩子乖乖地见礼了,但是打量他的眼神里写满了明晃晃的质疑,好像在说:“这能是包大人?我爹是不是看我年纪小就糊弄我?”
包拯:?
后来,来衙门前打卡的小孩儿越来越多,看到他,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包,都拥有着同款质疑的眼神。
包拯就有些懵圈了。为啥人人都对我感兴趣呢?
此时,包拯的长子包繶已经十三岁了,生得是眉清目秀,是个俊俏的书生。
最近他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为什么,同窗总爱跟他打听自己的父亲。彼此还挤眉弄眼的,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
还是包繶的一个好友偷偷告诉他,想知道原因,休沐时去金明池小公举儿童集市转悠转悠。
包拯家的家风很好,虽然包繶是独生子,但是包拯一直对他要求严格,没有过分溺爱,把包繶教育得很好。
包繶绝对是个三好少年,温和有礼,认真努力,听话懂事,勤俭节约……
堪称官二代中的典范。
通常他都是按部就班地过两点一线的生活:家和太学。
几乎没有什么娱乐生活。一方面是因为他读书勤勉,没工夫出去浪;另一方面是因为囊中羞涩,没钱浪。
虽然此时包拯是三司户部判官,官不大,却是个有油水的肥差,但是因为包拯是个清官,两袖清风,家中日子寒素。
所以包繶并不知道金明池现在有了一个名声大噪的“小公举儿童集市”。
包拯和小公主举办得“小公举儿童集市”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原来是因为福康公主在电影院里播放了电视剧《包青天》。
怎么会想起来在儿童影院播放一部电视剧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某天,一群小屁孩儿在福康公主的电影院看熊出没,一个个笑得傻兮兮地。
老板福康公主这时非常傲娇地说了一句:“幼稚。”
人都是越没什么越渴望什么。在小屁孩儿时期也不例外。
小屁孩儿最讨厌别人说他们幼稚,最喜欢像大人一样装成熟。
小屁孩儿们就不服气了:“请问公主殿下,我们怎么就幼稚了?”
福康公主傲慢地说:“动画片都是假的,是糊弄小孩儿的,你们还看得津津有味儿的,不是幼稚是什么?”
虽然小朋友们觉得熊大熊二很有趣,但是为了不被划分在幼稚的范畴,也都梗着脖子说:“我们是没有看的,才看这个,有本事你拿出来不幼稚的?”
福康公主傲娇地说:“你们擎好儿吧。”于是她播放了《包青天》。
为啥是《包青天》呢?因为这部电视剧老少咸宜,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福康公主在老张家看得非常上头。
尤其是听说这么优秀的大官儿竟然是她爹的臣子,那自豪感爆棚啊。
她还拉着小公主一起玩儿包青天主题的过家家游戏。
小公主假装是包青天,因为她和电视剧里的包青天一样,都是圆滚滚的肚皮。
她则假装自己是武功高强、英俊潇洒的展昭展护卫。
小姐妹还因为抢展护卫这一角色干了一架,绝交了整整两个小时。
小公主觉得“虎妈无犬女”,她干妈是武力值爆表的张悦笙,她又是跟干妈练过的,自然也是“身手不凡”,和展昭的形象非常贴合。
福康公主:你胖,没腰,不适合展昭。
一下子就踩到了小公主的雷区。小团子就化身成小炸弹了。
后来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不是后来《包青天》系列又出现了一个牛逼拉丝的人物赏金猎人小英雄艾虎,也是非常飒的。
赵宗实当包青天,高滔滔当公孙策,小公主当艾虎,福康公主当展昭,这不就正好了么。
这部剧吧,其实苗昭容在播放完《白娘子传奇》后考虑过。但是被宋仁宗墙裂制止了。
为了衬托包青天铁面无私的形象,把他塑造成一个不辨是非的昏君,太有损形象了,这必须得禁。
但是福康公主呢还是个八岁的小朋友,又是个公主,一直养得天真浪漫,没有经过帝王心术的培训,哪里想那么多?
这不就漏风了嘛。
小公主的“小公举儿童集市”是有门槛儿的,不是谁都能进来的,而是只允许十二岁及以下的孩童参与买卖,不分贵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年龄是卡在了小学生的线儿上。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都有强烈的分享欲,爱跟家长分享自己遇到的新鲜事儿,也爱跟小伙伴儿显摆,这不就把包拯的影视剧形象给传出来了吗?
小朋友们好奇心爆棚,都想看一看真正的包拯是不是像电视剧演得那样,长得跟黑炭似的,头上还有个月牙。就闹着要看真正的包大人。
所以包拯就被当成了类似现代的“网红打卡地”,总会偶遇等父亲的孩子。
当然,这仅限于高官家的子弟,平民家的早都被两巴掌镇压了。
至于宋仁宗,是个无足轻重的配角,自然没被小朋友放在心上。充其量小朋友给父母讲剧情地时候,说一句“那个皇帝可笨了呢”,一带而过。
毕竟小朋友的关注点只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其他的都不会关注。
大人虽然也被勾起了兴趣,听得抓心挠肝的,因为有年龄限制,他们进不去,白好奇。
宋仁宗要是知道他“英明神武”的形象是这么保住的,不知作何感想。
至于传到包繶耳朵中,那肯定是因为同学有大嘴巴的弟弟呀。
现在小公主的集市周围,经常围着一群支棱耳朵的群众,已经成了一道风景。
包拯家的门口,总有人有意无意地经过,地都磨薄了一层。
福康公主播放《包青天》的时候,恰巧是老张一家去洛阳赏牡丹的时候。
洛阳牡丹的盛花期是四月二十一号左右。老张媳妇儿就稀罕牡丹的雍容富贵,所以他们决定去那边溜达两天。
所以福康公主播放《包青天》,老张他们并不知情,否则高低得拦住她。
在后期,把奶油小生变成包黑炭,把仁宗塑造成昏君,这对社会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在当世,就容易产生误导。
而且也是对人的不尊重。
等回来的时候,事已至此,也就破罐子破摔吧。如果强行禁播,反而会让人起疑,觉得这里面有事。
只是在开播前,屏幕上先打出一句话:本故事纯属虚构,不要对号入座。
没想到包拯带儿子找上门来了。
且说包繶从同窗口中得到了提示,他默默记在心中。
晚上回家就跟父亲提出,想要在休沐的时候,去金明池走走,散淡散淡。
包拯最近被看得发毛,却不知道症结所在。向同僚打探,同僚也跟他透露了关键词:“小公主”,“金明池”。
父子俩这是想到一块儿去了,自然一拍即合,约好了等包繶休沐,一块去。
小公主的小集市动静不小,其实朝堂上早有争议,却被宋仁宗给压下来了。
虽然包拯在大宋,就相当魏徵在大唐,都是直言敢谏的主,一言不合就开怼,经常用唾沫星子给宋仁宗洗脸。
但是这次,他没急着发表意见,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使不涉猎自身,他也打算去小公主的小集市上去看看。
看到包拯领着一个俊秀书生出现在“小公举儿童集市”门口,老张心虚地用脚扣着三室一厅。
“包大人,这只是同名同姓的巧合,我这么说你信吗?”老张尬笑了两声。
包拯大度地笑了笑说:“老神仙不必如此,包拯并不介意。不知包拯是否方便进去参观参观。”
就在这时,福康公主播放电影的帐篷里传出了“当当当当当当当……噔噔……”
包拯:曲子咋听着这么耳熟呢?
再仔细一听,这不就是平时同僚在自己耳边常唱的BGM嘛。
如果包拯知道BGM这个词汇的话,他一定会这么想。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包拯听到这里,暗忖道:“同僚经常在我跟前当当,难道这个包青天是说得我?要是我真如歌中所唱,在开封府中当府尹,必定也如歌中所唱,当一个铁面无私的青天大老爷。”
不得不说,难怪包拯在百姓心中形象高大,能够青史流芳,人家这觉悟就不是一般的高。
在种花国里,除了不是人的贪官污吏,大奸大恶,就没有不景仰推崇包拯的。
老张也不例外。否则也不会第一次来大宋赴宴,就点名要包拯作陪。
但是对于包拯提出的参观要求,却被老张正色拒绝了。
“包大人,您最是奉公守法,当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为了避免大人跟着瞎掺和,小公主在开办集市时早有规定,除了安保人员外,只允许12岁以下的小朋友来往买卖。”
“不是我不给包大人您面子,而是一旦我给您开了这个先河,规矩也就失去了约束力了。”
“您不可以,但是您身边的小伙子不到十二岁,他可以。”
老张说着,指了指包繶。
没想到包繶上前做了个揖说:“回神仙爷爷的话,小子今年13岁了,也超龄了。”
因为包拯两袖清风,所以家中终日粗茶淡饭,包繶有些营养不良,所以长得瘦小。这是为什么老张觉得包繶不到十二岁的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得不说,不愧是包大人的儿子,这人品就是高尚,不会蒙混过关。
“呵呵,那你也不能进。”老张尬笑两声说。
老张拿出一个瘪着的充气沙发,用蓄电电泵充好气,请包拯父子俩坐下。
“这小伙子是你什么人呐?”老张问道。
也不怪老张不敢认,在后世,虚构的侄子包勉可比亲儿子有名多了。
“犬子包繶。”
老张打量了一下包繶,一瞅这孩子就生得单薄,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肯定是因为读书辛苦,家里伙食又不好,耽误孩子长了,瞅着就让人心疼。
当包大人的家人,也是不容易的。吃不好穿不好不说,还容易被送上虎头铡。
老张同情心泛滥,然后包繶的手中就被老张强塞了各种各样的吃食。
“爹。”包繶无措地叫了一声包拯。
还没等包拯回答,老张就故意虎着开口说道:“爹什么爹,大小伙子了,还爹爹爹的,跟爹宝男似的。我拿你当自家子侄,别跟我外道,我要生气的。”
种花国的人,有时候就会正话反说。
包拯说:“既然是老神仙赐予,那就收下吧,别忘了谢谢神仙爷爷。”
包繶整整齐齐地把东西放在一旁,恭恭敬敬地起身给老张行了个礼说:“多谢神仙爷爷赐予。”
还没等老张和包拯攀谈,小公主就跟个小炮弹一样冲进老张怀里,撒娇道:“脑耶,小脑斧饿饿,饭饭。”
老张拍了拍她的小屁股说道:“有客人呢,没规矩。还不给包大人问好。”
小公主立刻乖乖地站好,给包拯行了个礼,奶声奶气地说:“包大人好。”
小公主的礼仪,是老张亲自教的,因为没有下过苦功夫,就是照猫画虎,所以不是十分标准,但大差不差。
老张教礼仪时跟小公主说,在家她怎么都行,因为家人爱她,会无条件包容。但是在外人跟前,还是要装一装的,因为外人都是指责别人,快乐自己。
小公主记得很牢。
慌得包拯和包繶赶紧起身还礼不迭:“公主殿下,使不得,折煞微臣了。”
小公主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她抬起小脑袋瓜,好奇地打量起包繶:“介个漂酿的大嘚嘚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