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朱元璋的凤阳豪华皇陵、大明第一次高考
大中帝国二年(1399年)五月初九,上午,龙江码头上。
朱英满脸微笑的对着朱樉、朱棡、朱棣...等人问道:“叔叔们,你们以后子弹、炮弹不够发电来,我让西厂负责送货上门。”
“嗯,爹、大哥、大侄子我们回去了。”
朱元璋点头道:“你们记住,别给咱老朱家丢脸。”
“再会。”
目送他们分别登上自己的船队后,朱英拉住欲走的朱元璋。
“臭老头,走去你的搞的凤阳皇陵看看是个什么样!坑了我那么多钱,还有抢了叔叔们那么多钱,我非常有兴趣去看看你修的新皇陵到底怎样。”
“哼!臭小子,什么叫抢钱?你小子自己什么样,你自己不清楚?”
朱标插话道:“走走,爹,我也想去看看。”
朱元璋一脸得意的开口:“行,咱就带你们去好好瞧瞧。让你开开眼界。”
刚登上船,朱卫国就开口问道:“曾爷爷,你的金币搬过去了吗?”
朱元璋回头看着跟上来的朱标、朱英连忙对朱卫国嘘声,“嘘...!小孙孙别说话。”
“嗷。”
就这样爷孙四人带着毛镶等侍卫、锦衣卫从龙江码头乘船过江后坐火车前往凤阳府。
来到凤阳新皇陵前时,朱标、朱英父子看着面前的巨大城门惊讶。
“爹,你到底花了多少钱?修建这么一座新皇城?”
“我去,臭老头你这是想在凤阳修新陪都?”
朱元璋看着工人们还在施工的大门,满脸得意的带路,“没花多少钱,走咱带你们去看看。”
“曾爷爷你......”
朱卫国刚开口就被朱元璋打断,“小孩子别说话。”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入新皇陵。
刚走到奉天殿门外,朱标、朱英就看见里面正上方有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的连体石雕像,两边还有朱元璋开国时的文臣、武将。
看着自己的雕像,朱元璋洋洋得意的对着父子二人开口:“怎样?咱的这石雕威武不?旁边还有你娘、你奶奶的雕像。”
朱元璋带着目瞪口呆的朱标、朱英、小朱卫国进入大殿。
“这是徐达、这是常遇春、这是李善长、这是汤和、这是邓愈、这是冯国用、......这边是刘基......”
朱英看着一尊尊石雕像,吸了一口冷气:“我勒过去!臭老头光这不是新皇城?是你修的新皇陵?”
朱元璋得意的大笑:“哈哈...没错。”
小朱卫国看了一圈,“曾爷爷,怎么没有我,也没有爷爷,也没有爹?”
朱元璋对着朱卫国开口:“你爷爷和你爹不在这边,一会咱叫人弄一个小孙孙的雕像放在曾爷爷、曾奶奶中间。”
朱卫国开心的拍着手掌,“好耶,好耶...我也有雕像咯。”
一行人在奉天殿看了一圈,朱元璋兴致勃勃的挥手喊道:“走,去后面看。”
过了奉天殿后,看到道路两边一个个巨大的各种神兽的守护雕像,这得花多少钱?
朱英实在忍不住开口:“臭老头,你你...你搞那么奢侈作甚?”
“咱花点钱怎么啦?咱又没搜刮民脂民膏!还看不看?”
“看,继续走。”
朱英跟着朱元璋看得心惊肉颤,这臭老头太能花钱,四周还有繁多的大大小小石雕,妥妥的奢侈、浪费。
来到享殿门口就看见里面几块约九米高、三米宽的巨碑,碑下还有一个大乌龟(霸下)驮着。
朱卫国看着一只脚就是自己数倍大的霸下惊叫:“哇...曾爷爷这石龟好大好大呀。”
朱标仰头看着巨碑,“爹,你好奢侈。”
朱英伸手摸了摸巨龟的腿,“我勒个豆豆哟,臭老头你这得花多少钱让人运来这么大的石头?”
朱元璋看着碑上的记录大笑:“哈哈,这些不用臭小子你管。”
朱英看了一会记录,是从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开始记录,当然也有提了一嘴自己出生时有什么什么异象,大致意思就是自己乃天选之人。
看到后面一块上的记录,问道:“等等,臭老头!上面记录的开疆扩土的战争都是你的功劳?我的事迹呢?一句没提?”
朱元璋一副臭不要脸的模样喝道:“呔!你这个臭小子也想抢咱的功绩?门没有,窗户也没有。”
“......”一旁的朱标直接无语,因为自己和好大儿在辽东三万卫的战役也被这老头占去。
随后爷孙俩围着巨碑边看别争吵。
毛镶等锦衣卫、侍卫都不敢出声,就这么静静的跟随。
一行人逛了许久天快黑才来到地宫门口。
此时地宫门口有数量庞大的工匠进进出出,见到朱元璋等人过来也没空行礼。
朱元璋早就下过令,无需行礼。
里面灯火通明,还有风扇不断的往里面送风。
一行人走入地宫,下了好一段路后,朱英再次骂道:“靠!臭老头你要挖多深?感觉现在至少有二十米深,而且还没看到真正的地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毫不在意的大笑:“哈哈...不要在意,咱这不是为了防盗吗?”
换作以前朱元璋也不敢让人挖那么深,毕竟没空气会死人、渗水也会死人,这不有朱英给他创造了条件才敢这么深挖。
朱卫国听过朱元璋说过,以后会在地宫里一直睡觉,这才仰着小脑袋询问:“曾爷爷,这就是你以后和曾奶奶睡觉的地方吗?好冷呀。”
朱元璋摸着他的小脑袋笑道:“哈哈,冷点好冷点好。”
“哦,到时候小孙孙让我爹给你天天送柴火,再让爹陪你们一起睡这里。”
“不行,曾爷爷不让你爹陪咱睡这地宫。”
“哪么小孙孙来陪曾爷爷你们。”
“也不行,曾爷爷长眠后不想让小孙孙你打扰咱。”
“哦。”
来到地宫第一个宫殿,朱英看到里面各种有玻璃罩着的珍贵古玩、器具再次喝道:“臭老头,你这是想干嘛?靠,这都是钱,我的钱!”
看到朱英要去揭开玻璃珠,朱元璋立马抓住他:“靠!臭小子别动,这都是咱的,你小子撒手!”
朱标直接躺平,内心大骂老朱,本以为这臭老登上面奢侈一点就算了,没想到地宫也那么奢侈,还花那么大的力气放进来?这以后不是白白便宜好大儿这个‘盗墓贼’吗?
第二个地宫也是如此,朱标、朱英父子俩双眼都贼溜溜的开始惦记起来,都在心想等这臭老登升天后这些东西必须搬出去卖掉。
第三个地宫还在施工中。
转了一圈巨大的地宫后,朱元璋认真交待看守的侍卫统领才驱赶着没安好心的朱标、朱英离开。
出了地宫天空已经布满繁星。
“标儿、大孙,咱警告你们,你们谁敢打咱地宫财物的主意,咱绝对不放你们。钟山那边皇陵你们咋弄咋弄别惦记咱的这皇陵。”
“是是是...”朱标和朱英心口不一的回答。
一行人在皇陵的守卫师驻地休息一晚,次日就乘坐第一班火车返回京城。
......
大中帝国二年(1399年)六月初二,清早,人民学院门口。
今日是大明第一届高考的第一天考试日子,朱英看着门口密密麻麻拿着准考证的考生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经过多年的沉淀、努力,朱英在各省都开办了众多中、小以及专业技术学校。
虽然火车还没有连接各地,但主要省份大城都相继通车,既别不通车的省份也可以就近坐火车。
就算不说火车,道路交通比几年前的大明不知好多少倍,所以,这次高校招收早在元宵节后就下发圣旨通报全国。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除了京城有大学,其他各省都没有条件开办大学。
为了办学朱英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若不是有境外的财力支持想要这样做就是痴人说梦。
科举已经被朱英下诏废除,但挑选人才的方式换成高考的形式延续。
当然各地中学校的教师生们也延续科举的‘进京赶考’的路子,各学院的校长、老师带领考生们来京参加高考,进京的费用由学校出,最后经核实再由户部补贴到各学校。
也并不是所有的应届考生来考,都是各学校内考后选出的‘学霸’,要是把‘学渣’都带来就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至少目前还不行,让所以应届生考生还得花更久的时间沉淀。
能做到这一步朱英都已经尽力了,想要完全达到后世规模,至少要经历数十年积累。
不少第一次进京的考生们,看着这繁华的京城都谨小慎微,哪怕走在街道上都怕自己的鞋子弄脏了这干净的街道。
时间还没到,考生不允许进入学院。
一名中年人看着母校大门上‘人民学院’几个大字充满追忆,当年自己一个穷小子就是从这里出来后才到山西平阳府第一中学当校长,至此才改变命运,没有人民学院自己现在也过不上这‘人上人’的日子。
当看到大门内一身便衣还明显长出大人的朱英,这名中年人眼含热泪。
他身后的几名考生拉了拉他的衣服,问道:“李校长,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去考试?”
李校长用衣袖抹了抹眼睛,“不要着急,时间到了你们就能进去考试,你们一定要放平心态,认真按老师和校长教你们的知识答题。”
几名考生认真的点了点头,其中一名考生眼中充满斗志,回想到出发前一天夜里爹、娘对自己说的话,他更是斗志昂扬。
“当今陛下体恤我们这些泥腿子,免去以前繁多的赋税不说,每年粮税也很低,
卓儿你在一中这几年中,家里没花几个钱,这都是这都是陛下的恩典,你和李校长进京后要好好考试,
要用好成绩来回报陛下。这是这些年来爹和你娘省吃俭用为你准备的五十两路费,
到了京城不要节省,该吃吃该买辅导书籍就买辅导书籍,千万别给李校长引来麻烦,要谨慎、小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卓儿,这是娘给你买的蜜桃罐头,路上饿了就分给校长和同学一起吃......”
少年考生刚追忆完,人马学院大门爆炸声响起。
中年校长带着他们五人走向学院大门。
中年校长知道朱英身份,没有喊陛下反而是喊校长,“校长...”
看着眼前的男子朱英一脸迷茫,“你是?”
“校长你忘啦?当年您给我们上体育课,那个摔掉两颗门牙的吕林啊。”
带过几节课的朱英经他提醒才想起他,大笑道:“哈哈...原来是你,你小子也带考生来参加高考?”
“是的。”吕林回应后招呼身后五个考生给朱英介绍:“校长,这是我山西平阳府第一中学的优等生李卓、叶康......”
“好!都是大好青年!你们一定要考出优异的成绩,快带他们进去检查准考证。”
“是,校长。”
“我们会好好考试的校长。”
吕林带他们五人进入学院检查准考证后找考场的路上,吕林把朱英的身份告诉他们五人青年,这时他们才知道刚刚那个人竟然是当今陛下。
对于朱英来说这些小人物他哪能记得住!但对于未来的山西第一个高考状元李卓来说,这次意外的见面让他铭记一生,哪怕是他成为高考状元也没见过朱英。
直到多年后还成为北平大学的第二任校长,更是帮朱英培养了好几个顶尖的科技才人,直到退休才第二次见到老态龙钟同样退休的朱英。
三天后大明第一届高考才结束,都还没阅卷。
大明总行的夏元吉、吏部尚书张紞、户部尚书郁新、兵部尚书铁铉、刑部尚书夏恕、工部尚书郑赐等人全部跑来文华殿偏殿阅卷场让朱英给他们分配储备人才。
储备人才,就是一边读大学,一边帮他们打工。
“朕!靠你们,这不是试卷都还没批阅,你们就来拉人头?要不你们也来帮陈大人(礼部尚书陈迪)的忙?”
“甚好甚好。”一行人也不反对,当场答应。
把朱英都搞得一脸懵逼,这群人平时都说自己忙,现在就不忙啦?
高考过程管理严格想要徇私舞弊也舞弊不了,朱英随他们玩,反正自己落得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