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裙带成风
组织部的会议室早已经布置好了,窗明几净,一片光明。
余书记坐在主席台上,陪着他坐主席台的,只有孙书记和李市长。
这是一场严肃的调研讨论会,各个领导的秘书都在台下奋笔疾书,作记录。两台摄像机在角落里无声的工作,气氛很严肃。
余书记的专用摄影师是京城人。常年给余书记摄影的他,很少看到余书记这样带着思索在开会。
台下,安一虎正在向与会人员报告组织部干部队伍的改革进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部根据省委《关于整体提升我省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文件精神,在市委《对我市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的改革要求》指示下,对组织部机关人员进行了初步改革。
根据市委制定的‘两考两核实’章程,我部首先完成了‘两考’中考出,也就是全体机关政治文化摸底考,考核成绩已经公示。
其中,完全不合格人数二十四人,占比约等于17%;
不合格人中,副处级干部一名,正科级干部三名,副科级干部一名;
‘考进’的程序目前已经准备完毕,正在稳步推进当中。涉及到一定的保密要求,这里就不作充分汇报说明了。
至于‘两核实’中的淘汰人员具体情况已经核实完毕。
被核实的二十四人中,学历造假的有十七人;政治成分造假的有五人。”
安一虎念稿子念到这里,索性放下了手中稿子,看着主席台,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其中严重破坏组织结构、大搞结干亲、拉裙带关系的有三人。
干部级别最高的副处级干部,一个人结的干亲家干部就有十四人,一桌都坐不下!
完全架空了他所在部门的领导,依靠拉帮结派的组合力量,在他们部门弄虚作假,对抗上级。”
安一虎的话,让余书记深深地皱起眉头,他顺手摘下眼镜,身体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西陵市委组织部里,这种通过结干亲的手段拉帮结派的现象,是个别现象吗?
不可能!
余书记迅速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然后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就浮现出来了:党政机关里拉帮结派的现象已经蔚然成风了!
可怕吗?
太可怕了!
安一虎都敢当着他这个省委书记的面,用“严重破坏组织结构、对抗上级”来形容,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了。
去年这个时候,罗庆全还是这个地区主政的市委书记。余书记绝对不相信,这个副处长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结交到十四门干亲!
这些可以说是他罗庆全在西陵市的政治遗留问题。
现在,罗庆全是省委副书记,指望这样的人来主持全省党建工作?
余书记在听到安一虎的报告之后,不得不在心里,又重新调低了对罗庆全的期望。
看来,要搞好党建工作,必须要另请高明啊!
想到这里,余书记也觉得头大。现在他的政治处境很特殊,不可能就省长人选明确提出自己意见,入局之后倒是好说了。
可是,要让他把一个原本是省长人选的干部,贬到连省委副书记都干不好、干不了,组织上也不可能答应。
唉,还是相忍为高吧!
余书记放下心中的愁思,看向端正地坐在下方,认真听取报告的刘广林,看着那一抹洒在他脸颊上的阳光。
光,晕开了他上扬的嘴角,成为这间会议室里,唯一发亮的点。
这光亮,正在快速地向西陵市官场的灰色地带辐射。
唉,要是他的年纪再大一些该多好!
余书记摇了摇头,重新戴上眼镜,继续听取安一虎的作报告。
一直到报告结束,余书记的心情都很沉重,党建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会后,余书记并没有作什么总结性发言,只是鼓励西陵市委组织部,不但要当好干部队伍的组织者,更要做当好干部思想的倾听者、启发者。
从市委出来,已经是上午的九点半了,余书记在刘广林的引领下,来到了市委党校所在地。
按照一般惯例,地级市的党校校长基本上都是由市委常委兼任的,兼任比较多的人选,有组织部长、宣传部长。
特殊情况下,也有市委副书记兼任党校校长的。
但,西陵市是二班的。党校校长是个普通的副厅级领导干部,叫李正,毕业于楚天省水电学院。
他还有另一层身份,是前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立的弟弟。
把他从西陵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一个相当弱势的正处级干部,提拔到半步入常的副厅级党校校长一职,这种跨越式任用,是李立和罗庆全相互努力的结果。
靠某一个人,不管是身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李立,还是省委常委、西陵市委书记的罗庆全,在组织程序上都做不到。
而且,李正非常善于隐瞒,西陵市知道他是李立同胞弟弟的人,现在是一个也没有了。
但,好死不死的,这次市委要求组织部清查全市所有干部的亲属关系。然后,他和李立的关系也就被暴露出来。
到这个时候,大家都能理解,他为什么能从一个弱势的正处级跨越到强势的副厅级了。
但,关键是李立倒台了呀!
他自己一头撞上了刘广林这块铁板,直接被余书记安排进了史志办,还是高配的副书记。
据说,李立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以前的合作对象一个两个的上门逼迫,商人要钱、官员拆台,搞得他真想进监狱里躲清静。
但,监狱里的生存状况在他了解之后,又马上失去了这份勇气,不得不艰难地在史志办熬日子。
李正前两天看自己哥哥的时候,看着他满头的白发,眼泪都下来了。
所以,李正恨刘广林是一定的;怕刘广林也是一定的。
虽然以刘广林现在手中的权力,完全可以不把市委党校的校长放在眼里,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摆脱不了前世的谨慎,刘广林对李正也就从多个方面加以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