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反面教材宋襄公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半渡而击”的概念,是因为敌方一部分军队已经上岸,而其余一部分尚在渡河,此时发动攻击会令敌人首尾不能相顾,彼此陷入混乱,进退两难。
而如果此时不主动攻击对方,待到敌人全部渡河重新列阵站稳脚跟后,再想要取胜就没有如此容易了。
这在当时有两次非常经典的战例足以说明一切。
与孙武同时代的伟大军事家田穰苴,对春秋以前古兵法有深刻研究和论述,并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写下了名垂后世的兵书《司马穰苴兵法》,又称《司马法》。
当年晋国与燕国同时出兵讨伐齐国,晋国进攻齐国的西部阿城和甄城一带,也就是汉朝时候的东郡。
而燕国则在黄河北岸集结大军,意图渡过黄河,攻打齐国的北部。
齐国的主力大军被晋军所败,齐景公寝食难安,忧虑得头发都白了不少。
齐国着名上大夫,写下了《晏子春秋》的晏婴立刻向齐景公进谏道:“我们齐国有一位兵家大才,为何不用他呢?他虽然出身一般,仅仅只是田氏一族中的偏室所生,但是他这个人,文能令人信服,武能威慑敌人。
如果用他统领齐国的军队,必定可以大破晋、燕两国的军队,为我们齐国收复失地。”
于是,齐景公召见田穰苴,发现果然非常人,与他彻夜长谈后,于次日立即任命对方为抵抗燕、晋联军的主帅。
田穰苴来到主营,接替了战败的将领担任主帅一职,发现如今的齐国将士不但士气低落,而且有怯战、畏战的表现。
田穰苴于是在出征前,在军队之中搞了一次大阅兵,申明军法,鼓舞士气,并严明如今正是齐国生死存亡的时刻,如果有人违反军法,必定严惩不贷。
次日集合之时,受命监军的齐景公宠臣庄贾不遵约束,误期而至,并且喝得酩酊大醉,口出不逊之言。
此时的军中将士皆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态,以为田穰苴不敢处置对方。
好不容易士气有所回暖的情况下,眼看就要再次降到谷底。
田穰苴当机立断的下令将齐景公宠臣庄贾斩首示众,以明军法。
三军由此感到震惊不已,还没有反应过来,得到消息的齐景公立即派遣使者驰入军中以救庄贾,田穰苴又斩了在军营之中快马疾奔的使者仆人,全军为之肃然,士气也因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田穰苴率军前往与晋军的交战地,一路上他体恤士卒,亲问饮食疾病,与士卒平分口粮,使全军将士斗志高昂,争相赴战,就连患病的士卒也申请出战。
晋国将领素闻田穰苴之名,得知对方领兵前来,立刻率军返回,齐军乘胜追击大破晋国的军队。
田穰苴携大胜晋国的势头,立刻挥师北上,已经渡过黄河的燕国军队得到晋军大败的消息后,大惊失色。
燕国原本的实力就远不如齐国,与他国联军尚能与齐国一战,如今只剩他们一国之力,是万万无法与齐国抗衡。
燕国的主帅立刻想到一个妙计,趁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马上渡过黄河返回燕国。
只要渡过黄河,对方即使千军万马,又如何能追上他们的队伍?
而燕国军队准备撤退的计划也早已经被田穰苴料到,在斥候通知后,田穰苴立刻集结大军。
由于他之前的一系列操作,加上刚刚大胜晋国的气焰,一声令下,军队几乎在一瞬间就集结完毕。
田穰苴留下步卒镇守大营,率领战车对燕国的军队进行追击。
此时燕国的军队已经开始横渡黄河,田穰苴并没有下令军队攻击,而是等到对方有一半的军队登上船只进入黄河后,立刻发动齐军的战车部队对燕军进行猛攻。
燕军的大撤退瞬间变成了大溃败,已经登上船只的士卒想马上渡过黄河前往对岸,而没有上船的士卒想拼命的挤上船只,导致许多船只瞬间翻船,落入河水者不计其数。
只带领战车追击,人数劣势的齐军反而大获全胜,最终战死和淹死的燕军达到一万多人,这在以争霸为主,贵族礼仪为首的春秋时期,极为罕见。
而齐军由于多是战车,又是追击,燕军只顾逃窜,没有多少反抗,所以伤亡几乎为零。
此战的过程与结果给了同时代的孙武许多灵感,再加上宋襄公的反面教材,半渡而击因此被孙武写入了《孙子兵法》中。
宋襄公在华夏历史上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推崇他的人认为对方仁义有信,具有贵族精神,并且在他的治下,内修国政,仁义治国,整体实力迅速上升,让宋国的国力达到巅峰,就连太史公司马迁都认为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甚至同时代的宋国大夫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非常赞扬宋襄公的精神,认为宋襄公的伟大可追述如同契、汤等商王朝圣者的精神,因而作了《商颂》来称赞宋襄公。
看轻他的则认为对方假仁假义,惺惺作态,是假道学的典型,而且他并没有得到过诸侯霸主的地位,泓水惨败更是让宋襄公成为数千年来的笑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都批判他拥有的是蠢猪般的仁义道德。
泓水之战将他彻底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自此之后,春秋时期讲究道义与礼仪的战争方式结束,运用智谋与策略,无所不用其极开始大行其道。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宋襄公率领卫、曹、邾等许多中原小国的军队平定齐国内乱,并拥立后来的齐孝公上位,取得了东方强国齐国的支持,加上他胁迫中原的许多诸侯小国,梦想尝一尝中原霸主的滋味。
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就决定攻打郑国。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
经过楚国内部讨论后,楚成王力排众议,派遣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
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
此时的楚军正在渡河,其庶兄公子目夷劝说道:“敌众我寡,我们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而宋襄公则大义凛然的说道:“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的期间趁机偷袭呢?这不是仁者所为!”
当楚军渡河完毕,正在重新结成阵型时,公子目夷再次劝说道:“敌军阵型未稳,现在是进攻的最佳时期!”
宋襄公再次以仁义之师的名义拒绝了自己兄长的提议。
最终宋军大败,宋襄公也被箭矢射中,受了重伤,一年后,伤痛发作,不治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