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新三国22
战争把天时地利人和都要算进去,最后还得加上运气。曹操的运气确实不好,但是这种动摇军心的话大家谁敢说谁死,活得好好的谁都不想去触这个霉头,就这么尬着吧!
袁绍也确实不当人,看到曹操在官渡的大营整得跟乌龟壳似的,干脆不冲锋了,而是曹营外修筑高高的箭楼,居高临下有事没事射两箭,个别缺德的还顺风尿尿啥的,把曹军搞得是叫苦连天乌烟瘴气。
曹操自己登上角楼查看情况的时候,又又被一箭射掉头冠,当众出了大丑。(余贤深藏功与名,只要能跟曹操和刘关张这几个神经病过不去,不管是谁他都要帮帮场子!)
曹操这暴脾气自然是忍不了,所以他披头散发回到营帐里捣腾头发的时候,心里有了撤兵的念头,惹不起躲得起,等回血改天再打过,一众谋士也很有默契的没去触这个霉头。
一看人都不说话,曹操只能给荀彧送信,大概意思是外边行情不好,加上粮食见底了打算先回来苟两年。
荀彧的回信是和押送粮草的队伍一起送来的,信里大致意思就是这年头行情不好是正常的事,家里边也不好过先别回来,对面的袁绍别看家大业大的内部问题也不少。
现在这种紧要关头就得死扛下去,你人少没关系,他那边人多早晚得出问题,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总是要搞点事情才过得下去。
事已至此,曹操也只能一边饿肚子一边跟袁绍死磕。
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十倍,但是他居然愿意放下架子跟曹操玩过家家。先是修箭楼恶心人,刘晔折腾出抛石机后没了作用,接着又是挖地道,总之就是不正面交战搞这些歪门邪道。
要是李云龙打这种富裕仗全他娘的主攻。
这么一耗就耗出问题,曹军饿肚子被袁军骚扰得神经兮兮的这种都是小事。袁绍留守大后方的审配把许攸的家人给抓了,许攸本来得到了曹军粮草耗尽的消息打算去汇报然后建议袁绍干票大的,谁知道袁绍不仅不听还把人撵出大营。
许攸一怒之下真的投奔曹操,过程就不必多说了,总之就是曹操用漏风的话给许攸画了大饼,许攸感动得献上袭击乌巢的计策。
曹操跟看傻子一样看许攸,特么老子打仗最擅长的就是断人家粮道,就只有你想过袭击乌巢啊!
许攸微微一笑,你不敢袭击乌巢是在遇到我之前的事儿了,现在我带来的可不是袭击乌巢的计策,而是整个袁绍围绕乌巢这个地方打造的一系列防御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兵力配备、防线布置、预警机制、巡逻漏洞、内外布局等等等等!
情绪渲染到这里,干不干给个痛快话!
考试答案都送到面前哪有不炒的道理,曹操赶紧开会抽调出五千骑兵赌一把,同时布置好大营的防御以应对袁绍偷家。
一个晚上的时间,双方应该是打了个平手。
曹操烧了乌巢,袁绍这边偷家的人不是高览张合,他们两个被派去救援乌巢,半路把曹操五千骑兵给报销了一半。曹军大营被颜良文丑攻破,虽然靠着曹仁死扛抵御了袁军的攻势,可也死伤惨重无力发动进攻。
于是双方一边没兵一边没粮,想接着掐架都是有心无力,都没办法再打下去只能先散了舔伤口,改天再约,官渡之战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战后清算总结,袁绍这边砍了田丰,曹操这边砍了一个不开眼的。因为在前往阳武之前,曹操在许县说自己带七万精兵去打败袁绍的七十万大军,留了二十万的预备队准备收割战场。
那个人多嘴问那二十万预备队在哪?这个时候袁绍粮草没了军心大乱,把这二十万人压上肯定赢!
曹操哪知道这二十万人在哪?打了败仗需要人撒气,刚好他出这个头,不砍了他对不起自己。
随着官渡之战落幕,第二次大混战结束,一闲下来大家才想到一个事情,之前光惦记打仗了,现在天子没了要怎么办?
要知道有史以来不管打得多闹腾,这片土地上最高权力象征一直都在。比如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周天子一直存在到最后几年才被吕不韦灭掉。再比如楚汉之争四年,高祖起兵的一个理由就是要为义帝报仇。
现在大家打得太欢乐把皇帝给搞丢了,闹下去怕不是要分家过,这是要是记史书上不得遗臭万年。想到这一层诸侯们赶紧想办法找皇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才好跟历史有个交代。
袁绍把关中翻了个底朝天却连根毛都没找到,大家这下找到宣泄口,纷纷指责袁绍的政治立场有问题,是他不用心找,连刘表都拼着随时要挂的身体写信给袁绍求他上点心。
大家怀疑袁绍不是没有理由的,袁绍算是前大将军国舅何进一系的人,天然立场是在少帝刘辩这里,虽然少帝坟头草都三尺高了也洗不掉袁绍身上的天然政治属性。
董卓进京后废少帝立皇子协,这就与袁绍产生了立场上的冲突,他并不支持董卓拥立的皇帝。所以,袁绍有理由在寻找天子这件事上不用心。
个别人甚至怀疑马腾都能砍了郭汜攻入长安,袁绍兵多将广怎么就干不过李催,肯定是放水甚至是派人潜入关中去谋害皇帝然后嫁祸马腾。
面对这些怀疑和指责,袁绍心里苦。
特么天子失踪跟老子真没有半毛钱关系,你们不去怀疑马腾怀疑老子。另外函谷关是你家啊说打就打的,历史上能打过函谷关的将军扳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我袁绍虽然家里牛逼,但自己还真没有速通函谷关的本事。
情况是这么个情况,大家一边指责袁绍一边在宗室里寻找靠谱的人来当这个吉祥物。
首要条件就是年龄不能太大心思不能太复杂(好控制),娶的老婆背景不能太显赫(外戚争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下诸侯都得认,哪怕是表面文章。
但是大臣们对汉室这些偏门出身的皇帝心理阴影不是一般的大,或者说汉室绝大部分皇帝都不是省油的灯。
比如文帝,装孙子活过吕后清算,被军功大臣们立为皇帝之后,不动声色收揽大权;再比如先坐牢后面在市井长大的宣帝,也是在霍光面前装孙子,霍光死后许皇后死因被爆出,霍氏昏了头打算造反被夷三族,仅霍皇后一人活着,不久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