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微臣有罪
突然,一个坤宁宫的婢女大声喊道:“太子殿下,这事不对。”
她这一嗓子,成功让所有人都停止了哭泣。
孟煊闻言,立刻抬头,问道:“说清楚,有何蹊跷之处?”
那名婢女重重地磕了个头,接着说:“启禀太子殿下,皇后娘娘当时留下沐阳侯说话,并无寻短见的迹象。
此外,还有一件事非常奇怪,那就是老嬷嬷竟然不见了。”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穆欢身上。
穆欢先拿出手帕轻轻擦拭了一下眼角。
然后,她一边擦眼泪一边解释:“启禀太子殿下,微臣确实被皇后娘娘留下说话。
娘娘说她侄儿邓元看中微臣府上的一位姑娘,想与微臣商议一下。
正说话间,突然,外面传来了钟声,皇后娘娘听后瞬间脸色大变,紧接着她就拔了簪子刺向自己的心口。
微臣都吓傻了,试图阻止来着,可惜没来得及啊!微臣有罪啊!”
这时,那名婢女大声质问:“沐阳侯,嬷嬷去哪儿了?为什么她会凭空消失不见了呢?”
穆欢听后,一脸诧异道:“刚刚嬷嬷说去给皇后娘娘准备糕点去了啊!”
那婢女一听这话,情绪变得非常激动,反驳道:“这绝对不可能!”
穆欢也有些急了,瞪大眼睛说:“你什么意思?难道我能把嬷嬷吃了不成?”
这时,孟煊问那婢女:“你为何没有在母后身边伺候?”
那婢女忙回道:“回太子殿下,皇后娘娘不让。”
孟煊顿时大怒,一声大吼:“你是母后的贴身奴婢,伺候不利,还敢推脱责任,来人,拉出去杖毙。”
听到这话,那婢女吓得脸色苍白,连连磕头求饶:“太子殿下饶命!太子殿下饶命啊!”
孟煊轻轻一挥衣袖,立刻有侍卫上前将那婢女拖了下去。
坤宁宫里的所有奴婢吓得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下一个被拉出去的就是自己。
孟煊凌厉地扫视了一圈后,对坤宁宫的奴婢说:“尔等护主不力,每人杖二十,如再有胡言乱语者,直接杖毙。”
接着,他又对老皇帝的一众嫔妃说:“既然已经有母后去陪伴父皇,你们就去灵光寺为大月祈福吧!”
一众嫔妃们纷纷磕头行礼,表示感激之情:“谢太子殿下!”
她们眼中闪烁着泪光,仿佛得到了天大的恩赐。
穆欢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充满疑惑。
这些妃嫔一副感恩戴德的架势,仿佛不是去出家,而是与家人团聚。
难道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经过一番打听,她终于知道了真相。
原来按照大月的传统,没有子嗣的妃嫔,要为皇帝老儿殉葬。
孟煊让她们出家为尼,实际上是救了她们的命。
穆欢听后,心里忍不住咒骂:到底是哪个疯子定下这样荒谬的规矩?
没有孩子就要给皇帝老儿殉葬!
这也太不人道了!
这皇帝老儿纳了那么多女人,反而是自己不能生,这不是害了别人嘛!
接着,一个念头突然涌上心头:那么皇后呢?她也没有孩子,是不是也应该殉葬呢?
心里不禁叹气,早知道就不动手了!
害得老娘的眼睛现在都还疼得厉害。
后来还是沈太傅给她解惑。
皇后和有孩子的嫔妃可以不用殉葬。
孟煊在帝后灵堂前正式继位,紧接着开始操持治丧事宜,然后登基称帝。
他本就是太子,因此整个继位过程异常顺利。
自此之后,大月王朝迎来了全新的时代。
穆欢和孟煊说过后,便带着小九和穆曦一同入宫把老道士接回穆家。
自那以后,老道士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穆府,悉心教导穆曦和小九。
偶尔,他也会回白云观小住几日。
为老皇帝守孝二十七日后,孟煊开始正式上朝。
新皇登基后首次大朝会,所有朝臣不得缺席。
穆欢着朝服,戴梁冠,再带着自己早写好的奏折去上朝。
大臣们整齐地向新皇帝行了跪拜礼,新皇孟煊颁布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大赦天下。
紧接着便是一系列的封赏,该赏的赏,该封的封,朝堂之上甚是热闹。
最后,新皇孟煊对众大臣说:“朕欲封沐阳侯为沐阳王,不知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面面相觑,都在暗自揣测这新皇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赞同吧!又不确定是否符合圣意。
说反对吧!又害怕被女煞神穆欢记恨在心。
一时间,众大臣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穆欢站着一动不动,仿佛这事与她无关。
就在这关键时刻,定国公挺身而出,站出来反对:“启禀陛下,老臣以为此举不妥。”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响彻整个朝堂。
满朝文武纷纷将目光投向定国公,心中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
毕竟,在这个时候敢站出来说话的人,实在是勇气可嘉。
穆欢这才缓缓出列:“启禀陛下,既然定国公觉得不妥,那微臣想用这个换其他的恩典,不知可否?”
孟煊饶有兴致地问:“哦?沐阳侯想要换什么呢?”
穆欢不慌不忙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奏折呈递上去。
“微臣斗胆,想为天下的女子求两个恩典。
其一,如果女子犯了罪,宗族不得私自对其行刑。
其二,希望能够允许女子入朝为官。”
她此话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所有朝臣都满脸惊愕。
女子做官闻所未闻。
此刻,他们自动忽略了眼前这位侃侃而谈之人本是女子的事实。
孟煊伸手接过太监呈上的奏折,快速浏览了一遍后,抬头看向众大臣,语气平静地问:“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众人纷纷回过神来,随后又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定国公,心中暗自期盼他能再一次站出来阻止。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定国公就只反对穆欢当王爷,对于女子入朝为官一事,仿佛完全没有听到一般。
此时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