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参观觉罗寺

第223章 参观觉罗寺

第二日辰时刚到,大队伍就出发了。

清晨的阳光还带着些许柔和,却无法驱散人们脸上的疲惫之色。说实话,挺累的。

在古代,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出门远行都极为辛苦。

道路崎岖不平,马车颠簸摇晃。

皇帝出巡,虽然场面宏大,但背后也是无数的辛劳。官员们出差办公,更是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到达目的地。他们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疲惫,还要时刻担心路途上的各种危险。

皇帝一行人到达觉罗寺的时候,刚好巳时中,就是上午十点左右。

山下已经停了几十辆马车。

重建后的觉罗寺比之之前有很大不同。

远远望去,那庄严的轮廓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仿佛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

当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殿顶上时,闪耀出的光芒如同璀璨的星辰,与红墙青砖相互映衬,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格外显眼。微风拂过,周围的绿树沙沙作响,似在与觉罗寺轻声交谈,而觉罗寺则以它那宁静而威严的姿态,默默回应着大自然的问候。

整体布局虽保持不变,可那山门却抬高了几十级台阶。拾级而上,每一级台阶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灾难与新生的希望,让一行人个个都感慨万千。

了无大师、休之和尚和泉印法师、刘县令在山门处迎接众人。

三个高僧向皇上、皇后一一行礼,又与众大臣见礼毕。

居然不见仙师大师傅。

江尚书代为解惑:“大师傅去陈家接老夫人去了,稍后就来。”

……

到了大和县后,杨真真和大队伍分开,直接进了县城。

赵姐驾车往陈府而去。

这是之前在山上和老夫人说好的,不管皇帝是否去剪彩,她是肯定会去的,去的时候,就先去陈府接上老夫人。

听说觉罗寺今日有法会,陈府的人早就起来准备好了,就等着大师傅到临。

陈府这次出动了四辆马车,陈二爷、陈三爷夫妇已经提前去觉罗寺帮忙,这次跟随老夫人的,是几位小公子及其内眷,曾娴刚生了个儿子,又去不成。

老夫人就坐上了大师傅的马车,一老一少边走边聊,谈的都是京城的闲事,不觉就到了觉罗寺。

下车前,老夫人担忧地问道:“今日弘法,大师傅都准备好了吧?”

杨真真笑道:“没啥准备的。这种弘法,弘的是自然之法,没啥准备就是最好的准备。”

老夫人听得迷迷沌沌的,只好暂时放下心来。

杨真真对重建后的觉罗寺非常满意,想起自己去京城前,泉印过来诉苦说无钱重建,如今却修建得如此富丽堂皇,可见泉印募集到了足够的银子。

觉罗寺既然认她为主,她对觉罗寺就有看顾之责。

一行人到达山门,没看见皇帝他们。泉印等在山门口,看到大师傅和陈老夫人上来,过去深施一礼:“老衲见过大师傅,见过老夫人。”

杨真真和老夫人也合十回礼。杨真真就问起皇上,泉印说了无大师已经领着皇上、皇后和各位大臣去参观了。

杨真真又问:“有没有功德碑?”

泉印就笑:“自然是有的,老夫人排在第一位。”

杨真真就晓得当时的募集是成功的。

泉印又道:“今日老衲要为大师傅介绍一个得道高僧——休之大和尚。”

杨真真点头:“贫尼对休之大师甚是神往。”

泉印就对小和尚耳语几句,带着老夫人和大师傅一行去参观功德碑。

泉印边走边道:“适才陛下、娘娘和各位大人参观功德碑的时候赞不绝口,说觉罗寺虽然被水冲毁,但精神犹在,不靠天不靠地,不靠朝廷官府,而是想方设法自救重建,令人感佩。”

又轻声道:“大师傅,这都是您的功劳。”

杨真真笑道:“贫尼只是出了个点子,觉罗寺能有今天,靠的还是泉印大师和老夫人。”

功德碑上刻满一百多个名字。

陈老夫人果然排在第一,后面同样捐赠了一万两的还有两个名字,其余就是五千两四千两三千两依次递减,最后一个上碑的,捐了四十两。

泉印道,重建共募集了十八万两银。

看了功德碑,泉印又带众人去主殿参观五百罗汉渡民壁画。

小和尚来报告,说了无大师带皇上去竹林参观了。

杨真真诧异:“大师这次还专门修了片竹林?”

泉印眼眶就红了。

“水灾后,五百罗汉一部分成了船,一部分被水泡,尽数毁坏。水退后,老衲带人只找到百余个。如今的罗汉堂是新修的,老衲就将这被毁坏的罗汉陈列在竹林长廊里,供香客、游客瞻仰。”

杨真真听得肃然起敬,当时情景一一再现。

就道:“贫尼也不去看渡民图了,我们也去竹林看看吧。”

泉印摇头:“还是先去参观五百罗汉渡民图吧,那是本寺浓墨重彩的地方。”

杨真真就明白了,这是花了重金的地方,也是觉罗寺人文历史的寺眼。

她这个当家人,怎能轻易忽视呢?

杨真真心道一声惭愧,轻轻咬了咬嘴唇,深吸一口气,紧跟泉印,步入那座气势恢宏的大殿。

踏入大殿的那一刻,一片金碧辉煌的景象瞬间映入眼帘。

璀璨的光芒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大殿的正中央,高高地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佛像庄严肃穆,散发着一种宁静而又强大的气息,金色的光芒从佛像身上散发出来,表达着无尽的智慧和慈悲;佛像的眼神深邃而平和,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疾苦,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和指引。

大殿四周的墙壁上,那幅五百罗汉渡民图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震撼着人心。

画面中浪涛汹涌澎湃,层层巨浪翻卷奔腾,似要将天地吞没。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罗汉木雕横躺于水中,那姿态各异的模样,仿佛在与汹涌的波涛奋力抗争。

每一个罗汉木雕之上,都坐着衣衫褴褛的老百姓,他们的脸上或是惊恐,或是希冀,或是虔诚。

那些罗汉木雕在此时仿佛化身为一艘艘坚实的菩萨船,承载着百姓们的生命与希望,在狂风巨浪中艰难前行。

它们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为百姓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给予他们勇气与力量,让他们在这无尽的苦难中寻得一丝慰藉与安宁。

菩萨船下,是扶船前行的僧人或村民。

一行人缓缓前行,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曾亲历年初令人心悸的觉罗寺水患。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彼时的惊恐与无助历历在目。

陈老夫人望着壁画,眼中的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怎么也擦不干,难以抑制的悲伤让她那张保养极好的脸瞬间显出了苍老。几位媳妇和姑娘们也都红了眼眶,小声啜泣着。

那曾经的绝望,不堪回首

如果没有妙真师傅,不敢想象。

众人的目光停留在最后一幅壁画。

画面中,一个小尼姑站在山上,她的身姿虽显单薄,却充满坚定的力量。她正振臂高呼,那扬起的手臂仿佛在向命运发出不屈的呐喊。

四周是湿透的村民,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惊恐,但眼神中却又透露出希望的光芒。

远处,觉罗寺渐渐被洪水淹没,曾经庄严的建筑在汹涌的波涛中显得渺小而无助。

众人屏住呼吸,一起转身看向大师傅。

老夫人鞠了一躬,陈家人都跟着鞠躬。

老夫人抓住大师傅的手:“大师傅你就是菩萨!”

……

再去竹林,杨真真明白了泉印法师的苦心。

一百多个被水泡毁的罗汉雕塑被崭新的底座固定在竹林沿途。

有的缺了头,有的面目全非,有的少了胳膊或腿,它们还原了木头本色,散发着一种宁死不屈、坚韧不拔的力量。

这些竹林里的罗汉雕塑残身,与壁画相互呼应,成了一种无声却震撼人心的存在。

壁画上画得越悲壮,这些竹林里的罗汉雕塑残身便越能打动人。它们不是艺术展示,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那残缺的身躯中,蕴含着无尽的坚韧与慈悲,每一道裂痕,每一处缺失,都是悲天悯人的印记。它们告诉着每一个观者,菩萨之所以是菩萨,并非仅仅因为其超凡的力量,更是因为心怀大善,愿意在危难时刻舍身救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从竹林出来后,众人的心情依旧沉浸在方才的震撼之中。

怀着期待,继续拾级而上,走向重建的罗汉堂。

阳光洒在整齐的台阶上,仿佛为他们指引着方向。

重建后的罗汉堂,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朱红色的大门,金色的门环,无不彰显着其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当众人踏入罗汉堂的那一刻,一股焕发新生的氛围扑面而来。

堂内宽敞明亮,一根根粗壮的立柱支撑着高大的屋顶。新塑的罗汉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有的罗汉面容慈祥,仿佛在为世人祈福;有的罗汉眼神坚定,似在守护一方安宁。

每一尊罗汉像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也承载着觉罗寺僧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在经历了水患的磨难后,重建的罗汉堂如同一座希望的灯塔。

照亮了每一个前来朝拜的香客游人之心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哦豁,穿成尼姑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哦豁,穿成尼姑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3章 参观觉罗寺

%